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2 例老年胆道结石外科手术治疗及结果分析

2021-05-06孟竹达赵二鹏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管炎胆总管胆道

孟竹达,赵二鹏

(长治市人民医院 山西 长治 046000)

胆道结石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影响,患者出现胆道结石急症后,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发病急。针对老年人胆道结石,一般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因为老年人身体衰老,他们可能存在其他系统器官隐患,免疫力显著降低,因此手术耐受力比较差,在实施手术治疗措施之后,术后病死率比较高,而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因此,需要持续优化老年胆道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以下是具体研究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胆道结石患者共112 例,患者就诊时间在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112 例中包括50 例(44.7%)择期手术患者,62 例(55.5%)急诊患者,94 例(84.0%)并存急性疾病患者,68 例(60.8%)患者有一种并存疾病。包括61 例(54.6%)女性患者和51 例(45.4%)男性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是71 岁,经过CT 扫描检查和B 超检查,全部确诊为胆道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98 例,占比87.6%,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14 例,占比12.4%;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5 例,占比13.5%,右肝内胆管结石8 例,占比7.2%,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31 例,占比27.8%。伴有急性胰腺炎患者12 例,占比10.8%,伴有急性胆管炎患者11 例,占比9.9%。此外,患者前列腺增生、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肺心病、肺气肿、心肌梗死、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例数分别是6 例、2 例、3 例、4 例、10 例、13 例、19 例、28 例。

1.2 方法

手术准备:患者登记入院之后,实施肾功能、肝功能、肺功能、心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检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重要脏器状态。利用CT 检查和B 超检查的方式分析胆管扩张状况和结石分布情况。外科医生应全面评估和分析检查结果,治疗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同时避免出现感染。全部患者在控制基础病病情后的48h之内实施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分析患者胆道结石分布位置,结合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取石方式。78例患者采取单纯胆囊切除手术,12 例患者切开胆总管并且切除胆囊,取胆道结石置T 管引流。52 例患者切开胆总管取胆道结石,同时置T 管引流。手术时间60 ~180 min。结合患者症状选择恰当、合理的手术方式比较关键。如果患者的局部解剖清楚而且病情允许,那么尽可能切除胆囊。如果患者伴有化脓性胆管炎和胆总管结石,需要切开胆总管取石和探查,采取直流T 管引流的方式。如果患者合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需要切开胰腺背膜减压,清楚胰腺坏死灶,采取T 管引流的方式。手术过程中,遵循“救命为主”的原则,如果患者水肿严重、胆囊粘连,难以实施胆囊切除术,那么靠考虑使用胆囊造瘘术或者胆囊部分切除术,针对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和胆道梗阻患者,需要重视胆管引流和解除梗阻。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有胆管残石,需要等患者病情稳定之后,采取经T 管瘘道取石的方式。

术后处理:在手术结束之后,针对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服用抗生素,重视对基本疾病的处理。在临床护理中,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利用输液等模式提供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恢复。主要使用低毒、有效、广谱的抗生素,关注患者基础疾病情况。针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了解患者血糖状况和电解质状况,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

2.结果

2.1 治疗疗效

112 例老年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痊愈95 例,治疗痊愈率为84.82%;病情好转12 例,病情好转率为10.71%;死亡5 例,死亡率为4.46%,详见表1。

表1 112 例老年胆道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112 例老年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32%,详见表2。

表2 112 例老年胆道结石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讨论

3.1 老年胆道结石的特征分析

第一,老年人病情变化速度快而且体征和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的腹壁脂肪沉积和腹肌渐弱,很少出现典型腹膜刺激症。一些患者由于WBC 不提升,所以容易产生误诊问题。第二,老年人胆道结石患者并存病比较多。老年人往往还有其它种类的慢性疾病,他们的器官功能比较弱,心血管系统出现了各种问题。同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也出现了问题。本研究中患者并存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这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抗病能力。而且这些疾病往往会加重病情,掩盖了急腹症的症状,显著提升了诊疗难度。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在选择老年人胆道手术时机方面,应考虑到老年人对感染和创伤的应激能力水平,这种情况下,实施急诊手术的风险比较大,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不实施急诊手术。老年人集体反应能力低,而且体质较弱。在出现急性胆囊炎之后,会引发化脓坏疽,严重的可能出现全身重度和穿孔症状,大多数患者并存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所以应尽快手术治疗。患者发病48 h 之后,会存在炎症,粘连和水肿严重,手术过程中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手术出血会伤害到胆管。针对这种情况,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果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炎症,进而产生腹膜炎、穿孔和胆囊坏疽时,需要尽快开展手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腹膜炎、黄疽和高热等体征,需要采取有效处理措施[1]。如果胆道结石患者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和重症急性胆囊炎,决不能延误治疗时机,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2]。

3.3 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在手术麻醉之前,通过静脉使用1 剂量的光谱抗生素,目的是保持血液的抗菌水平。如果手术时间多于四小时,则需要追加1 剂量。利用这种方法能避免出现切口感染,同时合理控制手术治疗费用,能降低术后抗生素使用量,防止出现耐药菌株或者双重感染。针对择期手术患者,预防院内感染和切口感染。在患者急性炎症期间使用抗生素,一方面能发挥预防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发挥治疗作用。

3.4 静脉营养支持措施

老年患者存在炎症,接受手术后需要给予营养支持。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胃肠道进食,必须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措施来补充热量,这样能满足病人的营养和热量需求,消除低蛋白症和负氮平衡。手术实施静脉营养支持比较关键,能维持机体营养、满足患者分解代谢状态下的热糖脂热量需求,控制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完善患者的免疫体系,纠正电解质和水、酸碱的不平衡情况,避免出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等营养问题。在老年人的胆道结石手术康复过程中,通过静脉营养支持,能保障他们的生活质量[3]。

3.5 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针对老年胆道结石患者,应在术前就检查患者各项指标,明确患者并存症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和并发症预防方案。结合患者情况,做好手术之前的准备,保持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平稳,预防心律失常的问题。针对糖尿病老年人,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符合正常数值。在手术过程中,及时监控尿糖和血糖,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降糖药物。如果患者患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和冠心病,需要重视心电监护。如果情况必要,指导患者服用心血管药物,预防心肌梗死疾病[4]。老年人的肺顺应性比较差,吸烟者比较多,可能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手术之后可能出现肺炎和肺不张问题[5]。老年人愈合能力不足,应根据情况延长拆线时间[6]。

猜你喜欢

胆管炎胆总管胆道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唐映梅:带你认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