APP下载

腰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2021-05-11沈旨艳曾宪春张著学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轴位椎间隙肿物

夏 坤,沈旨艳,曾宪春,张著学,王荣品,*

(1.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贵州 遵义 563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放射科,3.病理科,贵州 贵阳 550002)

图1 腰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A.轴位CT平扫图像; B.轴位脂肪抑制MR T2WI; C.SPECT/CT融合图 (箭示肿物); D.病理图(HE,×200)

患者男,43岁,外伤后腰部疼痛并放射至右侧大腿后侧1年;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查体:L2棘突压痛及叩击痛明显,疼痛向右大腿后侧放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部CT平扫:L2椎体呈楔形改变,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模糊,未见硬化边缘,累及右侧附件;L2椎体水平椎管明显受压、狭窄,椎间隙未受累,邻近软组织未见明显肿胀(图1A)。腰部MRI:L2椎体变扁,脂肪抑制T2WI呈混杂信号,并于高信号背景下见多发结节状低信号(图1B)。SPECT/CT示L2椎体小灶样放射性浓聚区(图1C)。影像学诊断:L2椎体病理性骨折,考虑恶性病变。行L2椎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光镜下见大量血管样肿瘤细胞浸润伴骨质破坏(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34(+)。病理诊断:腰椎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 EHE)。

讨论EHE又称组织细胞样血管瘤,是罕见的源于血管内皮的血管源性肿瘤,介于良性血管瘤与恶性血管肉瘤之间,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多见于肺、肝、软组织及下肢骨,累及腰椎者罕见。EHE影像学多表现为软组织肿物伴骨质破坏,其内常伴出血。鉴别诊断:①转移瘤,多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多为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呈跳跃式分布于脊柱,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可累及椎弓根,少见椎间隙受累;②腰椎结核,可见椎旁脓肿及椎间隙受累;③淋巴瘤,原发性病变边界清楚,形状规则,少见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继发性伴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包绕椎体生长,呈“袖套”征;④骨髓瘤,多发连续椎体溶骨性、膨胀性破坏,可伴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邻近骨质疏松;⑤血管瘤,少见骨质破坏,轴位图像可见“蜂窝”状、矢状位多呈“栅栏”状改变。本病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猜你喜欢

轴位椎间隙肿物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椎间隙狭窄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