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与心智·运动式的油画风景艺术探索

2021-04-30伊力夏提吐尔逊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勒泰白桦林油画

伊力夏提•吐尔逊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展开生命的力线,绘画是一种为满足人类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文化救赎,传统和现当代的表现形式都为人类文明基因所赋予。

一个画家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或者说具有什么样的深层心态和风格。一个有最高人生境界的人(天地境界)必然追求审美的人生。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能够有意识地追求审美的人生,那么,他同时也在向最高的层面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人生的艺术化就是追求审美的人生,审美的人生就是诗意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生活世界是人最基本的经验世界,是最本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和万物之间并没有间隔,而是融为一体的。用日本哲学家的话就是,“从根本上割裂主观与客观的自我,永远地摇荡在万丈深渊里,找不到立足之处”。

艺术家创作灵感来源多元、诸多——如报刊杂志、海报、摄影图片、图形、广告片等——被刺激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画家不知不觉的已经被周边的环境感染,受到感染信号。

随着深秋的来临,我下一个写生目的地选在了祖国最西北阿尔泰山脚下的富蕴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距富蕴县城33 千米。其北起喀拉都尔根河,南至卡拉先格尔,西起喀拉格曾,东至喀拉卓勒、塔依特,海拔1072-3234 米,面积2337.90 平方千米,由额尔齐斯景区、三号矿景区、萨依恒布拉克景区、可可苏里景区及卡拉先格尔景区组成。可可托海山环水绕、奇石怪岩、尤其是笔直耸立在额尔齐斯河畔的一座酷似大钟的石山更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拔地而起,犹如一座雄奇的巨钟扣在额河南岸,神钟山因而得名。神钟山通体光滑,寸草不生,孤峰傲立,巍峨神奇,堪称阿勒泰山景之最。神钟山高300 米,坡度89 度,被誉为“中华神州第一钟”,来此观景者无不发出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感叹。

铁热克提风景系列之六----山与河

借着本次写生机会,我来到了我的学生胡安尼什·贺衣先工作的学校,一进到他的画室就让我震撼,满屋都是大大小小的油画作品堆满了画室,从每一个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画功更加深厚,尤其在油画方面造诣颇深。他说:“在乡下的老家里有更多的作品,从高中到现在的作品,我一直都留着,再过几年家里也要放不下了。”可见他平时是多么努力的画画,他认真专注的态度,让我心生敬畏。从学校出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可可托海,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景区写生。在画画过程中,我再次感受态他深厚的画功。他虽然很年轻,画起画来一点也不“年轻”,在画板上一笔一笔,游刃有余,像极了工作多年的“老家伙”。在三天的写生中,我们一起画出了几张作品,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喜欢运动式的生活模式艺术家都比较好运。在我从基层古城喀什——走到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再到首都北京去进修、工作,整个动态过程来看,我是一名有思想的人、有计划的人。一般生活中许多人没有明确思想与方向,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艺术家而言,没有思想,没有方向是可怕的一件事。

对于生长在南疆的一个艺术家来说,游历北疆,特别是接触阿勒泰美丽的风光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学习和创作机会。不了解北疆,不熟悉北疆就不能说了解新疆。心怀这样的想法,我头一次踏上了北疆之路。那是1997 年秋天,我和一位青年的画家同行,他叫穆侃,是一位哈萨克族朋友。一路上,我不停地观赏着似曾熟悉却又陌生的风景,对淳朴善良的,保持着草原人特有风采的阿勒泰同胞心生敬意和向往。我至今记得,在途中,我第一次见到一望无际的白桦林和壮观的额尔齐斯河,激动万分。我仿佛担心这些美景会很快消失,不停地拍照。心中抱怨天黑得那么快,对身边的美景恋恋不舍,当晚便到树林边一个哈萨克老人家住了下来。哈萨克人用木头和石块修建的房子,堆在房顶上的柴草,不远处的羊群,奶牛,绸缎般绿油油的草地与雄伟高大的山峰为一体。这种风景在南疆几乎是看不到的。由于行程只有几天,我没能游览更多的地方。我依依不舍地与白桦林,额尔齐斯河,简朴而好客的哈萨克同胞告别了。心中暗暗告诉自己有机会一定要再来。

2009 年秋天我的愿望再一次得以实现。这次旅行,我们的行程达到了五千公里。我们从喀什噶尔出发,途经阿图什,阿合奇,乌什县,阿克苏市,库车,新和县,库尔勒,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布尔津……最终来到了清河县。一路上,在进一步深入了解新疆多元文化艺术的同时,对兄弟民族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深深感到与坐在家里通过看书和其他方式获取信息相比,实地游览,用艺术家的眼光亲身观察显得更为重要。把自己关在画室作画与实地写生差距巨大;我切身体会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珍贵。在这个观点上我认为,油画艺术需要实验员的态度,虽然它不是理工科,但是人文学科之中的美的本质有关的学科。所以从这个角度评价北疆自然风景,我就是油画艺术实验者,从陌生到熟悉这个“哲学”命题中走出来的实践过程中的生活体验者,对艺术创作生涯中感受的生动表达,运动式的生活场景与本人所表达的城市节奏之间的交响乐的主人。

铁热克提风景系列之五----村庄场景

这次旅行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地方是布尔津县。壮观的额尔齐斯河,沿河两岸延绵数里的森林,整齐划一的县城街道都深深吸引了我。游览喀纳斯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当我最终见到喀纳斯湖的时候,简直目瞪口呆。喀纳斯的美丽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当我回过神来,放眼望去,山峦翠绿,湖水碧蓝,山间的白桦林与山峰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告别了布尔津县和美丽的喀纳斯,按计划再次踏上了1997 年我曾去过的清河县的路。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二个年头,可我当年见过的风景,美丽依旧,令人赞叹。十二年在人生中不算短了,可对自然界来说十二年犹如一瞬间而已。壮阔的额尔齐斯河,一望无际的白桦林,翠绿的山峦……这一切与从前一样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激动。自然的力量再次令我震撼。自然的魅力就在于此,他不会轻易地改变。白桦林依然白净亮丽,而我早已两鬓斑白……到了清河,我仿佛有一种结束了旅程,回到家里的感觉。一路上看到的每一棵树木,河边的每一块石头,山坡上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很眼熟,好像都在欢迎我回来。

2016 年8 月,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30 位师生组成了联合写生团,由乌鲁木齐出发,访伊宁、游库尔德宁、历昭苏、宿克拉玛依、阅布尔津、观阿勒泰,好客的维吾尔老乡,敦厚的哈萨克牧民,驻守边防的战士,扎根异乡的兵团人,矫健如龙的骏马,如同锦缎的草原,起伏绵延的山坡,高耸入云的树木,丰富多姿的风情,厚实耐饥的馕饼,外焦里香的烤肉串,稠浓粘嘴的酸奶,清冽甘甜的哈密瓜,甜蜜多汁的西瓜、都成为一行人抹之不去的记忆。

此次中国美术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联合写生与考察活动,首先源自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应。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号召下,国美师生一次次到访克孜尔石窟,考察临摹壁画,感受古老绘画的深厚底蕴,领略龟兹艺术的绚丽多姿。同时用自己的画笔,或再现古老的壁画失去的神采,或追索壁画之后的匠心。国美人用艺术丈量着“一带一路”承载的历史风华,也试图用艺术再次勾连起从古至今的文明脉络。这次两校师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埋下了进一步交流的种子。

2016 年9 月中旬到10 月初,我和我的本科班学生,还有我的三名硕士研究生到阿勒泰白哈巴县,铁热克提乡去写生。铁热提克是哈萨克语,语意为杨树,因该地生长的杨树而得名。这里位于哈巴县城以北77 公里处。他们很热情,对待我们像家人一样。热情欢迎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铁热克提乡的降温比其他地方来的早一些,而且早晚温差很大。我风里雨里甚至下雪都带头写生。我有一种为了美好的景色而忘我的精神。雨水打湿了我的外套,但我的内心被这里的景色所震撼,面对这么美的风景,我热血涌动,挥洒流畅的笔触,描绘心中美丽的景色。通过这次写生机会我收获很多。强烈的阳光,广阔的杨树林,我总感觉画得很有诗意,因为,景物就是有诗意的。

铁热克提乡有“绘画之乡”的美誉,也的确名副其实。我们在这里住了整整15 天。期间我创作了多幅油画。这些作品不只是油画,也是我生命意义的见证,是我心潮澎拜的记录,是一段自我认识和了解兄弟民族的经历。这次写生带给我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它进一步锤炼和开阔了我的艺术视野,给我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创作灵感。

白桦林(画布油彩)

我记得“陈丹青说过:趁着年轻时的热情和敏感,还有部分的无知,是绘画的最佳状态。”这段话,按照我的理解来讲,提出的观点就是画家的创作状态,以及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态度。我认为,我正处于最佳探索与研究黄金时期,因为,前不久我在首都展出了我在南北疆风景题材的最新油画作品。

从某种层面来讲,其实艺术家一副绘画作品,完全能阐述一位艺术家审美观点,从文艺作品时代感的角度来讲,有时代感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这种观点时代对文艺提出的新要求。从表达语言来讲,艺术考察就是画家的进步,我通过北疆写生创作感觉到阿勒泰、喀纳斯、波尔津的古典式的魅力所在。

我觉得每个画家不同的视角很重要。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解故事,来述说社会中的我和我眼中的社会。其中具体的述说方法很丰富,我的述说方法会涉及到美学的一些问题。确实,在其通灵特性之外,文学和绘画在共同的意图中相聚,以表现凡人、圣人和神灵的伟业。我希望艺术道路上越来越成熟的我,今后的创作中拥抱着这种疯狂式的态度,继续下去,继续向前冲。我只能再次期待再次登上美丽阿勒泰写生……。

猜你喜欢

阿勒泰白桦林油画
一张油画
那一片白桦林
油画《塬下》
油画
大地掠美,穿越白桦林
印象·阿勒泰
阳光洒满白桦林
《岁月长又长》(油画)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阿勒泰水电站“以阀代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