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过招
——当吴昌硕遇上齐白石(二)

2021-05-11李丛广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4期
关键词:模式化吴昌硕对角

◆李丛(广州)

第二回合:构图

对于一位国画家来说,对构图的巧妙经营,可谓是作者技术经验和美学修养的重要体现,即“谢赫六法”中所说的“经营位置”(摘自《画品》)。虽然吴昌硕和齐白石两位大师在构图方面的总体成就不如潘天寿(1897-1971)突出,但作为一代大师,其构图依然有很多过人之处。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玮先生在《中国画构图艺术》一书中,对吴、齐两位大师的构图艺术曾有过比较详细的解读。笔者认为,总体而言吴昌硕构图样式较为繁琐,齐白石构图样式较为单纯;吴昌硕擅长利用好几种花卉及磐石之间的组合穿插,使得构图的前后空间关系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而齐白石则常常以单种题材出现在画面上(蔬果题材除外),更多的是利用同一平面空间上的点线面来切割画面。故此,从吴昌硕在构图的视觉效果上来看,其整体层次感显得比齐白石更加丰满和厚重,这是其优点。另外,“吴昌硕的构图参用书法和印章的布白,有比较经典的‘之’字形和‘女’字形构图式,或者运用对角斜势的图式,使主体十分突出”(摘自《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编)》)。

齐白石作品

但是吴昌硕作品的构图存在着某些规范化和模式化,比如对角构图、四边形构图、直线构图、曲线构图和V字形构图等等,看多了,就多少有些千篇一律的雷同之感,在构图的变化多端、恣肆纵横方面,他明显不如齐白石。齐白石的构图模式相对更加随心所欲,因此让观者感觉常看常新,但或许正是如此,反而使得齐白石的构图模式似乎看起来没有吴昌硕更为“经典”。

正如画家陈子庄(1913-1976)所说:“齐白石用笔用墨都好,线条雄强浑厚,造型、色彩均是上乘,是全能。他画的藤、水线条最好。构图变化比吴昌硕大,笔下所接触的面也宽,他学吴昌硕是青出于蓝。”(摘自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第53页)

艺术品鉴赏家萨本介(1948-2019)先生说:“一个被古今中外搞烂了的‘S’构图,到了齐白石手里马上就活起来了。”(摘自萨本介:《最后的辉煌第58页》)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曦林先生曾这样评价齐白石:“齐白石对点、线、面的构成极其重视,因此多有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动。”“齐白石的造型和构成技巧,在全世界同代的艺术家中也是在一流的水平上。若以他和专门从事抽象构成研究的艺术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他无疑是懂得点、线、面和善于发挥其张力的大师,而且就金石和书法的韵味来讲,他的艺术具有西方现代派画家永远不可企及的一种既抽象又特殊的形式美。也许缘此,使西方人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齐白石艺术的现代感。”(摘自刘曦林:《齐白石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虽然吴昌硕的构图层次比齐白石更为丰富,但是其模式化的套路也是显而易见的,套路一旦形成,就难免有所谓的“习气”。由于考虑到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多样性更能够体现出艺术的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在构图方面,齐白石还是稍微比吴昌硕更胜一筹。

吴昌硕作品

本回合:齐白石略胜。

猜你喜欢

模式化吴昌硕对角
透气感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拟对角扩张Cuntz半群的某些性质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模式化”报道背后捉“活鱼”——浅析如何从政务活动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用劲刻
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非奇异块α1对角占优矩阵新的实用简捷判据
折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