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1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1-05-06刘小芳骆妙青杨碧英黄汇明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吸烟史营养状况筛查

杨 波,刘小芳,骆妙青,林 旭,刘 琼,杨碧英,黄汇明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 广东 广州 510800)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由于生活习惯、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结构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超过世界水平,且呈逐年上升。脑卒中患者通常伴有神经功能损伤,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便,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与吸收减少,是存在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本研究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 对101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评估营养状况水平,分析影响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就诊于花都区人民医院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101 例,均符合《2018 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 岁新住院患者;(2)住院时间在≥3d;(3)一般情况和能够自行或在家人帮助下坐立;(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为15 分;(5)配合调查,同意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年龄<18 岁;(2)住院时间不足3d;(3)次日8:00 前需进行手术者;(4)有严重意识障碍及神志不清楚;(5)合并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肿瘤疾病。

此次研究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营养状况评估和相关指标检测。

1.2.1 一般情况调查 主要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等)、心理状况评估(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共20 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 ~4 级评分,最低分20 分,最高分80 分。得分≥45 分存在焦虑,<45 分无焦虑)、既往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和NIHSS 评分(评分范围为0 ~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0 ~1 分:正常或近乎正常;1 ~4 分:轻度卒中/小卒中;5 ~15 分:中度卒中;15 ~20 分:中-重度卒中;21 ~42 分:重度卒中)。

1.2.2 营养风险筛查 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对患者进行筛查。该量表包括疾病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程度评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近3 个月体重变化、近来1 周内饮食摄入改变和BMI 值)和年龄评分三部分。当总分≥3 分提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

1.2.3 人体测量学指标 ①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②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反映机体脂肪情况,以mm 为单位记录;③上臂肌围(AMC)(上臂肌围=上臂围-3.1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1.2.4 生化指标 空腹采集前臂静脉血,由检验室统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蛋白(PA)和总淋巴细胞计数(TLC)。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次和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概率P值<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

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调查脑卒中住院患者101 例。其中,男性68 例(占67.33%),女性33 例(占32.67%),年龄最大92 岁,最小34 岁,平均年龄(63.57±10.20)岁。其他脑卒中住院患者人口统计学情况包括教育背景调查如文化程度和职业、生活习惯(如吸烟史、饮酒史)、其他并发疾病如精神系统疾病(如焦虑、抑郁)、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和骨关节病和NIHSS 评分等均进行分类统计,详见表1。

表1 脑卒中住院患者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n=101)

2.2 营养状况调查

被调查的101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中,根据营养状况评估量表(MNA-SF)标准,提示101例患者中58例(57.43%)存在营养风险,评分在8 ~11 分为32 例,评分在0 ~7 分为43 例。评分在0 ~4 分受试者为11 例,4 ~7 分受试者为22 例。

2.3 统计分析

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史、饮酒史、焦虑、抑郁、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骨关节病、NIHSS 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和NIHSS 评分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见表2。

表2 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n)

3.讨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均显示,脑卒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Gomes[1]对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0%~65%。陆斌[2]对217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得出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占42.4%,张笑冬[3]对社区脑卒中后患者营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得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2.28%,均提示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风险,但临床上经常被低估或忽视。营养不良与卒中后的恢复缓慢和结局恶化相关,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后应常规进行营养筛查。而本研究对101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中有58 例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43%。与上述文献报道的一致。

此外,我们进一步对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相关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和NIHSS 评分相关。有研究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高[4]。田彩虹[5]也通过住院脑卒中患者调查显示,年龄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脑卒中患者发生营养风险越大。本研究女性患者吸烟史5 例,而男性中共有67 例患者存在吸烟史,其中3 例戒烟患者均为男性,吸烟患者营养状况不良比不吸烟患者较差,与陈娟等研究已证实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的影响[6],具有相似性,但有研究显示,吸烟史、饮酒史不是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一结果还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王凤珍和胡蕊[7]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是脑卒中发生的高危险因素,因为高血压病、糖尿病病人不合理地限制饮食,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与吸收减少,引起营养不良的发生。邓晓清等研究显示年龄及NIHSS 评分为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8],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最后,本文在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1)未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类,如未对脑卒中发生时间后某个时间段等营养情况进行分析(脑卒中发生后2h 内,4h 内,6h 内等等);(2)尚未对脑卒中患者的类型进行明确划分如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3)本研究尚未发现性别对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这可能与本研究中的样本量较小(累计101 例),且男女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有关(68/33)。

猜你喜欢

吸烟史营养状况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