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2021-04-25张静仪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操作流程意义能力

张静仪

【摘要】单元整合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按七步走。本文将以单元整合的意义及单元整合教学的具体操作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单元整合教学;意义;能力;操作流程;语文综合素养

单元整合,这个词在小学语文学科里并不陌生。最初听说这个词,是在2007年,参加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行的教学活动中得知的。笔者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单元整合教学,意思是把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整合在一起上,学生通过这样的整合教学,把原本需要一周多两周时间才能讲完的内容,缩短至一周,甚至不到一周时间就能讲完。这样的单元整合教学,用在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有何意义?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下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意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导致学生在家自习了半个学期。这种自习,虽说有教师在网上授课,但是具体学生在家学了没有,学了多少,这个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了前三年的学习基础,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不再是一张白纸,给他们一篇课文,他们大部分都能自己阅读。所以,在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教师布置的网课作业来完成。在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再加上5月份才复学,只剩下半个学期的时间,要从头开始学课文,时间非常紧迫。所以,笔者决定在剩下的这半个学期里,用单元教学法来上课。经过半个学期的实践,效果令人惊喜。

(一)单元整合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前言部分已把这个单元的内容、阅读教学要求掌握的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罗列出来了。在进行单元教学前,让学生读一读,明白这个单元要掌握些什么知识、技能,他们就能在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里自己寻找。整个单元整合来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同一个语文要素的要求会更敏感,对于不同课文里出现的这个语文要素,会有强烈的对比。如,第一篇课文的语文要素,笔者找到的句子是这样的,而第二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找到的句子却是那样的。这样的横向训练,有助于提高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

(二)单元整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能力,去自主学习一个单元的课文内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已经会了一大半。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点拨,就能轻松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和语文要素。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单元整合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上,会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把单元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汇报,对于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就会得到很好的思想碰撞。一个单元不懂的问题,肯定会比一篇课文不懂的问题要多,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尝试着把这些问题弄懂。这对于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

(四)单元整合教学,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课外阅读

单元整合教学,在时间上,比平常的逐课逐课地去讲,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甚至更多。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让学生读更多的同类型的文章。以一篇或一个单元,带出多篇文章或多本同类的书。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情地遨游书海,可以多背诵书中优美的名段,可以写更多的读书笔记。

二、单元整合教学的具体操作流程

第一步: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

只有在学生做好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单元整合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学生做好充分预习,是单元整合教学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单元整合预习则很难进行。

举个例子来说,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连生字词都不理解、不会读,怎么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怎么跟得上上课的节奏呢?因此,学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可以在课后进行,当作作业来布置,也可以在课堂上完成。这完成要看教师的课堂时间允不允许了。四年级的学生,如果预习习惯培养起来了,就可以让他们回家预习;如果学生还没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步:用2个课时来读熟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

学生做好了充分的预习还不够,想单元整合教学顺利进行,还要让学生读熟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学生虽然已经做好充分的预习,但那都是以默读为主。边默读,边思考,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开口朗读,一是为了保底,用2节课来朗读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对于后进生来说,是必须要有的环节。二是为后面的交流、展示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每篇课文的细节,也能熟记于心。学生只有熟读了,才能把握文章的精粹。

第三步:用1个课时来抄写、听写生字词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字词还是要在课堂上学习掌握的。笔者会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哪一课哪个生字比较难写,让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接着,是抄写,一个生词抄2个。最后,以抽查的方式进行听写。当堂解决生字词问题,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第四步:用2个课时来解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扫清了生字詞障碍,读熟了课文,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环节——解决本单元的阅读要求(语文要素)。下面以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对单元整合的阅读教学进行解说:

①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此前,学生已经就这个问题在每篇课文中找句子、写体会。因而,让学生明白了这个任务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所划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词句。

②小组上台展示,台下学生补充。学生在四人小组交流后,会有共识。他们会根据组内成员提出的词句作补充。现在让他们上台展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会引起其他组学生的思考和补充。

如,第一组的学生先分享《“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通过课堂的激烈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些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品质。例如,第23课的第12自然段中“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通过提问与强调“大声吼喝”和这句话中的两个感叹号,总结归纳了哈尔威船长的品质,再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更深入地感受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学生也渐渐地学会从细节中体会人物的情感。

猜你喜欢

操作流程意义能力
有意义的一天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留学的意义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小学语文研训一体教研模式五步操作法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