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青济世,翰墨立身
——记喀什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荆戈

2021-05-11青阳新疆喀什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4期
关键词:喀什市悟性喀什

◆青阳(新疆 喀什)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南征伐楚,行至中山,以中山兔毫为笔头,以竹管为笔杆,制作出第一支毛笔。《古今注》载:“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再其后,蔡伦造纸,笔纸相合,再辅以先民所制砚、墨,从而四方聚会,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我总以为书法的源头抛开甲骨文、钟鼎铭文、简帛,应该由此为起点,从而有了《兰亭序》《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研山帖》《洛神赋卷》《九成宫醴泉铭》这些浩如烟海的书法瑰宝。

传统书法是传奇的一样物事,开端和起源似乎都有无尽的巧合与机缘。一部书史如松烟浩渺,将历朝历代的书家尽绕其中。其勾连承转、相合相契的缘法,与自然之道、人意之道颇为相近,亦虚亦执。书家手执紫毫笔,意走博文笺,笔墨中寄生涯,碑帖中耕流年,亦是一种岁月深厚的沉积。寻真求道,甘苦自知。那些看似简简单单的一笔一划,所需的苦工与打熬实在浩繁冗长不知有几,因而我从不羡慕书法家。

我如此说,荆戈先生大概会温文一笑说:“不全是这样子呢,书法是涵养身心且如此快乐的一件事情,怎么会苦?”我若欲争辩,他大概只含笑不语,神情温和,冲淡平静。

他原就是这样温文的一个人,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朗阔而高蹈。就像是他的那幅书法作品:古拙、致虚、极守、静笃。

水墨凝力,字字孤悬,端朴如素。

荆戈,祖籍青岛,生于东北,书在南疆。瘦而矍铄,双目灼灼,眉含古相。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中国文联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隶书委员会委员,喀什大学客座教授,喀什市文联常委,喀什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识得荆戈,实在是机缘巧合。我来喀什久闻其名,却一直无缘得见,反而是在一次热闹的活动现场偶然与之相遇。其时,一屋子人,独他瘦小清隽,布衣缁服,长发垂肩,气质卓然,很是显眼。整场活动中,他寡言而不嗜酒,躬身肃立,静如处子。其写字也极有特点,握笔如捉刀,青筋透腕,力透纸背,气场激荡。笔力过处,古拙苍健,筋骨俱舒,字字雄奇清逸,高古之气,凛然不群。

书道如自然之道,荆戈颇以为是,常自期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于书法之道,力求笔意通古,拙而不执,自然天成。他写的篆、隶、行、草,上承秦汉,下溯钟王,颇得书法真意,其拙朴老辣,明洁隽朗处,如水落磐石,白鹤在云,既典雅疏旷、翩然自在,又气韵正大、温敦古朴,实在让人赏心悦目。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这五者有成,一在悟性,二在勤奋,三在持守,四在学养,五在人品,六在性情,缺一不可。书道即人道,诚如古语所云:“书法何出,心即其物”,一言道尽玄奥。

抱石枕月 楷书横幅 荆戈

《黄鲁直食面帖赞》有云:“山谷书法,本于天才。变而成家,如万壑崖。”书法是极讲灵性的艺术,入门容易,若欲精研,必须天资、悟性俱佳者方能习其精髓,得其大成。悟性如荆戈者,亦不遑多让。其家学渊源,自幼随父亲修习书法,笔力之健、悟性之强、天资之高,少时即在四乡声名隆起,及至盛年,已是同江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后来因一个孝字,成母夙愿,携家眷辗转喀什,开办艺校,传授书艺,艺德共生,短短时日即荣膺喀什市书协主席,是天赋亦是众望所归。

而勤奋一途,闻鸡而起,悬梁锥骨,秉烛达旦,寒来暑往,铁砚磨穿,孜孜临帖不辍,心潜书法,心无外旁。自开始习字,荆戈从未稍有懈怠。其一直瘦削,友辈常开玩笑:是练字累的。荆戈则每每笑答曰:非也非也。

而其持守亦如苦铁,终生浸淫,无一日稍离。荆戈就是书法,书法就是荆戈,像是剑客之于剑的人剑合一。

而平日里,修习古文,浩学烟海,博览群书,才学纵然当不起鸿儒二字,亦称得上饱学之士,其楹联拟句频有佳作,精工细对,才情不遑多让,而每每题字,总是略微思索,佳句妙语汩汩而出。美字佳文,相得益彰,总能赚来无数惊叹艳羡。

而至人品,曰仁曰礼曰孝曰悌曰忠曰信,不与人争,不言人短,以书育人,乐于助人,其在喀什十余年如一日,年年义务写春联,为各大中小学免费做书法培训,从无中断。一袭布衣,不奢物欲,性情平和寡淡。

其又伺母至孝,老母双腿骨折,其伺床四月有余,形影不离,致恢复如初,大出医生所料,皆是其细心周到之功。进出以手搀扶相牵,若逢外出,必先恭告之,母不喜者,必不为之。其待朋至亲亦是这般周到温和,每有朋辈有事相托,必尽心尽力而为之,凡有客来,也必尽心尽力招待。其待人必宽,偶有毁谤之言,从不施之以眼,还之以牙,恭敬依然,赤诚以待,化敌为友。其治学以忠,蛰居喀什十余年间,军、地育人无数,助学无数。

其性如此,书艺自然可观,荆戈书法作品屡屡参加国展,皆备受赞赏。荆戈书艺屡屡精进,近睹其其它书法大作,墨韵横飞,翩然世外,犹如飞仙,却又动静有度,仙容正大,恪守阴阳,甚有可观处,实在让人过目难忘。心正能教笔不欹,坊间流传“荆戈书可镇宅”。大概不仅缘于其名荆戈,荆乃请罪之条,策人自省,戈乃防御之器,止戈为武。更是在于其心之正,其身之正,其字之正,笔意正大,神鬼莫侵。

人与书法的风云际会,亦是一场缘法的拣选。笔选择了纸,纸选择了墨,墨选择了砚,方于急景流年中有了这门古老绵延的艺术。而荆戈选择了书法,书法也选择了荆戈,亦是一场冥冥中注定的安排与邀约。甚至包括喀什这样一处地方,包括他所做且正在做的一切与书法修习、传播有关的事情。

我于荆戈先生,所能称道的,远不止如此,而所能言及之处不及其万分之一。我曾有诗云:

人道君书涵正气,今朝缘见始知然。

龙蛇逶迤出青砚,獬豸驰行走素笺。

笔势当风敲劲骨,锋毫蘸雨落云烟。

愧吾十万珍珠字,不若荆戈一卷联。

荆戈之道,尽在一笔一墨、一词一字、一言一行里,你需贴近,才能领悟得到。荆戈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穷尽一生、与书法为伍且以书法济世立身的人。

2017年10月7日

习近平语 楷书中堂 荆戈

欧阳修·浪淘沙 楷书斗方 荆戈

左笔立斋自撰联 隶书 荆戈

黄庭坚题画诗一首 隶书斗方 荆戈

朱熹观书有感 行草条幅 荆戈

纪宝利先生中华当代楹联 楷书 荆戈

猜你喜欢

喀什市悟性喀什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喀什市积雪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悟性
喀什市相对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喀什市汉族双语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喀什,鲜艳的名片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
生活的悟性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