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对策

2021-04-25黄灵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2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网络游戏应对策略

黄灵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粤北山区群众到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而把子女留守在家乡读书。同时,他们会帮子女购买智能手机,方便与孩子视频聊天,加强沟通。然而,智能手机在留守学生的手中是把“双刃剑”,一旦缺乏有效监管,沉迷手机游戏、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无心向学,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深入剖析粤北山区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留守学生;网络游戏;应对策略

笔者针本校留守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留守学生擁有智能手机达到100%,也就是说,每位留守学生人手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笔者发现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造成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道德观念、个性发展、情绪发展等出现很多不良问题。

一、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

手机本来能给人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然而,许多学生却沉迷于手机网络的游戏世界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的摧残,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那么,为什么学生丢不掉手机呢?通过对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主要造成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有以下原因:

1.留守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

留守学生在家里主要由爷爷、奶奶监管,爷爷、奶奶认知能力及精力有限,没有办法看管好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学生没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是难以抵挡手机的诱惑,即便有着家长反复叮嘱提醒,在面对网络游戏世界的种种诱惑,他们很容易就会陷入其中,多次接触之后更是会轻易成瘾。

2.留守学生玩手机网络游戏好奇心,网络游戏世界诱惑太大

刚开始学生拿到手机时,只是单纯地为了方便联系家人、查阅学习资料、以及正常朋友的社交,但是智能手机并不是以前那般只有单一的通讯功能,上网能查阅的不仅是资料,学生要查阅学习信息的过程中网络会弹出一些网络游戏动态的视频,好奇心强的学生点进去之后,想体验一下网络游戏是什么感觉。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会弹出各种色情短视频,错误地引导学生的想法,很容易使学生就会陷入“泥潭”。

3.留守学生在学业中成就感太少,沉迷于网络游戏里的“荣耀”

网络游戏世界获得成功的机会远远高于现实生活,学生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较好地满足个人渴望成功的需求,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具有超强本领的非凡人物去完成“伟大”使命,从而获得心理成就感,让玩家上“钩”。“升级”和“获胜”随时可能出现,网络游戏就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学生很难摆脱手机网络游戏的原因。

4.留守学生内心孤独,在网络游戏寻找温暖

父母方长期在外打工,只是定期打电话回家,但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留守学生缺乏了家庭的温暖,缺乏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的心里话、想法、愿望、困难、挫折等,常常没有人可以倾诉,手机成为学生交流的工具,留守学生会逐渐产生孤独感,将注意力转向虚拟世界,从中寻求情感和温暖,留守学生会下载一些网络热门游戏,每天沉浸其中,情绪被游戏的胜负所左右,沉迷在网络游戏世界就仿佛吸食“鸦片”的瘾君子一般,片刻都离不开手机,连走路、吃饭的时候也是视线不离手机。如此,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直线下滑。

二、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应对策略

面对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很多班主任用心劝阻,却无力阻止,学生无法真正体会教师的用心,这种情况下有些班主任对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进行严格地管理,造成很多师生关系紧张,甚至网上时有报道因学生迷恋网络游戏造成的年轻生命的陨落。那么,当学生整日沉迷手机时该怎么办呢?班主任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摆脱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呢?其实学生也不想这样堕落下去,只因在网络游戏里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班主任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即可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科学引导、合理干预,才能有效预防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

1.留守学生寄宿学校,营造温暧的生活环境

要求留守学生在学校住宿,避免学生一放学回到家之后产生孤独感,学生在宿舍里有同学一起聊天,可以倾诉内心情感,开展适合寄宿学生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如,安排对寄宿学生开展读书、音乐、绘画、体育活动辅导;定期组织带有竞赛性质的专项活动,如,球类比赛、书画比赛、棋类比赛。开放留守学生之家,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供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在宿舍里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描等,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家园。丰富留守学生学生生活,做到学习,良好的集体氛围能让留守学生感觉到‘爱的存在,让学生有幸福的环境摆脱手机游戏影响,从而慢慢脱离沉迷网络的行为习惯。

2.留守学生的智能手机变成了手表电话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但有时候家长有紧急事情要联系子女,如果每次都打电话给班主任转告,那么,班主任没有办法面面俱到,因为,当班主任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或者外出学习时候,这些情况都没有办法及时通知学生。因此,要转变另一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手机变成手表电话,手表电话只能打电话而没有像智能手机那样可以玩网络游戏,可以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及时解决学校手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开展体育运动有效预防留守学生摆脱网络游戏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队组织作用,经常组织一些体育运动活动,让学生劳逸结合,获得生活成就感,从主观上转移学生对手机网络游戏的依赖和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带来的愉快、竞争的刺激。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所带来的兴奋与快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占据学生玩手机游戏时间,从而有效避免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会与队友进行交流,增强学生之间的交际,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挥,性格变得比较开朗,这样就不容易沉迷于网络的“泥潭”之中,从而可以降低手机网络成瘾的发生;同时,学生在运动场上畅快地释放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能量,享受运动的快乐,宣泄不良情绪,能够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从而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调控人的情绪。在运动场上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运动场上斗智斗勇,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乐趣。

4.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作用,协助留守学生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通过分析留守学生对手机网络游戏依赖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引导留守学生摆脱网络依赖,通过心理学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对网络依赖较为严重的学生,需根据其心理状况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和间题障碍,帮助其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要组织关于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的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作用,协助他们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因此,在教育过程,教师要积极地对他们进行转化,把沉迷网络的学生拉回学习轨道上来。

总之,解决留守学生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问题,班主任要从心灵上给他们以关爱,从思想上给他们以引导,从精神上给他们以鼓励,为留守学生点亮一盏明灯,要用爱与责任为他们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网络游戏应对策略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冰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案列分析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网络游戏对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危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