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论证方法研究

2021-05-08罗建华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战场装备节点

邹 渝,罗建华,张 伟*,徐 超,胡 波,郑 然*

(1.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重庆400042;2.陆军装甲兵学院演训中心,北京100072;3.陆军研究院特种勤务研究所,西安710018)

0 引言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是指在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为完成可能担负的战场搜救任务对装备能力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能力需求分析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从需求生成机制、程序和方法上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1-6]。目前,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论证缺乏定量结构化方法,具体体现在2 个方面:一是需求描述缺乏结构化规范,缺少能同时表达需求层次关系和需求信息关联关系的建模方法;二是需求分析以定性为主,分析结果难以得到有效应用。基于体系结构的能力需求分析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体系结构描述进行搜救任务分析,通过行动-能力映射得出搜救能力需求,从而为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论证提供实战化牵引,对推进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融入联合搜救装备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1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方法框架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功能结构复杂,作战能力需求分析必须满足全面、规范的要求。体系结构技术可以为作战能力需求提供规范化描述,在能力需求分析中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应用广泛的体系结构技术是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最新版本为DoDAF V2.0.2,包含8 个视角:全局视角、作战视角、能力视角、数据和信息视角、标准视角、服务视角、系统视角和项目视角[7]。作战能力需求分析主要选用作战视角(operational viewpoint,OV)和能力视角(capability viewpoint,CV)。2 个视角的简要描述详见表1。

本研究将作战视角和能力视角相结合,采用“使命—任务—行动”自顶向下分解,建立战场搜救活动集,通过行动-能力映射得出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其论证方法框架如图1 所示。所有体系结构模型开发依托IBM Rational System Architect 11.3软件建立。

2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需求分析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需求分析主要是从战场搜救任务出发,分析战场搜救行动、组织关系和作战节点关系,为体系能力需求分析奠定基础。

表1 DoDAF 作战视角和能力视角模型描述

2.1 战场搜救行动分析

战场搜救行动不是简单的搜寻、救治技术活动,而是特定作战环境和背景下的作战活动。战场搜救行动分析必须紧贴战场实际开展使命任务分解,体现搜救行动动态性,其分析流程如图2 所示。

作战环境是战场搜救的外部环境,具有多维特性,特别是信息、电磁环境对战场搜救影响较大。作战背景是战场搜救行动的基础,指联合作战背景下影响搜救行动的相关背景因素。战场搜救使命任务包含作战使命和作战任务。作战使命是依据特定目标实施的一系列战场搜救任务和过程的组合,作战任务是搜救力量在搜救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战场搜救使命任务分解依据作战构想和条令,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将概括抽象的战场搜救使命任务进行逐步分解和规范化描述,构建战场搜救基本任务空间,为后续搜救行动分解与分析提供依据。

搜救行动静态分解是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建立行动静态分解模型(OV-5a)。用T 表示战场搜救任务,A表示搜救行动,则任务Ti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在静态分解模型基础上,采用IDEF0(ICAM DEFinition method)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层次、时序逻辑关系,形成动态分析模型,并进一步形成搜救行动资源流(信息、物资、器材等)。

图1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论证方法框架

图2 战场搜救行动分析流程

2.2 战场搜救组织关系分析

组织关系包括战场搜救组织机构组成及职责关系。战场搜救组织关系分析依据搜救任务部(分)队体制编制和力量抽组方案。通过组织关系分析形成组织关系图(OV-4),最终得出战场搜救任务岗位需求和人员职责。组织关系分析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战场搜救组织关系分析流程

通过组织关系分析可明确组织内外关系、搜救人员在战场搜救行动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履行的岗位职责,建立能力-岗位职责的对应关系。

2.3 战场搜救作战节点关系分析

作战节点指在遂行战场搜救任务过程中产生、消耗或处理作战资源的实体。作战节点关系是联系节点的纽带,也是资源流向关系的体现。作战节点关系分析首先要确定战时搜救力量编组(指挥机构编组、专业力量编组),而后建立搜救作战节点。战场搜救作战节点建立后进行节点关系分析。首先依托IBM Rational System Architect 11.3 软件建立行动、节点和组织三元关系,而后形成作战节点视图(OV-2),并准确描述节点资源流动关系,最后生成资源交换矩阵(OV-3),具体描述各个节点间的资源交互情况。

2.4 作战需求分析示例

作战需求分析包含战场搜救行动分析、组织关系分析和作战节点关系分析。以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需求分析为例,战场搜救行动主要包括定位、搜寻、营救、转运、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等行动,通过分析形成主要行动资源流。组织关系分析主要分析陆军战场搜救组织机构岗位和职责,是作战需求分析的基础。以直升机救护组为例,其岗位有医生、急救员和护理员,主要职责详见表2。

表2 直升机救护组职责(示例)

作战节点关系分析如图4 所示,分析过程中需要系统梳理战场搜救行动相关的所有作战节点,描述节点之间的关系。

图4 战场搜救作战节点(示例)

在作战节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资源交换矩阵,详见表3。

表3 信息资源交换矩阵(示例)

3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分析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分析以作战需求为基础,采用行动-能力映射,得出能力需求,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能力需求进行评估,确定能力需求重点。

3.1 行动-能力映射

行动-能力映射的重点是解决作战行动集合到作战能力集合间的映射关系问题,映射类型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如图5 所示。

常用的映射方法有形态学分析法、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的映射方法和相关矩阵映射法。形态学分析法以系统分析为基础,通常用于建立装备功能与子系统映射关系。基于QFD 的映射方法能够建立较为详细的映射关系,但该方法对论证人员要求较高,不便于广泛应用。相关矩阵映射法通过建立二维映射表,能有效描述映射关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实践表明应用效果较好。行动-能力映射表详见表4。

其中,映射表中数值Voicj满足:

图5 行动-能力映射关系类型

3.2 能力需求重要度评估

通过映射建立能力需求关系,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重要度评估,对能力需求进行重要度定量描述[8]。能力需求重要度可分为不足、一般、必要、重要和关键5 个等级,依次对应1、3、5、7、9 权重数值。在等级描述基础上,进行筛选、聚合、评估和归一化处理,得到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9-10]。

3.3 能力需求分析示例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分析首先建立行动-能力映射表,再对能力需求进行评估。以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为例,在能力评估过程中建立专家库,包含作战指挥、特种作战和卫勤保障等各领域专家30 人。通过3 轮咨询,对采集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评估结果详见表5。之后通过行动-能力映射,得出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并进一步分析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重要度,为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论证提供支撑。

表4 行动-能力映射表(示例)

表5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需求表(示例)

4 结语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源于战场搜救作战任务需求,是装备体系需求论证的关键。本文的需求论证方法采用体系结构技术,全面、规范地描述了作战需求,并以行动-能力映射为基础,对装备体系能力需求提供定量分析评估。实践表明,本方法的优点在于论证过程结构化,使逻辑更加清晰,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建立能力需求定量描述,可为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提供方法支撑,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但本方法在行动-能力映射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可引入QFD 方法和形态学分析法[11-13],从而推动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能力需求论证向工程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战场装备节点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港警新装备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C-130:战场多面手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防晒装备折起来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