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胸壁肿瘤为首发表现的Ⅰ型神经型纤维瘤病1例报告

2021-04-27简竹阮航韩丽王迎难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多发性胸膜结节

简竹 阮航 韩丽 王迎难

作者单位:443000 湖北 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Ⅰ型神经型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症状以多发的皮肤咖啡癍和神经纤维瘤为主要临床表现,极少累及胸壁内侧。本文通过对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以胸壁肿瘤为首发表现的Ⅰ型神经型纤维瘤病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了胸壁肿瘤的正确诊断思路,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Ⅰ型神经型纤维瘤病,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因“发现肺部阴影1天”于2020年5月7日收入我院。入院1天前于我院门诊体检,胸部CT提示:两肺纹理清晰,气管走形通畅,双侧胸壁可见2处软组织影,右侧病变大小约62mm×43mm,CT值约29 HU;左侧病变大小约30mm×37mm,CT值约26 HU。病灶紧贴胸膜,呈膨胀性生长,压迫推挤周围肺叶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无明显浸润征象。双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胸壁可见多发结节病灶(图1,2)。患者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可,近期体重无下降。为进一步明确肺部阴影性质,遂收入我院。

图1 患者肺部CT检查结果,肺窗层面可见右侧胸壁1处软组织影

患者有神经纤维瘤家族史,其母亲及外婆均患有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图3)。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传染病、外伤等病史。入院后查体:颜面部、胸背部、双侧上肢等多处皮肤可见多发皮下结节,结节质韧,大小不等(0.5~2cm),活动度差,不易推动,突出于皮面,表面可见色素沉着,大小不等,按之无触痛、压痛 (图4)。肺部听诊呼吸音弱,无啰音。心腹查体无异常。进一步完善胸部增强CT提示:增强后可见两侧占位性病变不均匀强化,右侧病灶约为45HU,左侧病灶约为35HU(图5,6)。头部MRI:1)两侧额顶叶散在缺血灶;2)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可能;3)两侧上颌窦慢性炎症;4)附见头皮及颈部皮下多发结节。腰椎1-骶1CT:腰4~5椎间盘右侧突出。余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癌胚抗原、CYFR211、NSE、SCCA等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

图3 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患者母亲及外婆均患该病,女儿未患病

初步分析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存在神经纤维瘤家族史,查体全身多发皮下结节,考虑患者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可能性大,但神经源性肿瘤多累及纵隔,因此患者肺部阴影仍不能排除肺部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等的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肺部结节性质,于2020年5月13日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予以CT平扫确定右胸背部穿刺部位,取穿刺鞘针沿穿刺点以CT引导角度进针约2cm到达肿块位置,予以穿刺活检枪穿取灰红色肺组织1条。送检病理回报:组织病理可见界限不清的长梭形细胞增生,胞浆呈嗜酸性,混合少量短梭形细胞及神经纤维,未见肺组织结构(图7),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患者神经纤维瘤病变广泛,且无压迫症状,故未处理出院,建议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头颈部及胸部结节无明显增大。

讨 论

一、疾病概述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Von Recklinghause)的发病率为1/3000~1/2600,包括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和神经鞘瘤病[1]。

图4 肺部CT下可见皮肤多发皮下结节 图5 患者肺部增强CT检查结果,右侧占位性病变不均匀强化 图6 患者肺部增强CT检查结果,左侧占位性病变不均匀强化 图7 患者右侧胸壁肿瘤活组织病理(10×),HE染色,可见界限不清的长梭形细胞增生,胞浆呈嗜酸性,混合少量短梭形细胞及神经纤维

NF-1是这三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2]。神经源性肿瘤大多累及纵隔,累及胸壁少见。国内薛洁皓[3]于1998年首先发现并报道了一例NF-1伴有胸壁受累的案例。

二、疾病病因

NF-1主要由位于17q11.2染色体上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类型有:(1)错义突变引起氨基酸被代替[4];(2)无义突变引起蛋白截断[5];(3)NF-2基因缺失[6];(4)碱基缺失造成移码突变[7]等。肿瘤抑制基因编码的神经纤维蛋白酶能将有活性的Ras-GTP水解为无活性的Ras-GDP,负性调节RAS细胞增殖通路,达到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当NF-1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引起神经纤维蛋白缺乏,导致RAS通路异常活化,激活SCF/KIT通路和MAPK通路(即Ras/Raf/MEK/ERK通路),促进肿瘤的增殖[8-9]。因此,罹患NF-1的患者容易合并各种肿瘤。

三、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皮肤牛奶咖啡斑为其典型皮肤表现,其大小不等,平坦、形状不规则,另外,全身及腋窝雀斑,也是其皮肤特征表现之一;(2)神经症状:由于肿瘤对中枢神经的压迫,可出现记忆力减 退、智力障碍、癫痫等症状,另外,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骨骼畸形也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3)眼部症状:上眼睑可见凸起结节,眼眶部可触及肿块。虹膜可见橙黄色粟粒样的错构瘤也是其特征表现。NF-1中30%~40%患有视神经胶质瘤,可出现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表现;(4)骨骼畸形:包括先天性骨发育异常、肿瘤压迫与侵蚀等引起的骨骼改变,常见的骨改变包括脊柱侧凸、椎体畸形及椎孔扩大等。

四、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多发性神经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该病的临床特征。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的Ⅰ型神经纤维瘤诊断标准[10]:(1)≥6个牛奶咖啡斑;(2)腋窝和腹股沟区雀斑;(3)≥2个神经纤维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4)直系亲属患有NFI;(5)视神经胶质瘤;(6)骨损害;(7)≥2个虹膜错构瘤。

NF-1出现胸壁受累极为罕见,多起源于肋间神经,也可源自胸壁其他神经。需要注意的鉴别诊断有:恶性神经鞘瘤、胸膜间皮瘤、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等,包括:(1)病变为单发还是多发,NF1常出现多部位,多病灶,而恶性纤维鞘瘤在胸部多为单发,包膜不完整。(2)是否出现胸膜受累,NF1常为外生膨胀性生长,无周围组织浸润,而胸膜间皮瘤具有侵袭性,发展快,常伴大量胸腔积液和肋骨破坏。(3)瘤体是否带蒂,大部分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瘤体可带蒂,并随呼吸运动或体位变化而活动[11]。使用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FDG-PET/CT)进行病变特征分析可以用于区分神经纤维瘤、MPNST。[12]1型神经纤维瘤存在恶变可能,有数据表明大约8%~13%的NF-1可发生恶性神经鞘瘤[13]。在本病例中,患者因双侧均有神经纤维瘤,手术切除风险高,且患者目前无胸闷、气喘等压迫症状,因此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

目前靶向治疗成为热点。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试验联盟(NFCTC)针对患有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恶性疾病的个体进行了128项治疗试验[14]。Ras信号通路抑制剂的临床效果不理想,索拉非尼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并不能有效延缓NF-1相关丛状神经纤维瘤的进展[15],但MEK抑制剂在NF-1小鼠模型中使肿瘤明显缩小[16],奠定了下一步临床试验的基础。另外,随着对NF-1基因突变类型及表型的不断探究,基因治疗NF-1也具有很大的前景。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多发性胸膜结节
结节是怎么长出来的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床旁超声判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拔管时机的参考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结核性胸膜炎治愈后为何隐痛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