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决策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5-11孙芳芳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一区河南焦作454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6期
关键词:围术腰椎间盘决策

孙芳芳(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一区,河南 焦作454000)

临床上常通过手术治疗以使椎间盘归位或摘除,以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1]。但术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因此围术期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能减轻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2,3]。但快速康复护理多依赖于医护人员临床经验,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患者护理效果不佳。共享决策护理可充分结合患者偏好和实际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可进行选择的决策模式,让患者参与决策,以提高护理效果[4]。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围术期疼痛(VAS)评分,以期为临床护理效果提供更优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术临床诊断标准[5];(2)患者无手术禁忌证;(3)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4)与患者沟通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3)有既往腰椎手术者;(4)严重精神障碍者。观察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2~52(48.37±6.12)岁;病程4~11(6.83±2.91)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21~52(48.07±6.52)岁;病程4~11(6.72±3.11)年。两组患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在患者入院时向其介绍病房环境、相关物品使用方法,并发放住院指南,介绍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术后,给予常规止痛干预、睡眠干预、饮食管理、围术期管理和术后康复指导等。观察组给予共享决策护理干预,包括:(1)成立共享决策小组,包括1名患者家属、1名主治医生、1名责任护士和2名护士,责任护士担任组长,向决策小组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理论知识培训考核,并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2)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参与镇痛方案制定过程,并配合物理治疗和自我行为疗法,可通过图文、视频或口头宣讲的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做好心理准备。(3)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询问患者饮食习惯,并根据血常规、血电解质等检查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养方案。白蛋白水平较低者应补充鸡肉、鱼肉等高蛋白食物,低血钠者可口服自制高盐胶囊,糖尿病者应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经常便秘者应纠正其饮食习惯。(4)保持住院环境安静、按时熄灯,以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保证睡眠充足,若失眠严重时可适当使用阿普唑仑。(5)术后,小组组长应告知家属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反映患者恶心、头晕、胸闷等不适情况,决策小组共同商议是否对出现呕吐的患者使用止痛药。并向患者讲解术后镇痛的模式,以决定选择单药镇痛还是联合镇痛。术后1d可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踝泵练习等,术后2d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术后3d可尝试从床边站坐立并慢走,再到院内活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包括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比较两组围术期(术前、术后12h、1d、2d、3d)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表进行评定,满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

2.2 两组围术期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1d、2d、3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术期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围术期疼痛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疾病,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部分或全部纤维环破裂,髓核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神经根引起的综合征[6,7]。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严重者会导致行走困难、跛脚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但术后常易发生感染,引发并发症,若恢复不良还可能再次复发。因此,加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因长期卧床造成的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8]。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营养情况、精神状态等原因导致护理效果不佳。

共享决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决策中,将护理模式由传统的流程化转化为患者自主参与模式,能有效改变患者护理结局,减少医疗差错。研究显示,共享决策护理在恶性肿瘤等领域已取得良好效果[9]。本研究将共享决策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术康复中,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共享决策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这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分析原因可能为在制定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组成的决策小组可共同参与各阶段决策制定,有效消除患者顾虑,并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有效缓解患者因缺乏对治疗过程的了解出现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通过与患者保持互动,可充分了解其营养情况、对疼痛的忍耐度、失眠情况等,并与患者沟通,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选择,提高了护理配合度。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h、1d、2d、3d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共享决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可能是因为通过与患者互动,可充分了解患者疼痛忍耐度,患者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镇痛,更好提高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对行腰椎间盘突出术患者实施共享决策护理能加速术后康复,有效缓解围术期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围术腰椎间盘决策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