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废为宝,用艺术的方式保卫地球

2021-04-25郑佩菡

中学生天地(A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托特防护网建筑工地

郑佩菡

说到建筑废料,你会想到什么?肮脏、无用?你关注过城市里的建筑工地吗?如果我告诉你,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建筑废料变废为宝,使之成为艺术品,你相信吗?

说实话,在成为“UNLESS”项目的志愿者之前,我从没有在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旁停下过脚步。然而,志愿者项目结束后,有几百人用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原材料为废弃的建筑工地防护网的托特包(Tote bag,一种大型手提袋或购物袋),包括我自己。

需要缝纫的志愿者项目

2017年秋天,我成了波士顿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名硕士生。课余时间,隔三差五我就会在网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志愿者项目。有一天,我发现了一条招募艺术项目缝纫助手的信息。我好奇地点开了网页,第一次知道了公共艺术项目“UNLESS”。

这个项目要从公共艺术作品UNLESS说起。UNLESS由艺术家斯蒂芬妮·卡顿(Stephanie Cardon)创作、非营利艺术组织Now + There制作,2018年9月被安装在波士顿著名购物中心Prudential Center的玻璃外墙上。它由3400平方英尺(约316平方米)的废弃建筑工地防护网构成,其中30%的原材料来自波士顿的建筑工地。

看到这段介绍时,我一下子对上了号。我之前路过Prudential Center时就发现它变了样:原本透明的玻璃墙变成了鲜艳的橙色,黑色的圆环层层铺开,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圆点。仔细看,那些黑色圆环是刺绣而成的文字,鼓励人们迅速、团结地采取行动,保护共同的家园。

招募信息提到,12月17—19日,艺术家将在Prudential Center对公众开放工作坊,让大家用和UNLESS作品一样的建筑工地防护网制作托特包,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而招募的志愿者将向公众讲解作品内容,分享创作理念,并帮助参与者一起完成托特包的制作。我可太想参与这个形式有趣、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活动了!看到招募条件里写着“会使用缝纫机”,只用过两次缝纫机的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几天后,我收到了录取的回信。当天的活动从下午4点开始,至晚上8点结束,志愿者需要从3点半开始做准备工作。负责人还发给了我们托特包的制作方法,贴心地附上了文字和示意图。仔细阅读,拿了块布比划比划,将制作方法熟记于心后,我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是我这个只用过两次缝纫机的人也能完成的!”

制作初体验

工作当天,我早早来到Prudential Center。了解了作品背景后,再看这个“大家伙”,我觉得它更打动人心了。从商场内部,我能清楚地看到原材料建筑工地防护网的质地。这样巨大的作品居然是手工缝制完成的,据说有30人参与其中,包括因2017年席卷波多黎各的飓风而流离失所的学生们——这个项目为他们提供了一份工作。想到艺术家和制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身为志愿者,一种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活动地点在二楼的一块空地。当时临近节日,各个商店都摆出了节日主题的衣物百货,铃铛、彩灯增添了节日气氛。我还看到一台三角钢琴,想必是为了什么活动准备的。空地上简单摆放着几张桌子、两个缝纫机,旁边还放着三大袋材料,一袋是橙色的、被切割成长方形的建筑工地防护网,一袋是蓝色的、形状各异的建筑工地防护网,还有一袋细长条的橙色网,用于制作包带。

负责人Kyle是作品制作者之一。除了我,还有一位学服装设计的学生志愿者Emily。打过招呼后,Kyle教我俩制作包袋。包的做法并不复杂:对折裁剪好橙色长方形后,在离边界1厘米处将两端缝合,成为一个只有单个开口的袋子,然后将其内外翻转,这样有缝线的部分就隐藏在了包的内侧;接着将长带子对折成为结实的两层带,竖向缝合后,再分别缝在包袋的外侧——一个有着一根斜包带的橙色托特包就完成啦!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蓝色的网剪裁成你想要的图案,然后手工缝到包上,这样就可以制作成一只只独一无二的环保托特包。

掌握诀窍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前两个小时,由我先向路人介绍我们的项目,吸引人们参与制作;Emily则坐在缝纫机边,准备大展身手。

制作属于你自己的托特包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看着来往的行人,不知该如何开口。这个日子,来购物中心的人们大都为了采购节日的礼品或者行头,有着明确的目标店铺。有个女生看了一眼我们的海报,我急忙开口:“Do you wanna make a tote bag?”但她笑着摇摇头便走开了。

几次碰壁之后,我开始琢磨:是不是我的问题不够吸引人呢?只问想不想做托特包,大家并不知道这个活动是什么。于是,我改变策略:“Protect the earth, make your own tote bag!”我一说完,一对情侣向我走来,饶有兴趣地阅读海报。听说这个巨型作品是用废弃的建筑材料手工缝纫的,两人都惊讶不已。我乘胜追击,他们都十分动心,但还有些犹豫。男生问:“收费吗?”是啊,在海报上没有明确标明,大家也不了解这是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情况下,人们很可能认为要收费。“不用,这是免费的活动!”“好,我们参加!”

我向两人介绍步骤:“橙色盒子里是裁剪好的长方形包身材料,你们从中挑一个,拿去缝纫机那边,工作人员会帮你们缝好包的雏形;蓝色盒子里的布料,你们可以随意挑选和剪裁,然后将它们缝在包身上。等你们完成了包身的设计,再拿给缝纫机旁的工作人员加包带。有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他们点了点头:“谢谢你!”

“耶,万事开头难,接下来一定会越来越顺利的!”我正想着,突然看到一位身穿紅色连衣裙的优雅女士和负责人打了招呼,缓缓走到钢琴边,开始演奏。啊,是节奏轻快、让人放松的爵士音乐!经过的顾客忍不住看向我们。“这个助攻来得真是时候,没想到那台钢琴居然是为我们准备的!”充满干劲的我回到海报边继续招徕顾客。

根据刚才的经验,我在海报上贴了“Free”字样,又修改了一下宣传语:“Protect the earth, make your own tote bag! And its free!!!”有钢琴曲的“加持”,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较早动手制作的参与者陆续完成了包身部分的制作,开始等待Emily加包带。眼看等待缝包带的人排起了队伍,我便坐到另一台缝纫机上分担工作,加快进程。

考虑到托特包可能会被用于超市采购,必须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因此将包带缝合上去时,我们会选择来回多次,避免出现包身“离家出走”的情况。为了不让大家等太久,内心着急的我加快了推布料的速度,脚下的踏板也踩得更急了,结果线缠住了,成了“一团乱麻”。负责人赶忙过来,帮我拆掉重新开始。等候的人们也安慰我不要着急。“我们还想多听会儿钢琴曲呢!”一位大叔喊道。我忍俊不禁,心里暖暖的。静下心来再做,效率反而高了。

完成了几个包带缝制后,我灵光一闪:“为什么不放一个成品在入口处,这不是最好的宣传吗?”我简单缝制了一个没有加蓝色装饰的素包,挂在海报架上。果然,路人们听到钢琴声走过来,又被挂着的托特包吸引,再看到众人围着桌子热闹非凡的制作场景,主动来询问我们是什么活动,座位一度供不应求。

活动期间,我看到了大家的奇思妙想:有剪裁出朋友名字的缩写的,有利用材料的硬度缝上立体蝴蝶的,有完美还原UNLESS作品的……时间过得飞快,缝好最后两位参与者的包带,已经超过了原定8点结束的时间。离开前,我为自己缝了一个包,并衷心地告诉负责人,这是我参与过的最有趣、最有意义的项目之一。

经常有人问我“艺术有什么用”。这次志愿者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艺术可以承载人们的思考,不仅是个人的想法,也可以是对社会议题的反思。现在,我还常常背着自己做的托特包去买东西。它轻便又结实,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意义。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提醒自己,要注意生活中的点滴,从拒绝一次性用品开始,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猜你喜欢

托特防护网建筑工地
发挥自身优势 共筑安全防护网
建筑工地更需“硬核防疫”
建筑工地坠楼案
花影动春
他的衣橱
托特包风潮
告别臃肿托特包
SNS主动柔性防护网在高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繁忙的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