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2021-05-06谢映红王月宾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奥氮难治性休克

谢映红,王月宾(通讯作者)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作为精神疾病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至今未能明确[1]。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活、情感等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负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一种精神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快速起效、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2]。在我国,精神分裂症也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奥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一线常使用的药物[3]。本研究通过纳入80 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奥氮平及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并比较治疗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 年1—12 月在我院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 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6 例,女性患者34 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 例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诊断符合ICD-10);(2)量表得分在60 分以上的患者(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量表);(3)患者为急性期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复发的患者;(4)患者年龄在18 岁以上,60 岁以下;(5)取得知情同意:患者或患者的法定监护人;(6)患者能够配合治疗。

1.2.2 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为:(1)患者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禁忌证;(2)近半年出现药物滥用的患者;(3)无法进行有效言语交流,如听力障碍或智能障碍的患者;(4)外伤或躯体疾病等导致的认知功能损伤的患者;(5)妊娠期及哺乳妇女;(6)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6)其他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奥氮平片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逐渐调整药量,递增为5 mg/次,间隔期至少为1 周。当患者的用药剂量超过15 mg/d 时,给予临床综合评估。

1.3.2 研究组 研究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治疗频率为第1周隔日1次,之后每周2 次,共8 ~12 次。患者在进行MECT 前需要禁食禁饮8 h。进行治疗前,注射适量阿托品与丙泊酚,之后进行麻醉,当患者出现全身肌肉松弛情况后用电休克仪器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研究组在MECT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治疗效果调整每周治疗次数。

1.4 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为:(1)精神症状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4],其中阳性量表共计有7 项,阴性量表共计7 项,精神病理量表16 项,共计30 项。(2)患者认知功能评价: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5](MoCA),包含8 个认知领域(注意、记忆、语言等)。量表总分30 分,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则分数越高。(3)患者社会功能评价: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7]第2 版中文版(WHO-DAS-II)对其社会功能进行评估。量表包括6 个维度(患者理解交流、与他人相处、自我照顾等)总分共200 分,患者社会功能水平越低,患者的得分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WPS 软件,并采取双人录入及查对的方式。运用SPSS 20.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分比较

本研究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分进行比较,包括阳性症状得分、阴性症状得分、精神病理症状得分及总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分(± s,分)

表2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分(± s,分)

项目 例数 阳性症状得分 阴性症状得分 精神病理症状 总分对照组 40 6.2±12.1 12.4±2.8 22.3±2.9 51.5±4.7研究组 40 4.3±1.5 9.2±1.9 18.3±2.6 46.2±4.9 t 6.41 5.92 7.52 4.21 P<0.05 <0.05 <0.05 <0.05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对照组为(23.3±3.2)分,研究组为(22.1±3.1)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对照组为(23.1±4.5)分,研究组为(25.8±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5)。

2.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的得分进行比较,对照组为(85.3±7.9)分,研究组为(84.1±10.6)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的得分进行比较,对照组为(85.6±11.9)分,研究组为(78.3±1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5)。

3.讨论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属于重性精神病。由于患者的思维、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奥氮平,目前已经成为临床的一线用药[4]。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并使五羟色胺受体阻断等作用,继而控制患者的症状。MECT 作为一种精神科患者常用的治疗技术,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及情感障碍等疾病更为适用。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治疗成本。本研究通过纳入研究对象共计80 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研究组应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并比较治疗后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如下:(1)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以及单用奥氮平对控制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急性期的症状均有效果。且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起效更快,患者的不良反应较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国内学者孙宁[5]的研究认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的改善较为有效,而对患者的阴性症状则相对有限。使用奥氮平的患者症状(阳性及精神病理量表中症状)的改善较阴性症状改善的更明显。但是同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于控制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阴性症状具有一定效果。也有国外学者认为,无抽搐电休克可以作为患者药物治疗的增效剂。因此,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与单用奥氮平相比,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症状。(2)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6],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并且会对回归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研究组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奥氮平治疗,提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更为明显。推测是由于MECT 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时,在应用肌松剂以及麻醉剂,产生短时的电流,对患者的大脑进行刺激,从而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改变。降低了异常神经电生理的发生程度,对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进行改善,同时对认知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3)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水平下降,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氮平相比,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奥氮难治性休克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谨防过敏性休克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奥氮平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性价比最高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