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新时代教师政治角色和职责使命

2021-04-28郗厚军

中国德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责

摘 要 新时代教师角色研究要突出教师的政治角色和职责使命。实现民族复兴、建设教育强国以及培养时代新人,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这一教师政治角色和职责,我们要着眼于教师与党的关系以界定新时代教师的政治角色,立足于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来审视新时代教师的职责使命,落脚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关键词 教师政治角色;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职责

作者简介 郗厚军,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

政治角色在教师角色研究中是一个常被忽视的教师角色。从学术研究上看,不管是宏观视域下的与道同尊的“圣者化”教师定位、担当角色的“社会化”教师期待或是符合标准的“专业化”教师诉求,还是微观视角下的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以及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学界多是着眼于教师与知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来界定教师角色,并未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政治角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角色和职责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这一论述包含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的角色定位,为新时代教师政治角色和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教师政治角色的定位

教师角色是教师为实现与教师地位和身份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同国家、社会和人民期望相统一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的总和。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改革发展要牢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以下简称“四个服务”),其中“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就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实际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教师与党的关系来界定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当然,我们对这一关系的认知绝不能从政党与教师的一般关系加以抽象的理解,而要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教师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立场上来把握。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教师团结在党和人民政府周围,将培养造就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教师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教师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打造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其中“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这里,人民教师的“红”主要指政治可靠,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关于教师队伍政治建设的思想,十分强调教师的世界观为谁服务的问题,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这些要求本身就是无产阶级政治的要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江泽民着眼于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角色期待,明确提出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胡锦涛立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针对思想理论领域里的一些错误观点,指出广大教师要严格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对学术问题,要坚持“双百”方针,平等讨论,相互切磋。涉及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政治建设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广大教师要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实现了从党的教师队伍建设到党的教师政治角色建设的飞跃,为新时代教师明晰政治角色和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我们的教师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教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广大教师应尽的义务。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发表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提出广大教师要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往我们所熟知的“人民教师”这一称谓上又赋予教师职业以更加鲜明的政治性质,即教师不仅是“人民教师”,还是“党的教师”。事实上,“党和人民的教师”确是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称谓,其中的“党和人民”可谓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党和人民的教师。这里的党和人民是对象性质,指代为党和人民服务的教师,即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二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教师。这里的党和人民是属性概念,特指属于党和人民阵营的教师。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含义,新时代教师被称为“党和人民的教师”,都意味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里教师地位的重大改变,把教師提高到了党的极端重要工作的战略高度。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教师角色要将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考量。

二、新时代教师政治角色的担当

教师职责使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变”与“不变”中兼收并蓄。从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的教师角色来看,教师的政治职责使命伴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不变的却是教师要始终坚守办学育人的价值立场。

一方面,新时代教师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做“四个服务”的忠实实践者。教育是政治的一个独特表现形式,既事关当下政治生态,更塑造未来政治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立足党和教师的关系问题,批判了资产阶级关于教育可以脱离政治的伪善说辞,为我们从政治上看教育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借以进行教育的那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吗?不也是由社会通过学校等等进行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干涉决定的吗?应当看到,古今中外,每个国家的学校也都是按照执政党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我们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办好我们的学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教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和生力军,只有他们在办学方向上站稳立场、举旗定向,才能保证我国教育沿着“四个服务”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发展。因此,做新时代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广大教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办学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以保证学校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另一方面,新时代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造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发表了系列讲话,在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基础上,特别提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明确指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破坏者和掘墓人。在一定意义上讲,“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目的和立场,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价值预设和教育前提,如果我们对“为谁培养人”没有自觉的政治意识或是不够警觉敏锐甚至是有所价值遮蔽,那么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就可能会出现根本性错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立足于“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教师的教育使命和政治责任,即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人,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可见,广大教师在教育“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上要旗帜鲜明、棱角分明。具体至当下,实现百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心心向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时代新人是担当民族复兴的主体,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就难以实现,而育新人就迫切要求教师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时代新人,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追求,有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诉求,有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有着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政治品格,有着知识本领的现实召唤,有着世界眼光的国际情怀。做新时代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广大教师要立足于为党育人、为国造才,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着眼点,争做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在直面问题中担当、在解决问题中尽责、在推动发展中干事,自觉将责任认知转化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自觉担当行动,积极投身于推动实现民族复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洪流之中。

三、做新时代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近年来,个别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被新闻媒体频繁曝光,严重损害了教师声誉,抹黑了教师形象。在这些被揭露出的师德师风失范行为中,出现了个别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等不良现象,应予以高度警惕并有效遏制。当然,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并非毫无有力的抓手,而是要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予以充分展现。

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从政治上看待教师职责,一切言论都要符合“四个有利于”标准。应当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以自己或者朋友在国外留学、访问、游玩的经历来讲授和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还有一些教师在讲台上口无遮拦地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妄加议论,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说怪话、在网上撰写小文发牢骚。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教师身上,但影响恶劣。当然,我们强调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是说要封闭教师对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与工作提出自己意见和批评的道路,恰恰相反,我们鼓励和支持教师对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举措进行分析、评估及提出宝贵建议,对这些意见和批评不是不要反映和听取,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和传递的问题,要通过一定正规渠道向上及时反映和积极汇报,“发乎情,止乎礼”。但若在课堂上对学生讲授就要慎重考虑了,因为如果教师提出的意见和批评是不正确、不科学的,说者无意,听者却有心,学生心里就会认为老师讲的应该是较为正确的观点,容易诱导,甚至是歪曲学生的价值观,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广大教师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既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又要遵守纪律规矩。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头脑清醒、眼睛明亮、立场坚定,要对照“四个有利于”标准来检验自己、审视自己、提高自己,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教书和为谁育人”的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要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着力研究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学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职责重任,应该有研究已知、探索未知、开创新知的自由氛围和学术传承、学术争鸣、学术创新的自由空气。学术规范是教师共同体内形成的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主要包括研究规范、评审规范、批评规范、管理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规范等,是依循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立足于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我们所探讨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主要是针对教师在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关系认知的价值规范意义上来讲的。毋庸讳言,学术探索无禁区,教师科研有纪律。“无禁区”不代表无法纪、无纪律、无规范,“有纪律”不代表无自由、无探究、无争论。我们鼓励教师对学术研究,特别是重大理论前沿问题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勇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创新观点、新知理论。我们提倡只要是学术问题都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大胆探索,但研究成果怎么使用要遵循学术规范,在教学课堂上怎么讲也要遵守纪律规矩。我们强调要实现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效契合、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有机统一,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就不顾场合口无遮拦地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言行,违反党和国家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又批判举着“立场坚定”旗帜就毫无民主可言的反对教师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批评,沽名钓誉而标新立异要不得,政治棒杀而死气沉沉也要不得。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职责
打孔
国务院部门“掌门人”
论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法律机制
香港与内地反贪腐机构的对比研究
话剧导演的艺术职责
浅谈我国体育经纪人的职责,作用及发展前景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不相容职责分离
浅析司法警察在办案工作区使用管理中的职责
论数字化图书馆中学科馆员的职责
新生军训工作中辅导员职责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