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助推乡镇幼儿园劳动教育课题研究

2021-05-11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丹霞幼儿园肖荔彬

亚太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园所课题教研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丹霞幼儿园 肖荔彬

针对当前乡镇园所在劳动教育、劳动观念、劳动组织管理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普遍存在的不足,我园利用城乡一体联合教研的方式,为乡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带动乡镇园所保教质量提升,共同实现城乡劳动教育的协同发展。

一、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助推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的背景

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存在很多现实困难。一是劳动观念淡薄。目前城乡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概念不清晰,将劳动教育内容定位在简单值日生活动、自然角植物种植和照顾,忽略了将劳动教育与家庭、社会劳动内容整合,不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无缝对接,劳动教育课程单一且零散。二是课题研究盲目。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专业水平的支持,但乡镇园所师资薄弱,无法根据本园特点及地域特点开展适宜的课题研究,只是一味照搬和模仿。三是提炼梳理能力弱。课题研究是边开展边研究解决日常教学中真问题的过程,教师缺乏对研究过程的梳理,核心经验和问题无法得到凝练,导致课题无法深入开展,研究成果也无法落地和推广。以上三个现实困难阻碍了乡镇园所的研究之路,必须探索联动教研的有效策略,改变这一现实。

二、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助推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把脉调研

在开展联合教研前,通过“望闻问切”把脉诊断方式,了解乡镇园所基本信息,分析乡镇园所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为开展联合教研打下基础。

1.望。通过实地调研、下园蹲点、教研现场等多元方式,汇总乡镇园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2.闻。走进乡镇园所,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了解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定位”,帮助她们明确自己的课题身份及任务,达成共同完成课题愿景的共识。

3.问。从劳动教育的意义、态度、意识培养、成果表现、课程范围等方面,对乡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题梳理后发现:乡镇园所教师对劳动教育概念理解不到位,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欠缺,不能合理利用劳动资源,劳动教育停留在表面,对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也处于迷茫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帮助教师由浅入深地开展劳动教育课题研究。

4.切。在了解乡镇园所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后,选择具体的研究内容及制定可行措施,确保课题研究真正落地。例如在开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研究初期,我们以预设具体劳动课程内容——“食物变形记”为切入点 ,以大班同课异构的形式同时进行,时间、内容、地点都安排到课题研究日程表里;课题研究中期,乡镇园所根据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边研究边实施边调整具体方法和进程;课题研究后期,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并推广。

乡镇园所SWOT 分析表

(二)同研共享

1.共用名优教师。一是课题组的“名师帮帮团”。我们将课题组里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本土专家、骨干教师组成“名师帮帮团”,通过“名师帮帮团”领头雁效应,专业引领指导乡镇园所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帮助她们转变观念,厘清思路,提升理念与经验。二是“走出去,请进来”。由于乡镇园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现场聆听专家讲座机会少,示范园在邀请专家来园讲座、线上名师培训时,可以让乡镇园所教师来园参与学习培训,或在线实时共享。示范园教师外出学习后,将培训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向本园和乡镇园所进行资源共享。在共享过程中,大大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真正实现培训成效最大化。

2.共研课题内容。开展项目式自主研修学习,乡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菜单”,有针对性进行研讨,通过集中与分散、网络与现场等多种方式,转变乡镇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在学习基础上,示范园带头先行先试。如我园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尝试对大班的劳动课程进行调整,将劳动与探究结合起来,把自主权还给幼儿,从“食物变形”这种幼儿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现象入手,追随幼儿兴趣,支持幼儿劳动。我们将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与乡镇园所进行分享,在课题研讨会上侧重从幼儿行为背后蕴含的劳动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帮助乡镇教师转变劳动教育的观念,为乡镇园所进行课题研讨提供范式。乡镇园所在示范园的引领下,提炼出“生态式劳动活动”,生成低结构生活化的“食物发酵”这一新课程内容,丰富了劳动课程体系内容。

3.共享课题资源。首先,课题理论资源共享。从专业理论书籍、学前教育期刊和网络上搜集有关幼儿劳动教育相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在每次课题研讨活动中推荐相关文章,了解国内外有关幼儿劳动教育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撑,拓宽幼儿教师的研究视野。其次,课题活动资源共享。在城乡一体联合教研的活动中,收集每次课题活动内容、研讨过程、劳动课程方案、活动反思、活动案例、经验总结,按照文字、图像、课件、视频进行分类整理,由下至上收集和汇总,丰富各园所课题资源库,便于园所之间相互学习。

三、城乡一体联合教研助推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的收获和思考

(一)收获

1.从“课程单一”到“课程体系”。城乡一体联合教研成效不能马上显现,需要教师坚持研究和辛苦付出。教师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上,开始在理论上明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尝试结合生活中的乡土资源、幼儿一日活动、家长资源、社会活动等方面,建构有意义的园本劳动课程体系。

2.从“你说我做”到“我想我做”。城乡一体联合教研持续深入开展,教师理解幼儿劳动教育是生活中的“自然渗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尝试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不再盲目照搬,形成主动思考能力,理性分析,有效推进课题活动的开展。

3.从“孤身一人”到“群雁奋飞”。城乡一体联合教研使园所之间成为课题研究共同体,原来乡镇园所思维定式,目光局限。联合教研后,在示范园带领下,大家能够一目了然地分析自己园所在课题研究中的优势及不足,同时了解其他园所课题开展情况,形成了合作共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

(二)思考

1.聚焦“共性+个性”。由于乡镇园所路途远、人员少、问题多,在开展“城乡一体”联合教研时困难较多,珍惜每一次联合教研的机会,必须聚焦所有园所共性问题,让全体课题成员共同参与。同时满足乡镇个性问题需要,设计出自主选择参与的课题主题,真正实现“自需+他需”,让联合教研不流于形式,真正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2.精准“专业+定制”。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园所文化和特点,课题组“名师帮帮团”深入了解每个园所情况,帮助明晰其课题研究方向,同时针对乡镇园所特色本土文化资源进行私人定制,做好课题内容、课题特色、兴趣需求等细分,达到切实有效的联合教研效果。如下渠镇中心幼儿园的中草药种植园,可以探究中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价值,从核心价值、责任担当、创意物化三个维度来开展课题研究,通过给中草药植物除草、修枝、施肥、松土、采挖,制作草药豆腐、艾粿、八宝茶、中药香囊等活动,打造“劳动+中医”极具特色的劳动课程内容。

3.实施“移植+创新”。乡镇幼儿园多处于被动联动状态,联合教研后还是维持原样,对课题研究内容制定、课题活动推进策略及评价等缺乏持续实施和跟进。每次参加城乡一体联合教研研讨活动后,乡镇园所教师必须移植这些教研经验,在本园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让园里所有教师带着问题参与课题研究,从简单移植到主动思考创新,从“她们帮助我成长”到“我在她们帮助下成长”,真正提升教师科研执行力。

猜你喜欢

园所课题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