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蠊缨滴虫病1例

2021-04-27罗英豪胡建林张杰晏燕朱蕾叶佼王佳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洗液甲硝唑肺泡

罗英豪 胡建林 张杰 晏燕 朱蕾 叶佼 王佳林

作者单位:550018 贵州 贵阳,贵黔国际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咳嗽、咳痰1月,痰中带血1周。入院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痒、干咳,逐渐加重,咳白痰,服中药及诊所输液治疗无好转,并出现痰中带血、胸闷。我院就诊胸部CT提示(图1)右下肺片团影,大小约5.8cm×3.8cm。入院考虑“炎症、肿瘤、结核”等,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正常,肺部肿瘤标志物、G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痰抗酸杆菌涂片、真菌涂片未见异常,痰培养未见病原体生长。予以莫西沙星静滴(0.4g qd)抗感染1周后复查胸部CT(图2),片团影较前无缩小。纤支镜检查发现右下前基底段支气管黏膜充血,于此处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革兰氏染色(图3)及湿片镜下(图4)见虫体及鞭毛组织,遂调整为甲硝唑静滴(0.5g q8h)治疗,3周后再次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镜下活虫较前减少,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缩小,大小约4.2cm×2.0cm,根据文献报道,吡喹酮治疗有效,遂调整方案为口服吡喹酮(1.6g tid)联合静滴奥硝唑 (0.5g bid)治疗,并每周1次纤支镜下病变支气管段肺泡内注入奥硝唑0.1g,1月后复查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镜下活虫明显减少,较多不活动虫体。出院后继续口服甲硝唑(0.6g tid),疗程1月,停药3月后复查胸部CT(图5)提示肿块影约0.5cm×3.0cm,患者无临床症状。

讨 论

蠊缨滴虫是一种寄生于白蚁、蟑螂肠道的单细胞原虫,类似滴虫,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1],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力缺陷时,能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多种组织或器官感染。蠊缨滴虫是一种新发现的罕见的机会性致病微生物,人类对该寄生虫所导致的肺损害尚未完全认识,对肺蠊缨滴虫病的

图1 入院时胸部CT平扫 图2 莫西沙星抗感染1周复查 图3 革兰氏染色(100×10)(黑箭) 图4 湿片镜下(40×10)(黑箭) 图5 吡喹酮联合奥硝唑1月,再单用甲硝唑1月,停药三月后复查

治疗缺乏特效手段,早期准确诊断是治疗肺蠊缨滴虫病的关键[2-6]。肺蠊缨滴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类似于支气管炎、肺炎等,可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及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指标提供证据[7],影像学检查病灶亦无特异性,呈现多种表现,如片团影、斑片状、絮状等[8],目前唯一诊断方法为纤支镜灌洗液或痰液寻找蠊缨滴虫。

通过此病例,对肺蠊缨滴虫病的认识:(1)本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细菌性感染有相似之处,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及气促等,影像学表现为片团影、斑片状、絮状等,但炎症指标无类似细菌感染表现。(2)文献报道甲硝唑、奥硝唑对蠊缨滴虫病治疗效果良好[9],但也有报道甲硝唑治疗无效[3],甲硝唑治疗效果尚无定论,需更多病例研究论证。本例病例总疗程6月,经过奥硝唑、替硝唑治疗及每周支气管肺泡内注入奥硝唑治疗后,活虫量明显减少及虫体活性明显降低,但未能完全清除,甲硝唑是否只是抑制虫体而非杀灭作用,亦值得探讨,该病可能会随着患者免疫力下降而再次加重。(3)本例治疗过程中,我们尝试联合吡喹酮治疗,但前两周复查胸部CT病灶无明显变化,提示吡喹酮治疗效果差。可能是该药主要通过影响寄生虫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及作用于虫体肌肉引起肌肉裂解而起到杀虫作用,但蠊缨滴虫并无肌肉组织。文献报道,可用吡喹酮治疗[9],吡喹酮是否对蠊缨滴虫有效需要更多病例验证。(4)诊断需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寻找到滴虫,但识别该虫及认识其相对特征性鞭毛[10]对检验科医师要求较高,需临床与检验紧密联系。(5)目前国内外对肺蠊缨滴虫病报道案例少,对该病认识不深,治疗手段局限,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研究、治疗尝试及更多的案例报道可能有助于该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洗液甲硝唑肺泡
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小儿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浅谈几种服装的洗液沾色现象
刺激肺部细胞
好的私处洗液需满足四个条件
爱清洁,更要防洗液伤健康
妇科洗液,能不用就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