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脏X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1-05-07张盼奎

光明中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脉心绞痛

张盼奎

心脏X综合征(又称为微血管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伴随有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并可除外冠状动脉痉挛的疾病。是因冠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障碍造成心肌短暂供血、供氧不足而引发[1]。本病临床上多见且预后相对良好,但心绞痛频繁发作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出现,同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微循环功能障碍是导致心脏X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之一。患者微循环舒张功能异常时,当活动量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但病变的微血管不能进一步扩张,导致心肌血供减少,难以满足心肌细胞的供氧,诱发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闷痛症状[2,3]。目前西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如:硝酸酯类、Ca+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效果不甚满意。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中的作用逐步受到重视。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滞血瘀,通降失和。血府逐瘀汤是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柴胡、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理气、活血化瘀等功效,治疗因气机郁滞、血瘀阻络引起的各种疾病[4]。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心脏X综合征,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肌微循环、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确诊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中,男性18 例,女性42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49.4±7.6)岁;合并高血压病21例,2型糖尿病10例。对照组60例中,男性16例,女性44例;年龄 42~67岁,平均年龄(50.2±7.4)岁;合并高血压病18例,2型糖尿病12例。2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血糖、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①典型稳定型心绞痛;②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③冠脉造影正常或狭窄<30%;④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疾病;⑤未参与其他药物研究试验;⑥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5]。

1.3 排除标准①冠状动脉痉挛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出血倾向、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及伴随其他严重疾病;③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的。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赤芍、柴胡各15 g,川芎、桃仁、红花各12 g,生地黄、当归各10 g,牛膝、桔梗、枳壳各9 g,甘草5 g。随症加减:伴有纳差便溏者,加炒白术、炒麦芽各15 g;伴有失眠烦躁者,加煅牡蛎、柏子仁各10 g。水煎后取汁200 ml,分早、晚各1次温服。疗程为3个月。

1.4.2 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②观察治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③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变化。分别抽取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

1.4.3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绞痛的疼痛次数、强度及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后患者心电图疗效评价标准。显效:静息状态的心电图缺血的ST段或倒置T波恢复正常;有效:静息状态的心电图缺血的ST段恢复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主导联倒置的T波恢复程度达一半以上;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静息状态的心电图无变化。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状态的心电图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状态的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静息状态的心电图变化比较 (例,%)

2.4 2组患者血清NO及ET-1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2组内皮素(ET-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两者变化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血清NO、ET-1水平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精神压力的增加,疲劳、熬夜,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同时伴随疾病诊断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心血管疾病当中冠脉造影正常但伴有心前区疼痛不适、胸闷、乏力、气短症状的疾病越来越多地被诊断出来,此类疾病统称为心脏X综合征[7]。其发病的原因及发病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与冠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储备能力下降、精神因素、炎症及激素水平改变有关[8]。NO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具有舒张冠脉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保护血管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ET-1是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缩血管因子,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抵抗NO的作用,共同参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冠脉内皮细胞受损,NO分泌降低,ET-1分泌升高,使血管内皮收缩与舒张功能紊乱,导致冠脉微循环供血不足,表现出胸闷痛等临床症状[10]。

心脏X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证范畴[11]。有学者[12]认为,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为本病主要病因。气滞导致血行不畅,聚而为瘀血,瘀血阻络,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致本病的发生,兼有痰湿、气血阴阳亏虚等。初期以实证居多,随病情进展,出现气血阴阳亏虚之候。在本病发生过程中气滞血瘀是根本病机。

《医林改错》记载的血府逐瘀汤,主治因气机不畅、瘀血内阻导致的胸中血瘀证。方中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当归、生地黄滋阴养血; 柴胡、枳壳疏肝、理气; 牛膝行血祛瘀,引瘀血下行; 桔梗行气宽胸,开畅气机,引药上行; 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13]。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剂中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中药,具有改善冠脉微循环和细胞内皮系统,抑制血小板,降低血液黏稠度,阻止红细胞聚集,稳定红细胞膜,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的作用[14,15]。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改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改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内皮素(ET-1)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结果表明:血府逐瘀汤加减可明显减轻心脏X综合征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舒缩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冠脉心绞痛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