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及安全性分析

2021-05-06陈丹微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意外事故骨科风险管理

陈丹微

(普宁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广东 普宁 515300)

所谓护理风险,主要包括能够引发患者出现残疾和死亡的各类不安全风险,因此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对于管理方式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不断提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1]。随着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临床护理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及时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分析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安全性的影响,将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就诊于我院的148 例骨科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2020 年8 月就诊于我院的骨科患者中的14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每组分为观察组(74 例骨科患者)和对照组(74 例骨科患者),所有骨科患者及家属均已签署本次实验的承诺书。观察组74例骨科患者中,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38 例,年龄范围为8 ~90 岁,平均年龄(48.21±3.38)岁。对照组74 例骨科患者中,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36 例,年龄范围为10~91 岁,平均年龄(48.61±3.61)岁。两组骨科患者其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74 例骨科患者予以常规管理,对观察组74 例骨科患者予以风险管理。主要包括:①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可能存在责任心不强、工作年资低等问题,往往对于那些潜在风险很难识别出来,通过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将风险逐个排除掉,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②护理风险对策:首先需充分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排班表以及沟通的能力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能够有效落实护理责任制[2]。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求能够对责任护士结合需要进行配置,且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全面的对患者治疗状况和病情等进行了解,从而针对性为患者制定相关的健康指导,最大限度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护理工作中的任何环节都要严格审核,尽可能将工作中发生差错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任何护患之间的矛盾。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处理各种安全隐患,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鉴于此,可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作为护理人员,需将危急病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并不断学习新知识。对于骨伤科的护理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对于那些业务能力不熟练以及责任心不强的护理人员要重点排查,还需将双休日、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一旦出现任何的不安全事件,一定要及时将当事人的资料进行采集并对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与记录,再针对性的采取防御措施,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骨科患者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也属于骨科患者恢复过程中的风险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骨科患者心理护理,要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其护理满意度、意外事故以及投诉的发生概率情况。以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记录意外事故以及投诉的发生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均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检测,148 例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意外事故以及投诉的发生概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148 例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骨科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骨科患者意外事故以及投诉的发生概率比较

对148 例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意外事故以及投诉的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意外事故以及投诉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及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也具有越来越强的法律意识以及保护意识,对于医院的日常管理而言则会带来越来越大的风险[3]。如今的医疗工作具有明显的未知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而且由于医疗服务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各类医疗风险都潜藏在医疗工作中,对于医院来说不仅危害严重且风险较高,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而且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对于护理工作而言,其属于医疗活动中尤为关键的一个组成结构,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就是护理人员,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关的风险管理事故。

随着如今医疗环境越来越复杂,无论是对医院的科室、医院自身还是护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综合分析骨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①护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医院即使制定了相关的护理制度,但制度执行不彻底,或是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来执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各种风险。②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欠缺,专科护理知识不足。骨科患者的病情本就较为复杂,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务必要熟练掌握骨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不同患者自身的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但由于部分护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骨科疾病相关知识,无法预见到疾病发展中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则很容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③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大部分骨科患者都是因为意外而导致的,当患者遭遇突然事故后,难免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以及心理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这时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缓解,当患者情绪稳定后也会更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一旦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到位,患者很可能依从性较低,导致治疗效果差而容易出现纠纷问题。④护理设施不够完善。大部分骨科患者都有行动不便的问题,行走时需要借助工具,如果病区相关辅助设施配备不完善或是缺乏相关警示标识,在地面湿滑,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则更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不断提升医院的风险管理意识,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安全,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4]。对于骨科护理管理来说,通过不断加强对骨科病房的风险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确保能够严格且有效的落实医院各项的规章制度,从而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只有充分满足护理工作以及临床个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降低不安事件的发生概率,才能有助于患者更为健康且快速的康复[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对148 例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74 例骨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比对照组74 例骨科患者高(P<0.05);对148 例骨科患者分别进行护理后,观察组74 例骨科患者的意外事故及投诉的发生率要明显比对照组74 例骨科患者低(P<0.05)。由此可见,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骨科患者的满意度,还可有效减少投诉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意外事故骨科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冬季滑雪意外事故损伤及其安全防护研究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析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