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21-05-07水江宜

光明中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真武诸症真武汤

水江宜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导致以心率减慢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乏力、气短、胸闷以及心悸等,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危害极大。目前临床尚无治愈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特效药物,西医以对症用药为主,然而效果较有限[1]。中医学一般将该病归于“胸痹”“心悸”等范畴,认为其属于心肾阳虚的证型;真武汤为中医祛湿名剂,主治阳虚水泛证,对该病的治疗非常适合。为进一步明确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就68例病例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讨。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诊且入住我院的6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组。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54.73±6.85)岁;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7年,平均(3.58±0.52)年。观察组34例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55.19±6.92)岁;病程最短10个月,最长6年,平均(3.61±0.49)年。2组间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SPSS 20.0程序处理,显示P>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已由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动态心电图等系统检查确诊,符合《实用内科学》[2]、《中医内科学》[3]中的相关判断标准,且属于心肾阳虚证型;②纽约心功能分级1~2级;③年龄18~80岁;④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文件》。排除标准:①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既往有心源性晕厥病史、过敏史;③其他原因所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内分泌、药物因素等;④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等。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结合患者病情,为其提供降压、口服阿托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给予真武汤加减治疗,方用丹参30 g,黄芪20 g,生姜、葶苈子、炮附片(先煎)、茯苓、桂枝、白芍、制大黄以及白术各10 g。每日水煎1剂,分早晚各1次服,持续4周。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2组方案疗效: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为参照拟定,证候积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乏力、气短以及心悸诸症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减分率≥70%;有效:乏力、气短以及心悸诸症有所减轻,且证候积分减分率30%~69%;无效:乏力、气短以及心悸诸症无变化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分率<30%。②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心功能指标,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③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血清hs-CRP表达情况,在患者晨起空腹12 h的条件下采集静脉血2 ml并送检。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功能对比治疗前,2组CO、LVEF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CO、LVEF等)的改善较对照组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功能对比 (例,

2.3 2组患者不同阶段血清hs-CRP水平对比血清hs-CRP检测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同阶段血清hs-CRP水平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人体血液主要由心气推动运行,心气不足,则容易瘀阻血脉,导致全身脉络不得濡养,进而引发胸痹之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在中医学中通常被归于“胸痹”“眩晕”“心悸”等范畴,辨证分型多为心肾阳虚,盖因心肾阳气不足,外加七情内伤、久病失养、饮食不宜等,致气血瘀滞,上不能至脑窍,下无法相顺接,清窍不通而出现眩晕,经脉不得温养而出现心悸、胸闷诸症。故中医治疗强调补足肾阳,心阳得助,则血液可行,诸症可消[5]。

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真武汤加减用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4.12%;并且该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更显著,血清hs-CRP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真武汤是一则祛湿名剂,其基础方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方中丹参可活血逐瘀、清心止痛;黄芪大补元气;生姜可温中活血、驱寒解表;葶苈子下气行水,制大黄通经逐瘀,与葶苈子配伍,可治痰浊、水湿等内停;炮附片味辛甘,可回阳救逆、温肾散寒;茯苓健脾安神;桂枝发汗解表。诸药合用,可共奏温阳化水、活血逐瘀之功,在缓解心悸、胸闷、气短诸症方面效果显著。并且,据现代药理学证明,真武汤中黄芪、丹参、炮附片诸药还具有降低血流阻力、改善肾血流量、调节免疫、强心以及抗心律失常等多种作用[6,7]。故而在常规治疗下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能够提升疗效,促进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的恢复。此外,血清hs-CRP在缓慢性心律失常中普遍呈高表达状态[8]。本研究发现,真武汤能够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这与观察组疗效的提升可能也有很大关系。

综上所述,真武汤加减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抑制血清hs-CRP表达,并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真武诸症真武汤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武当真武像形制演变中的政治隐喻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牙龈出血 按摩承浆穴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真武造像
MAKING HISTORY
杞黄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研究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