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摭探

2021-04-22郭姣姣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郭姣姣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阐述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内涵,并对单元整体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法;主导;主体;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76-02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重点探讨的课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从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角度出发,重视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落实,还要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单元整体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其主要是基于当前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优势,以教学单元作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结合相关教学活动,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有效融合,在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意识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课程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成为教师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而单元整合教学法能最大化地利用课程教学资源,发挥单元整体教学效应,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单元整合教学法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内容,对单元文本进行有效调整,并综合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最大化地提升单元教学效果。

二、单元整体教学法的特征

1.整体性

整体性是单元整体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单篇课文教学为主,并将一个单元划分为几个教学板块。单元整体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通过对单元内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预习、感知、分析、探讨,凸显单元主题。

2.高效性

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会结合教材编排的顺序来进行教学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形式都是识字、写字、内容分析、总结文章主旨以及写作手法,一般会用2课时完成。而在单元整體教学过程中,一般会用1课时完成单元内的生字词教学,4~5课时完成单元内的文本探究,余下的时间则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开展实践活动。这不仅能缩短教学时间,还能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二是内容上。单元整体教学整合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对比分析,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与质疑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3.开放性

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单元课程整合的思路上。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求新、求变已成为主流。因此,教师应以更为开放的角度来思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有效整合,更倾向于对单元知识内容的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的探究,从更为客观且立体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单元整体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发挥单元导语作用,科学渗透教学目标

在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基于单元内容提出的导语,这些导语是对单元教学内容的一种提示和总结。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导语的重要作用,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让学生明确单元知识内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围绕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该单元导语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围绕“风俗”进行讨论。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以及自己知道的其他地区的风俗,从而让学生对风俗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

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建立单元内课文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好这些联系才能够更好地突出教学法的整体性特征,使后续的探究与分析得到有效落实。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如果单从课文的题目来看,就无法发现文章的联系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关注单元导语的作用,建立文章之间的联系。单元导语阐述的内容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交流“何谓‘处处留心”“需要我们留心的是什么”“在平时,什么事物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结合文章题目,说一说这些题目主要阐述的是什么事物”。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对本单元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并认识到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重要性。

2.明确教学思路,突出单元整体教学重点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思路,突出单元整体教学重点,发挥单元整体教学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总、分、总”的思路开展教学。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形成整体认知。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主旨,这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最后,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突出单元教学主题。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体现的是“读书”的重要性,单元编排的三篇课文针对读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这些差异化解读是单元教学重点。《古人谈读书》主要是古代先贤对于读书方法、读书观念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引领性;《忆读书》主要讲述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体验,突出读书对于其人生的重要作用;《我的“长生果”》表现的是现代作家叶文玲对少年时代读书生涯的回忆,这是最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的一篇课文,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对于成长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分”学的过程中,应突出文章的重点。在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先前的三篇课文,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基于自己的探究进行总结,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3.结合适当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体验

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设计,更要注重学生“学”的有效性。为了让学生更亲近语文学习,为了让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效融合,在具体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学习提供支持。从教学实际来说,最适合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模式莫过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在相互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学习上的互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将小组合作学习融合进来,不仅能更好地体现教学的探究性,还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三篇课文,这些课文表现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可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互动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说说自己都去过哪些景点,并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对自己所去过的景点进行描述。

四、结语

总之,相对于传统单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法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但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教师不仅要明确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与特征,还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法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建新.向着目标推进的单元整体教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J].江西教育,2019(05).

[2]芮琼.清晰目标 丰富路径 强化联系——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7(02).

[3]朱莉.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听说读写整合训练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4]朱秀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

猜你喜欢

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