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效果观察

2021-05-06何日宁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飞秒泪膜角膜

何日宁

(贺州光明眼科医院眼科 广西 贺州 542800)

近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并成像在视网膜前的情况,属于眼科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近距离用眼增加,发病率逐年升高,高度近视指等效球镜≤-6.0D,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疲劳等,高度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1]。手术为临床治疗近视的重要手段,其中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situkeratomileusis, FS-LASIK)手术为近年来较多采用的术式,其通过制作角膜瓣并对基质进行切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为临床治疗近视的新型手术,采用飞秒激光进行两次深度不同的切削制作透镜,再将通过小切口其取出,可避免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良好[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高度近视患者,分析SMILE 手术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2 月来我院治疗的18 ~30 岁高度近视患者100 例(200 眼),按患者意愿进入实验组(SMILE组)和对照组(FS-LASIK 组),各50 例。实验组中男性23 例,年龄(20.12±3.52)岁;对照组男性25 例,年龄(21.54±4.1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两组术前球镜均≤-6D,柱镜<1.5D,角膜厚度>480μm 或术后剩余量≥280μm,屈光状态稳定2年以上。排除标准:圆锥角膜及其他眼部疾病;眼部手术史;糖尿病等严重全身疾病史。

1.2 手术设计

所有手术由同1 名有经验的医生完成,对照组FSLASIK 手术使用德国Wavelight FS200 飞秒系统制作角膜瓣,厚110 μm,Wavelight EX500 准分子激光切削,光学区直径6.5 mm。实验组用SMILE 手术治疗:角膜帽厚度120 μm,帽直径7.6 mm,切削光学区6.5 mm,切口大小2 mm[3]。

1.3 术后用药

术后第1 天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日4 次,用药2 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4 次,每周递减至1 次,用药持续4 周。聚乙二醇滴眼液,每日4 次,用药持续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查电脑验光、主觉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压、角膜厚度、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分析等。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随访观察患者裸眼远视力、电脑验光及泪膜破裂时间等。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术前不同时间段裸眼视力对比

实验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裸眼视力为0.98±0.21、1.02±0.13、1.01±0.11,与术前相比显著提高;对照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裸眼视力为,0.97±0.18、1.01±0.15、1.02±0.17,与术前相比显著提高。术后6 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42),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不同时间段裸眼视力对比(± s)

表1 两组术前不同时间段裸眼视力对比(± s)

组别 例数/眼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实验组 50 0.05±0.25 0.98±0.21 1.02±0.13 1.01±0.11对照组 50 0.06±0.12 0.97±0.18 1.01±0.15 1.02±0.17 t 值 0.72 0.85 0.80 0.69 P 值 0.40 0.39 0.44 0.42

2.2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个月、6 个月等效球镜度对比

实验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等效球镜度为(-0.22±0.45)D、(-0.15±0.52)D、(-0.17±0.67)D,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对照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6个月等效球镜度为(-0.20±0.36)D、(-0.17±0.41)D、(-0.19±0.59)D,与术前相比显著降低。术后6 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18)。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个月、6 个月等效球镜度对比(± 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个月、6 个月等效球镜度对比(± s)

组别 例数/眼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实验组 50 -7.12±2.34 -0.22±0.45 -0.15±0.52 -0.17±0.67对照组 50 -7.29±1.99 -0.20±0.36 -0.17±0.41 -0.19±0.59 t 值 1.23 0.98 0.87 1.11 P 值 0.09 0.32 0.29 0.18

2.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

实验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为(8.58±2.16)s、(10.18±3.11)s,与术前(11.97±3.53)s 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为(11.54±2.79)s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为(6.23±4.13)s、(7.34±2.98)s,与术前(12.02±2.73)s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为(10.83±3.66)s 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 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个月、3 个月,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 s)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泪膜破裂时间(± s)

注:a 表示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眼 术前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实验组 50 11.97±3.53 8.58±2.16a 10.18±3.11a 11.54±2.79对照组 50 12.02±2.73 6.23±4.13a 7.34±2.98a 10.83±3.66a t 值 1.03 3.98 3.54 1.09 P 值 0.24 0.02 0.03 0.32

2.4 并发症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无纽扣瓣、游离瓣、碎屑等与角膜瓣有关的并发症;2 例患者术后1d 角膜轻度水肿,后正常;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无术后高眼压。

3.讨论

随着生活科技的发展,高度近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对于高度近视的手术矫正,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及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

飞秒也叫毫微微秒,是标衡时间长短的一种计量单位,飞秒激光是人类目前在实验室条件下所能获得最短脉冲的技术手段。其通过脉冲形式运转激光,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能量,在眼科疾病中可以广泛应用。其中,飞秒激光制瓣,主要原理为激光爆破,可对眼角膜组织进行片状切削,与机械角膜板层刀制瓣相比,切削效果更稳定,有助于改善角膜瓣制作效果。FS-LASIK 手术作为临床中治疗高度近视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度数;但是,由于角膜瓣的制作,易引起瓣相关疾病,预后效果不尽理想。同时,由于切口偏大,会切断角膜表层神经,角膜组织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性[4]。SMILE 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激光治疗方法,应用单纯飞秒进行屈光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且能量稳定,可避免瓣相关疾病及偶联效应,保留了角膜结构的完整性、提升稳定性,且术程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5]。

本研究分析FS-LASIK 手术及SMILE 手术的术后效果,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Smile 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精确度高,两种手术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比较两组泪膜破裂时间,我们发现,对照组术后BUT 显著降低,但SMILE 组只是轻微降低,且6 个月后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还是略低于术前水平。虽然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由于制瓣过程中的负压吸引,且切口较大,会切断角膜表层神经,对角膜的恢复有了一定的难度。但是SMILE 无制瓣过程,降低了干眼发生概率,舒适度较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研究结果显示,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低,且无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表明两种术式均安全性良好[6]。

综上可知,采用SMILE 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可以提高患者裸眼视力,降低屈光度,且安全性好,术后不适感低,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飞秒泪膜角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全飞秒与半飞秒的区别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变形的角膜
基于飞秒激光的固体危化品切割机床设计与开发
溴丙烯在800nm和400nm飞秒激光强场下的解离电离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基于飞秒脉冲相关法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测量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