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因适应社会需要而辉煌

2021-05-06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扬秦始皇项羽

孙中山在阐述民主共和时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人的个性相对于社会需要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应当承认,个性张扬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个性不能走极端,不是随心所欲,不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语言缺乏精练性和准确性,中心观点模糊不清。】

个性一定要与社会相合拍,个性理应有自己的理念,理应有自己的天空。【没有抓住材料的要点。材料的要点是阐述个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而这里只提到了个性】在攻伐不断的战国时代,弱肉强食是国家生存的法则,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决定着国家的存亡。在这种社会条件下,需要的是一个强权人物,秦始皇这个崇尚武力而且霸气十足的君王应运而生了。他南征北战,以武力统一天下。毫无疑问,始皇的尚武与霸气适应了时代需要,从而开创了“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的伟业。【秦始皇的事例可以用,但缺乏理论的支撑,层次混乱。】

个性无须故作,有则必显。【此分论点没有点明个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片面谈论个性,导致论证结构混乱】曹操,“一代奸雄”,靠什么做到“挟天子而令诸侯”呢?他的奸诈与狠毒为后人所批评,但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人心叵测,奸诈与狠毒无疑是一种必要的自保策略,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曹操奸诈狠毒的个性成就了他自己。【曹操的事例与秦始皇的事例形成并列结构,但都缺乏理论的支撑,层次混乱。】

个性也不是孤身自傲、目空一切。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实力大增。本可以一统江山、君临天下的他,却由于自己刚愎自用的个性而放走了刘邦,使自己由盛而衰,最后兵败自刎,让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成了千古一帝。项羽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他的刚愎自用造成的。【运用项羽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与秦始皇、曹操的事例形成对比,使论证角度更丰富,论证更充实。但是给人的感觉仍是层次混乱。】

身处乱世,正义不显,公理不彰,举世混浊我也混浊,随波逐流以保身家,似乎成为俗众的选择。【“正义”“公理”于上文无对应,与下文无照应,脱节,可删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使李白只能“且放白鹿青崖間”,一生不得志,潦倒而死;“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个性,使柳永一生放荡不羁,奔走四方。他们人生曲折,无不是受了自身个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个性与仕途不合,不符合官场生活的需要。于国于民岂不是一种损失,于己岂不是一场人生悲剧?【继续从反面论证,进一步说明个性与社会需要不符合的悲剧,与项羽的事例形成并列结构。】

然而,时下却有一些人一味地去模仿别人,追求所谓的“时尚”;一个“酷”的表情,一个“炫”的姿态,这些在我个人看来,并不是个性的张扬,而是一种肤浅的作秀罢了。【突然转入现实,显得论述过于生硬,有强拉硬扯之嫌,且与上文脱节,可删去】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要响应祖国的呼唤,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以建设祖国、繁荣社会为己任,让自己的个性张扬在祖国美好的蓝天上空!【这一段文字与上文也有些脱节,使得文章结构不够严谨。】

个性因社会需要而生,个性在社会的孕育下成长。个性在社会需要的天空中振翅高飞,飞向辉煌!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如果细读,能够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想阐明的是个性要符合社会需要,但由于论点不鲜明,缺少必要的衔接,给人的印象是层次混乱,结构不严谨。

升格策略

修改时,可以在第一段鲜明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适当地增加过渡句,提炼分论点,使文章层次鲜明,结构严谨。

猜你喜欢

张扬秦始皇项羽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忆师
项羽虞姬
遭遇张扬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
秦始皇拜荆条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