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结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5-06姚启坤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呋塞米利尿剂小剂量

姚启坤

(贵州省安顺市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 贵州 安顺 561000)

现代社会发展较快,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发病人数逐年递增[1]。老年人为疾病的高发人群,其发病者大部分同时伴有器官衰竭,如肝肾、肺部器官等。临床治疗时通常会选择利尿剂,呋塞米是临床常用药,治疗效果确切。但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同时伴有肾功能恶化或肾功能不全,因此会影响利尿剂效果,发生利尿剂抵抗[2]。通常发生利尿剂抵抗后,可采取增加利尿剂种类的方法确保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同时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有利于改善药物作用,但需要重视关注患者预后情况[3]。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利用呋塞米治疗,另一组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样本资料为我院临床确诊的81 例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将患者依据治疗路径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男女患者比例为24:16,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为(61.73±2.82)岁。观察组(n=41)男女患者比例为23:18,年龄48 ~79 岁,平均年龄为(62.12±3.67)岁。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排除急性泵衰竭患者、精神及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本次研究。患者家属知情,了解并认可治疗方案,签署治疗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血管紧张素抑制酶等常规药物。

对照组同时使用呋塞米治疗,呋塞米(批准文号:H31021063;规格:2mL:20 mg/支)20 ~40 mg 和葡萄溶液(250 mL)充分混合后静脉滴注,1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批准文号:H32023366;规格:2 mL:20 mg/支),静脉泵给药,使用剂量为1.0 μg/(kg·min)。

用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体重情况作为判断体液潴留情况依据,每日体重降低0.5 ~1 kg 时判定为体液潴留情况有所改善;或利用护理人员每日记录的出入量计算负平衡,如果数值为500 ~800 mL,表明体液潴留有所改善。如果改善情况不理想,需要根据医嘱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1.3 指标观察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心力衰竭改善>2 级,EF 数值增长数值高于50%)、有效(心力衰竭改善>1 级,20%<EF 数值增长高于<50%)、无效(心力衰竭及EF数值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

测定患者心功能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实验6MWT;生化指标:脑钠肽BNP、血清钾K+。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心悸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0.0 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利用(±s)、百分率(%)表示,分别行t及χ2值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

2.结果

2.1 两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95.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心功能和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6MWT、LVEF、BNP 水平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和生化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心功能和生化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心功能情况 生化指标6MWT/m LVEF/% BNP/(pg·mL-1) K+/(mmol·L-1)观察组 41 320.36±29.87 54.36±7.57 663.74±55.14 3.81±1.25对照组 40 237.94±32.52 48.83±7.39 909.62±58.77 3.67±1.26 t 11.884 3.326 19.423 0.502 P 0.000 0.001 0.000 0.617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88%)低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n)

3.讨论

心力衰竭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90%,是临床一种常见和高发病,老年人为疾病高危人群。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原是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发展,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学领域面临的一大难题。心理衰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障碍、倦怠乏力、食欲较差、持续性咳嗽、偶发性晕厥和休克,疾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临床中通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治疗,例如给予吸氧、镇静、强心,服用利尿剂、皮质激素或是氨茶碱等药物[4]。主要目的为确保血管扩张,提升静脉回流能力,但是药物只能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症状短时内会复发,且预后效果不理想。现阶段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临床对心力衰竭有了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因此治疗方向和之前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大量研究证实,治疗心力衰竭的关节主要是改善体液潴留情况,最大程度改善心功能情况。体液潴留会引发外周水肿和肺淤血,受此影响患者容易发生疲倦乏力及呼吸障碍,严重影响运动耐受度,治疗重点为改善心符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活,临床通常会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表明治疗效果理想。但心力衰竭晚期患者伴有肾功能恶化或肾功能不全,因此会影响利尿剂效果,发生利尿剂抵抗,影响药物治疗效果[5]。

呋塞米是泌尿系统临床常用的高效利尿剂,对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水肿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能够降低心室前负荷及血容量,通过促进电解质和水排泄,从而降低氯离子、钠离子吸收量,从而实现利尿效果,有效降低回心血量。药物对于前列腺素分解酶活性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提升列腺素E2 含量,能够协调肾小管往管外转移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实现扩张血管作用。但是单独用药容易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是哪个,无法确切改善机体体液潴留。因此本次实验将其和小剂量多巴胺联合使用。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类),其浓度变化会对人体情绪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药物作用和用药量密切相关,但使用剂量较小时,可使患者肾和肠系膜血管有效扩张,因而肾小球和肾血流量的滤过率有效提升,促进钠和尿量的总体排泄量。多巴胺也属于钠前体物质,对于治疗多种因素引发的休克症状具有良好作用,例如心脏手术、创伤、肾衰、心梗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素引发的休克。药物对于提升心脏排血量具有确切作用,因此如果心功能不全患者利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常使用本药[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00%、95.1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分别为4.88%、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MWT、LVEF、BNP 水平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K+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在使用利尿剂同时配合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有利于提升肾脏灌注,从而有效提升利尿剂药物作用,有效改善体液潴留状况,同时还可避免利尿剂损伤肾功能。多巴胺还可以兴奋心肌,提升心悸收缩能力,同时不会导致心率过度变化,从而使外周阻力显著降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大幅提升尿量,治疗效果理想,还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结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效果确切,有效降低脑钠肽水平同时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相比单独使用呋塞米总体效果和预后更加理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呋塞米利尿剂小剂量
心衰患者不用利尿剂,预后更好?!JACC子刊研究
利尿并非越多越好
冠心病心衰冠心宁+利尿剂治疗的临床效果
小剂量激素治疗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探究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小剂量辐射比格犬模型的初步研究
VPA-906A型全自动小剂量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