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根德育”涵养优质学校新样态

2021-05-08谢卫东郑琪

江苏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

谢卫东 郑琪

【摘 要】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以推进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主题发展为契机,通过文献的深度梳理,进一步凝练“植根铸魂”思想,丰厚“有根德育”底蕴。同时,进行系统架构实践,形成“有根德育”范式,在深度交流合作中提高“有根德育”实践引领力和专业影响度,涵养新时代高品质学校新样态,这是一次“新优质学校”主题式建设发展的校本实践和草根探索。

【關键词】植根铸魂;有根德育;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9-0054-02

【作者简介】1.谢卫东,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江苏无锡,214151)副校长,高级教师;2.郑琪,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江苏无锡,214151)副校长,一级教师。

2018年9月,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成功入选无锡市第二批“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立项学校,根据《无锡市“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工作意见》要求,立项学校可自选发展主题,按需集群,用三年时间探索建构“新优质教育”新样态。项目立项后,学校认真梳理办学基础与优势,拟定适切的发展主题,并结合办学实际拟定建设目标与路径。

一、项目源起:“植根铸魂”理念及现实考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俗文化资源是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素材,开发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另外,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大片老村落被拆除,长久以来依附于乡村田园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淳朴、善良、勇敢、自信、诚实等优秀的乡韵品质也似乎正在远离。基于这样的背景,钱桥中学于2010年提出了以“亲近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旨的“有根德育”品牌建设项目,并持续推进建设。

二、校本探索:“有根德育”精品化及路径实施

(一)凝练思想:“民俗文化”的梳理

1.开展主题式梳理。

学校对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进行分类筛选,整理形成“浩气历史”“秀气山水”等八类主题活动,并从主题活动中进一步挖掘出需要我们传承的无锡先贤身上所饱含的“四类优秀品质”(尚勤惟坚、务本尽责、达变求新和崇义贵和),形成“植根铸魂”思想的溯源系统化成果,解决“来自哪里”问题。

2.进行系统化凝练。

学校立足本土育人实践,传承无锡民俗文化中所包含的无锡先贤“四类优秀品质”等元素,并吸纳异地民俗文化精髓,凝练出能够涵养学生的“四种优秀品格”(勤奋坚韧、儒雅至善、敬业担当、合作创新),形成对传承和发展优秀民俗文化(植民族根,铸中华魂)较为系统的认知,完善“植根铸魂”思想体系。

(二)形成范式:“有根德育”精品化打造

1.民俗文化主题空间架构。

一是主题场馆打造。民俗文化展览馆用来整体展示无锡地区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具,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生活并体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勤劳、坚强、务实、创新等品质。民间手工艺制作坊、老物件修复制作室、瓷片工作室,则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进一步去体会先辈的优良品质。

二是主题环境建设。学校重新改造了原校园民俗文化长廊,分别建设固定及活动景观。固定景观内陈列二十四节气相关习俗、家风家训、家乡先贤等较为固定的育人资料。活动景观则根据时间,陈列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民俗文化研究社的研究成果等资料。

三是外围资源开发。学校还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及时将无锡博物馆、无锡泥人博物馆、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荣德生纪念馆、惠山古镇、荡口古镇、阖闾城遗址公园、礼舍古村、泰伯庙、吴文化公园等都开发为民俗文化主题教育资源。

2.民俗文化浸润。

一是国家课程融入。在国家课程实施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有机融合了民风民俗内容。其中,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性比较鲜明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适时融入无锡当地的民风民俗相关内容,打造深度课堂,实现“德性养成”。

二是校本课程实施。“留住乡村记忆”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分别通过民俗普及课、社团、民俗节、四大传统节日等载体具体实施。学校以无锡市“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普通初中‘植根铸魂校本课程开发深入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开发民俗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学校开发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校本课程,重新编写出版了教材《锡韵乡情——无锡是个好地方》。

三是学生自主实践。学校利用寒假、暑假和其他假期尤其是传统节日,鼓励学生根据学校布置的专题任务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名人探访、节日习俗大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安排学生循着“准备、策划、实施、展示、总结”等程序,通过民俗大讲堂的形式进行交流展示。

3.民俗文化品格养成评价。

一是过程性评价。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民俗档案袋,由指导教师给每一位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学生打分。

二是表现性评价。学校利用民俗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讲堂、项目设计等民俗活动评比,让学生有选择地展示自己在民俗文化学习方面的成果,学校根据活动表现给学生相应分值。

三是质性评价。根据本工程品格提升的目标,设置“至善之星”“勤奋之星”“儒雅之星”等称号,学生也可以根据在项目实施过程取得的突出成绩,申请个性化的称号,如“厚德之星”“孝顺之星”等。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略论贵州茂兰自然保户区民俗文化的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
民风民俗
关于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思考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