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颌骨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1-05-06刘会香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颌间牵引钛板颌骨

刘会香,成 燕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宁夏 银川 750004)

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打架等外力作用而引起患者颌面部受挫,使其发生功能障碍、骨折端异位等症状的即为颌骨骨折,对患者的吞咽、辅助发声、咀嚼等功能及其面部美观均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必须积极为其对症治疗[1]。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是临床治疗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手术治疗后易引起患者出现并发症,且患者术后恢复需要时间,加上骨折部位的特殊性,因此必须强化对患者的护理以促进其尽快康复[2]。为了分析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颌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我院就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74 例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颌骨骨折患者进行了随机的对比与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 例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颌骨骨折患者为我院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4.67±3.52)岁,其中7 例上颌骨骨折,11 例下颌骨骨折,4 例上下颌骨骨折,15 例上颌骨并颧骨骨折,骨折原因:17 例交通事故,7 例跌落伤,10 例打击伤,3 例其他伤。观察组中,男22 例,女15 例,年龄22 ~72 岁,平均年龄(44.53±3.62)岁,其中8 例上颌骨骨折,13 例下颌骨骨折,6 例上下颌骨骨折,10 例上颌骨并颧骨骨折,骨折原因:18 例交通事故,6 例跌落伤,11 例打击伤,2 例其他伤。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其行常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为:(1)在接收到患者当天为其讲解病房、床位、医师、护理人员以及医院的相关情况,同时为其介绍手术治疗、麻醉使用以及颌骨骨折疾病的相关知识;(2)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并为其行相应的饮食干预及指导,必要时给予其肠外营养治疗;(3)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相关评估,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为其播放能够舒缓情绪的轻音乐,使其能够放松身心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将术前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消除;(4)指导患者行术前呼吸功能以及有效咳嗽的相关训练,使其能够咳出痰液,同时嘱其术前六小时禁食,术前2 h 禁饮;(5)嘱患者术后6 h 内应禁食,排气后可进食。且饮食应以流质饮食为主,若其无法经口进食,可参考围术期营养指标给予其鼻饲流质饮食,确保其摄入合适的蛋白质、能量,同时为其制定饮食干预计划,嘱其家属应用破壁机加工制作,与床位医生交流后为其输入乳清蛋白粉以及能全素等肠内营养液;(6)术后积极为患者行疼痛评分,并结合其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比如为轻度疼痛患者播放音乐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遵医嘱为中、重度疼痛患者适量应用布洛芬等非甾体镇痛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使用HAMA、HAMD——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价,量表最高分值分别为56 分、64 分,评分区间介于0 ~6 分、7 ~13 分、14 ~20 分、21 ~28 分 以 及≥29 分的患者依次为不具有焦虑/抑郁症状、可能具有焦虑/抑郁症状、具有焦虑/抑郁症状、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症状、存在严重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呈正相关;(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使用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为评价指标,通过为两组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其对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分值0 ~100 分,患者评分在100 ~90 分的表示其对护理十分满意,患者评分在89 ~61 分的表示其对护理满意,患者评分在60 ~0 分的表示其对护理不满意。总例数与不满意例数的差值即为患者的护理满意率;(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患者发生骨折移位、创口感染、牙龈损伤为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 P S S 24.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者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37 33.14±3.50 25.37±2.86 35.61±3.74 28.45±2.64观察组 37 33.08±3.42 17.45±1.28 35.88±3.55 19.52±1.41 t 0.07 15.37 0.31 18.14 P 0.94 0.00 0.75 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颌面部骨折约有70%的患者为颌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上下颌骨骨折、颧弓及颧骨骨折是颌骨骨折患者的主要骨折类型,多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打架等外力作用而引起,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颜面外形以及吞咽、咀嚼、辅助发声等功能,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4]。

传统治疗颌骨骨折的方法多应用牙弓夹板行颌间结扎术联合不锈钢丝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为患者治疗的目的,但该治疗方法需要长时间为患者进行固定,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不具有较高的人体生物相容性,因此,目前临床上已逐渐采取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颌骨骨折[5]。为了使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回归到正常生活中,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手术中,提高了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护理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年非常倡导的术后促进康复护理模式,目的在于以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优化手术护理措施,使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刺激减小,减轻患者机体出现的身心应激反应,促使患者术后的病情尽快恢复,缩短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使患者经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后,颌骨能在短时间内复位,骨折断端愈合时间缩短,且患者的颌骨生理解剖结构充分恢复正常,促使患者的颌骨咬合功能尽快恢复,骨折线良好对位,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深层次的恢复,提高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由于患者术后短时间内骨折断端能有效复位和愈合,所以患者术后骨折移位的风险明显降低,术前与术后给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强调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注重患者颌面部与口腔的清洁,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肌肉功能,加快患者面部血流,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创口感染的问题;术前与术中针对性护理使手术中的每项操作准确无误,从而避免患者因为手术操作发生牙龈损伤;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使患者的骨折断端尽快愈合,面部功能尽早康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充分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所持的态度,使患者对每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增加,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但是由于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较小,因此研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综上,对颌间牵引、微型钛板内固定联合治疗颌骨骨折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颌间牵引钛板颌骨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探讨颌间牵引与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PHBV膜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