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4-27舒冬冬王晓静徐晓梅宋乃宝李莉黄婷婷周俊平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稳定期病情常规

舒冬冬 王晓静 徐晓梅 宋乃宝 李莉 黄婷婷 周俊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病死率高,其临床特征为持续性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3]。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稳定期的COPD患者开展呼吸康复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对于病情控制稳定,进入稳定期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针对性的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改善肺功能,促进疾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4]。本研究对肺呼吸康复治疗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且经临床诊断为COPD稳定期患者[5]。排除伴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无法完成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常规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5~75岁,年龄平均年龄64.65±4.62岁,病程4~10年,平均病程7.88±0.72年;肺呼吸康复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12±4.37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7.75±0.73年。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以及传统腹式呼吸训练等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内容包括戒烟,居住环境保持通风,避免接触粉尘、烟雾和化学物质,以及合理膳食、保证饮食营养等。药物治疗主要为常规使用祛痰、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以及氧疗。腹式呼吸:患者全身放松,处仰卧位,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腹部,指导患者呼气与吸气时间比控制为2 ∶1左右,每次训练10 min,每天3次,后续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及熟练程度可适当增加训练频次及时间。肺呼吸康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吉跃B型呼吸训练器,宁波傲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吸气和呼气训练,吸气与呼气训练每次分别训练15 min。患者在院期间,腹式呼吸训练及呼吸训练器训练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出院前经医务人员培训掌握训练方法,自行居家训练,医务人员每周电话随访患者训练情况并予以指导,随访4周。患者居家每日训练30 min,每周训练5 d,训练日程根据自身状况及医务人员随访指导决定。随访4周后,患者返院进行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测定。

三、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4周随访完成后进行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及FEV1/FVC。患者运动能力采用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进行评价,在一段封闭的30 m走廊测定患者6 min步行距离[6]。患者生活质量使用COPD评估测试量表(COPDassessmenttest, CAT),该量表分值0-40分,分值越高表示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越大[7]。此外,使用BODE指数评分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判断,从体质指数(BMI)、气流受限程度、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分,评分越高则病情越重,气流受限程度、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能力分别采用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 Pred)、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 MMRC)及6 min步行试验进行测定[4,8]。

四、统计分析

结 果

一、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4周治疗训练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VC为2.43±0.61 L,FEV1为1.39±0.34 L,FEV1/FVC为57.18%±5.83%;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VC为2.01±0.57 L,FEV1为1.05±0.27 L,FEV1/FVC为52.23%±5.14%;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及CAT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6 min步行试验及CAT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及训练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及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382.52±39.06 m,CAT评分为12.12±5.07分;常规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340.72±35.41 m,CAT评分为14.91±5.30分;肺呼吸康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两组患者BODE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ODE评分分别为4.71±1.08和4.65±1.04,无显著差异(P=0.081)。治疗后,肺呼吸康复治疗组BODE评分为3.21±0.57,优于常规治疗组(3.62±0.79),且观察组治疗后BODE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能力与生活质量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BODE评分的比较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讨 论

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经规范治疗后,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可有所改善。但因其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COPD可逐渐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减低等症状日益加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9]。进入稳定期的患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肺呼吸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对于改善症状、增强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减少住院和死亡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10]。

GOLD指南及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均推荐呼吸训练等康复治疗作为COPD稳定期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2,5],肺呼吸康复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研究的证实[11],不同病情等级的患者均可从肺呼吸康复治疗中受益。既往研究中,多以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等训练方法作为干预措施,以未接受呼吸训练的患者为对照,接受呼吸训练的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肺功能改善,促进生活质量提高[12-13]。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均接受腹式呼吸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球式呼吸训练器的应用。结果提示,呼吸训练器的联合应用,相对于单纯腹式呼吸训练,可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运动耐力,缓解患者不适,与陈妙芳等研究一致[14]。COPD患者日常呼吸多为浅而快,呼吸训练器可调节患者的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训练患者进行缓慢均匀的深呼吸。通过训练,患者呼吸频率可逐渐降低,吸气流速逐渐提高,形成适宜的呼吸模式,呼吸肌疲劳状态得到改善,呼吸肌耐力及肌力得到增强,肺功能各项指标也得到有效恢复和提高。

呼吸训练器小巧便携,操作简便,经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后,老年人也可轻易上手,门诊、住院及居家期间,患者都可自行操作。在大型肺康复设备不足的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康复的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但COPD患者由于长期受病情困扰,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常不能遵从医嘱按时按量进行药物及康复治疗[15]。因此,在肺呼吸康复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病情好转的信心,并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适时开展随访干预和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坚持呼吸训练及其他康复治疗措施,逐步改善病情。本研究以CAT评分、6min步行试验以及BODE评分等指标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及病情进展,量化了患者病情对健康的影响程度,可以有效反映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及病情的改善情况。在肺呼吸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可定期开展相关评测,根据评估结果实时掌握患者状态,以促进肺呼吸康复治疗更好地发挥作用[16]。

综上,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治疗应用于肺呼吸康复治疗,对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满意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稳定期病情常规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常规之外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听诊器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