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研究

2021-05-08罗建华廖友斌唐远鹏

医疗卫生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合度陆军战场

邹 渝,罗建华,廖友斌,唐远鹏,郑 然*,张 伟*

(1.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重庆400042;2.陆军装甲兵学院演训中心,北京100072;3.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400042;4.解放军65547 部队,辽宁海城114200)

0 引言

陆军战场搜救是根据战时应战和平时应急需要,以特战、陆航和卫勤等分队为主要力量,有组织地对伤员、失散人员及特定目标实施定位、搜寻、营救、援助、转运和现场急救的行动[1]。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以独立遂行战场搜救任务的成体系装备为被试对象,重点围绕被试装备体系作战效能、体系融合度和体系贡献率开展试验,其中搜救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是体系作战试验的核心所在。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在试验指标确定、试验项目设计、试验环境构设等多方面较普通作战试验更为复杂。因此,研究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对于综合评估搜救装备体系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1 需求分析

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要立足于战场搜救体系建设整体需要,坚持实战需求牵引。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具有独立遂行任务能力,不同于传统作战单元,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装备体系功能差异大。战场搜救装备体系构成复杂,部分装备功能单一(如伤员搜救引导器仅具有定位引导功能),部分装备功能多样(如救护直升机),作战试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种特点。二是互联互通要求高。由于特战、陆航和卫勤分队通信体制不同,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通联壁垒,在作战试验过程中要注重评估搜救装备体系的互联互通能力。

在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中,要准确把握其特点,进行指标体系论证和试验设计。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要重点突出搜救装备体系能力“短板”试验,评估其能否满足搜救任务和搜救能力需要。重点考虑以下3 个方面:(1)定位搜寻能力,要能够对待救人员实施准确定位,抵达待救区域后,能够快速准确搜寻待救人员。(2)途中救护能力,确保搜救过程中的高效医疗救治。(3)指挥通联能力,在整个搜救过程中能够与指挥机构实施不间断通信联络。

2 试验指标体系

试验指标体系是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的核心,是进行试验设计的基础。试验指标构建要坚持需求牵引,满足体系试验的客观要求[2-3]。指标体系应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试装备的真实水平,尽量做到便于测量和定量描述,指标之间相互独立、无重叠。

2.1 指标体系构成

指标体系由体系效能指标、体系融合度指标和体系贡献率指标构成。3 种指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的总体要求。

(1)体系效能指标。体系试验在型号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体系效能指标与型号效能指标有所区别,应重点从搜救任务需求方面开展指标体系构建,突出体系整体效能和作战能力。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的指标体系效能指标(一级指标)主要包括定位感知、搜寻、营救、援助、现场急救和转运。按照陆军战场搜救体系的能力建设要求,装备体系试验指标还需要进行分解细化,从而得到多层级、更详细的体系效能指标。

(2)体系融合度指标。体系融合度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与陆军作战体系、联合作战体系中的融合度。体系融合度指标评估主要是检验被试装备体系得到上级装备体系加强后,新装备体系相对于加强前战场搜救体系效能的整体变化程度,其可反映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获得陆军作战装备体系支撑的有效程度。

(3)体系贡献率指标。体系贡献率指标主要用于衡量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对于整个陆军作战体系和联合作战体系遂行作战任务的贡献度[4-8]。体系贡献率指标评估主要是检验作战装备体系在增加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后整体作战效能的变化程度。该指标能够宏观反映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对于整个作战装备体系的价值,通常作为战场搜救装备体系采办的重要依据。

2.2 指标体系筛选

通常来讲,由于受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不同专家对于体系作战试验指标有不同认识,这就导致对于指标体系很难达成一个相对统一的共识。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反映搜救装备体系效能试验的需要;二是不同指标体系,哪种更具有效性;三是不同专家对同一指标体系会产生不同理解,如何确保搜救指标体系具有稳定性。为此,采用重要度(Concernment)、有效性(Validity)和稳定性(Stability),即CVS 方法用于指标体系筛选,进行有效性和稳定性评估[9-10]。重要度是根据专家对于搜救装备体系试验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价来筛选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有效性表示指标的有效程度;稳定性代表指标的稳定程度。通过这3 个方面综合衡量并筛选指标体系。

指标集I 的有效性γ 的计算公式如下:

2.3 指标值度量

指标值度量是指依据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要求,科学选择指标值度量方法,对末层级指标值进行量化。常用指标值度量方法有试验实测法、专家评估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筛选,确定最终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指标。以定位感知能力指标体系为例,详见表1。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是在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建设需求牵引下,在陆军战场搜救实际应用场景下,对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开展设计。试验设计要符合我军作战实际情况,突出战场联合搜救背景,充分利用搜救装备型号试验基础,增强试验可操作性。

3.1 试验想定

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想定是实施作战试验的基础,要以装备体系作战试验为目标,满足搜救装备体系试验需要。试验想定要为装备体系试验数据采集提供基本行动背景,突出被试装备体系编配方案和运用方案。

试验想定主要包括试验基本想定和试验补充想定。试验基本想定是试验基本作战背景的概述,主要包括任务背景、搜救装备体系构成、装备体系运用方案等;试验补充想定则围绕具体试验科目展开,明确其试验条件、方案,为试验科目实施提供指导,是对搜救装备体系试验基本想定的补充完善。

试验想定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可以以典型作战方向和作战任务想定为基础,结合陆军战场搜救情况确定搜救装备体系试验目标。根据试验背景、课题、态势和试验任务,确定搜救装备体系编配方案和运用方案。以编配、运用方案为基础,开展试验科目和补充想定设计。此外,还需结合试验指标量化要求对试验想定和科目进行修改完善,使之符合实战要求。

表1 定位感知能力指标体系(示例)

3.2 试验科目

试验科目是开展体系试验的关键,科目设计要便于试验指标的度量。在试验行动阶段划分上,围绕定位、搜寻、营救、援助、转运和现场急救6 个行动阶段构设搜救行动试验科目。

定位阶段主要试验待救信息报知和待救人员定位;搜寻阶段主要试验空中搜寻、陆地搜寻、夜间搜寻;营救阶段主要试验不同环境和多样化任务背景下人员营救;援助阶段主要试验待救人员援助;转运阶段试验陆地转运和空中转运;现场急救阶段试验伤员现场急救基本技术相关科目。此外,还要在全程开展搜救信息指挥、行动控制和辅助决策等科目试验。

同时,试验科目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试验数据采集需要,为试验数据准确获取、及时记录和后续处理创造基本条件,以及全面考虑试验科目在试验环境、陪试装备器材、参试人员等方面的需求。

3.3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是组织开展试验活动的手段和形式,科学确定试验方法是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成功的关键。常用试验方法有虚拟仿真试验、半实物仿真试验和实装试验3 种[11],其优缺点详见表2。

表2 常用试验方法优缺点

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既要确保试验科目完整性、提高试验评估结果可信度,又要考虑试验成本。通常采用虚拟仿真试验与实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技术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虚拟仿真与实装相结合的试验框架

基于战场搜救典型应用场景,开展虚拟仿真试验,全面评估装备体系贡献率。同时,结合大型演训任务,开展实装试验,在实战化环境下评估搜救装备体系效能和作战适用性。另外,注重虚拟仿真试验与实装试验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以定位感知能力试验为例,其通信链路如图2所示。在虚拟仿真试验平台中,选择一种典型想定背景和环境开展试验,并在该想定背景和环境下开展实装试验。根据实装试验结果修正虚拟仿真试验模型和相关环境参数,通过迭代提高可信度,为多种典型搜救任务场景(环境)试验奠定基础,从而提高试验质量。

图2 定位感知能力试验通信链路

4 结语

陆军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是评估搜救装备体系建设质量的重要过程,通过作战试验可为评估搜救装备体系效能、体系融合度和体系贡献率提供支撑。本文采用基于CVS 的体系作战试验指标筛选方法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想定编写、试验科目设计和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为开展陆军战场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奠定基础。最后结合卫勤演训任务,开展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可行性,能够满足战场搜救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实际需要。今后,在战场搜救装备体系试验数据采集、量化和处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猜你喜欢

融合度陆军战场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C-130:战场多面手
陆军海战第一连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重庆市产业融合度分析
奋进吧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