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质疏松女性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1-05-06王永杰方小丽刘仕强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骨细胞脂蛋白骨密度

王永杰,方小丽,刘仕强,王 杰,陈 旭,汪 华

(1 南充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2 南充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结构改变,骨质疏松将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会发生脆性骨折,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对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1]。血脂异常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2]。近年来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血脂代谢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同时骨的代谢也受代谢综合征影响[3]。这显示骨质疏松与脂代谢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骨质疏松女性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 年1 月—2017 年12 月本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女性患者200 例,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患者使用双能X 射线骨密度(BMD)检测仪进行检测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以低于峰值骨量的BMD2.5 标准差以上评价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女性患者分为100 例绝经组和100 例未绝经组,另选100 例骨密度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收集各组个人史、婚育月经史、家族史、各系统疾病史及用药情况等,如实填写调查表。排除以下影响骨代谢和脂代谢的疾病:代谢性骨病,恶性肿瘤,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或性腺疾病;排除滥用药物或酒精,患有肝、肾疾病者;排除子宫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排除服用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的药物者。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均禁食8h,于次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低温离心后留取血清待测。采用CEH-COD-PAP 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采用GPOPAP 酶法检测甘油三酯(TG)、采用直接均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选择性抑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仪器为美国BECKMAN COULTERCX9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对比三组研究对象患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资料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对比应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

未绝经组和绝经组患者BMI 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血脂异常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25-羟维生素D3和跟骨BMD 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与绝经组妇女的年龄和血脂异常人数比较,绝经组明显高于未绝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 s)

表1 三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对比(± s)

项目 对照组 未绝经组 绝经组 F[χ2] P年龄 55.63±4.51 54.67±4.39 59.43±5.37 8.457 0.038 BMI/kg/m2 24.32±2.15 26.32±2.29 26.39±2.43 7.651 0.042 TC/mmol/L 3.05±0.72 5.62±1.48 5.57±1.35 18.284 <0.001 TG/mmol/L 1.42±0.36 2.37±0.46 2.29±0.46 16.842 <0.001 LDL/mmol/L 2.57±0.52 3.41±0.59 3.50±0.68 10.328 0.015 HDL/mmol/L 0.94±0.22 1.25±0.32 1.34±0.25 9.374 0.023 25-羟维生素D3/nmol/L 56.78±4.52 28.49±3.21 28.37±3.44 28.694 <0.001跟骨 BMD/g/cm2 0.62±0.09 0.47±0.05 0.49±0.06 11.361 0.005血脂异常/[n(%)] 23(23.00) 68(68.00) 84(84.00) 82.313 <0.001

2.2 骨质疏松患者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对照组中23 例血脂异常者与骨质疏松组血脂异常的152 例患者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患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中血脂异常女性中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骨质疏松患者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例)

3.讨论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与骨质疏松、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相伴发生。近年来研究显示骨质疏松与血脂代谢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4]。有研究表明,绝经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缺乏是影响血脂与骨密度的因素之一,给予患者性激素的临床替代治疗可同时改善患者血脂异常和机体骨密度下降[5-6]。机体脂代谢异常紊乱时常会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由于机体血脂水平与破骨细胞活性呈正相关,因此给予患者高脂饮食能够有效促进前破骨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使破骨细胞的体积增大,活性增强[7]。脂代谢紊乱时,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增多,而向成骨细胞分化减少[8-9]。血脂升高时高,脂蛋白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内以及骨的血管内皮基质中,形成脂质的过氧化,加速了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并且抑制了骨细胞的分化和骨的矿化,极易导致患者骨质疏松[10]。

本结果表明,未绝经组和绝经组患者比对照组女性BMI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血脂异常人数明显升高,25-羟维生素D3和跟骨BMD 指数明显下降;绝经组妇女年龄比未绝经组患者年龄高,绝经组妇女血脂异常人数较未绝经妇女高,说明骨质疏松女性骨密度明显下降,且常伴随发生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组中血脂异常女性中患有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脂异常骨质疏松女性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其患病风险更高。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者与心血管疾病,分析两种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对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骨细胞脂蛋白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骨细胞网络结构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