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5-06郑海璇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属新生儿肺炎

郑海璇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新生儿科 广东 汕头 515100)

新生儿重症肺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当新生儿出现该症状时,表现为缺氧,甚至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缺血缺氧的急性症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患儿猝死。在对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时,不仅需要注重抗感染、机械通气,还需要依靠更为全面、细节性的护理措施,才能改善患儿的疾病状况。实施细节性护理,能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运用更加合理,且具备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障整体护理过程中的连贯性,完善常规护理中的不足。以下研究,将针对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实施细节性护理,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患儿60 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各30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采取细化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男患儿15 例,女患儿15 例,出生日龄范围(15.36±2.33)d,发病时间范围在(26.77±8.53)h。实验组男患儿19 例,女患儿11 例,出生日龄范围(14.86±3.83)d,发病时间范围在(28.37±8.63)h。比较两组患儿出生日龄、性别、发病时间、体温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研究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两组患儿出生日龄均<30 d;(2)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能积极配合本次研究;(3)患儿均确诊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4)该项研究获取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患儿临床诊断不明确;(2)患儿伴有先天性发育不良,严重围产期并发症;(3)患儿病情较重,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4)抗感染效果不佳。

1.3 方法

在进行护理措施之前,两组患儿均进行入院相关检查,完成推荐用药和机械通气治疗。结合患儿情况进行广谱抗生素应用,并评估临床疗效。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要控制患儿体温,当患儿体温大于40℃时,会发生惊厥、抽搐风险,严重者可导致脑损伤,护士需采用药物治疗进行退热。观察患者降温状况以及神志变化;(2)对患儿的各项操作均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3)遵医嘱进行输液治疗,由于新生儿患儿较小,需要母乳喂养,应严格控制喂养量,以及喂养时间,观察患儿有无出现不适等症状。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性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构建细化护理小组:积极构建细化护理小组,向组员明确细化护理知识和必要性;(2)展开前瞻性干预: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注重宣教时间和内容,务必让患儿家属正确认知疾病状况,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在不同阶段对患儿家属进行不同进展下的疾病宣讲,对患儿情况做针对性讲解,让患儿家属知悉本次治疗和研究的主要原因和相关作用。在患儿康复期时,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明确风险因素,制定前瞻性干预对策;(3)情绪安抚:善于应用肢体性语言,对患儿进行情绪安抚,提高其舒适度,教会家属掌握照护和喂养技巧;(4)注重患儿的体位与气道管理,定时为患儿调整睡姿方向,并及时排痰。在进行吸痰时,护士需动作轻柔,严格保障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的肺炎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机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腹胀、低体温;(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标准为:满分100 分,非常满意≥90 分,基本满意指75 ~89 分之间。不满意指75 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中,对本研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

可见实验组患儿肺炎治疗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肺炎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n(%)]

2.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100.00%,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n(%)]

2.3 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前后体重变化

可见实验组患儿在细节性护理上,干预后患儿体重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前后体重变化(± s)

表3 比较两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前后体重变化(± 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kg 干预后/kg实验组 30 3.01±0.13 3.98±0.56对照组 30 2.91±0.33 3.30±0.66 t 1.544 4.302 P 0.128 0.000

3.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由于,新生儿心肺脏器功能发育较不完善,且自身呼吸不能满足其机体需要,常表现为缺氧[1-2]。并且新生儿对外界防御能力较差,容易遭受病菌和细菌的侵害,导致患儿出生后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下降[3]。伴随患儿家属对患儿的照料并不到位,尤其体现在新生儿喂养上,喂养过度,导致患儿吸收不了,出现溢奶、呛咳等情况[4]。以上均为患儿出现肺炎的重要原因,且新生儿肺炎,病情发展迅速,不易控制。当患儿呼吸堵塞,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时,患儿会出现呼吸衰竭,严重会危害生命安全[5]。常规的护理措施,并不能针对患儿的呼吸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因此,对患儿实施细节性护理,可完善常规护理中的不足,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患儿呼吸质量[6-7]。以上研究,针对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与细节性护理,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儿在细节性护理中,并发症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与新生儿体重变化,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证实常规护理与细节性护理相比,细节性护理能照料患儿全面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完善了常规性护理的护理遗漏,确保了护理的连贯性[8]。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够促进患儿家属掌握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以及正确照料患儿的方式。纠正错误的行为,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细节性的护理,使对患儿的照顾更为全面,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时期的患儿情况,对家属进行不同的健康宣教,让家属知悉每个阶段对患儿的处理方式,提高患儿家属的配合与依从性,为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正确引导家长配合各项护理操作,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细节性护理,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治疗中,能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使患儿体重有明显上升,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家属新生儿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肺炎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