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研究

2021-04-22童堇涵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童堇涵

摘 要:后疫情时代,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让幼儿树立“尊重劳动”“劳动最光荣”等观念,拥有自我服务的意识,是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重点。文章从“首次入园:自我服务意识初感受”“家园同步:给予孩子充足的信任”“处处育人:做一个有心的‘懒老师”三方面,对后疫情时代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劳动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G6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44-02

当今社会,一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将孩子托给祖辈照顾,这是比较常见的家庭状态。在这种家庭中,祖辈因为喜爱或心疼孩子总是包办代替,而父母则会因为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心生歉意而更加宠爱,这就造成孩子认为他人为其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失去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会因为不适应而显得焦躁不安。因此,如何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后疫情时代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首次入园:自我服务意识初感受

刚入园的幼儿自理能力弱,如何细心照顾好每一个幼儿是教师的工作职责。家长们也有他们的担忧:孩子在家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第一次离开家人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会不会不习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很快用自己的表现向人们证明他们比人们想象中的要能干许多。多数孩子能够很快地融入集体生活,并能够完成简单的自我服务,学习照顾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在一日生活中,只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方法,让幼儿产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再教给幼儿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的成长就能够超乎教师的预期,带给教师更多的惊喜。幼儿劳动教育的开端,重点在于培养其劳动意识。而学习如何照顾好自己、有自我服务的能力则是幼儿劳动教育的第一粒纽扣。

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从小事做起。幼儿教师需要从幼儿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入手,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幼儿明确自我服务的目的。在学习常规方面,笔者要求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放回原位并摆放整齐;要求幼儿带书包来园,培养幼儿独立准备自己物品的能力等。在生活常规方面,笔者要求幼儿饭后自己将桌面收拾干净,并将餐盘放至指定位置;要求幼儿学习自己脱衣脱鞋,整理自己的衣物等。这样,让幼儿从简单的事做起,可以逐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家园同步:给予孩子充足的信任

实现家园教育同步可以使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教师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真的有老师说得那么能干吗?在家的时候可什么都不做,常常是我们包办一切。”听到这个问题时,笔者会反问:“孩子是不做、做得不够好还是不会做?”家长们常有的通病就是不相信孩子。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模仿成人的欲望,但是家长们常会因为心疼孩子、嫌孩子做事效率不高等原因剥夺孩子劳动的机会,这就大大挫伤了孩子劳动的想法和兴趣,造成了在家时“不做事”的现象。

1.给予关爱,培养孩子自理意识

家长常常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力不够,不信任孩子。但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总有一天会离开家长去独立生活。因此,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们,而要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幼儿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第一步是拥有自理能力,所以家长要大胆放手。突发的疫情,给了家长和孩子许多独处的时间。为此,笔者在班级的家长群里呼吁:孩子们可以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减轻家长负担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笔者还在群里分享了许多幼儿在幼儿园时劳动的照片。很快,家长给予了反馈,其中有一张图片让笔者记忆犹新。小小的孩子正用胖乎乎的手努力洗着大大的番茄,稚嫩的脸蛋上挂着晶莹的汗珠,眉头紧锁、眼神坚定地看着脸盆。能看得出来,番茄已经被洗了很长时间,但是没有人去打扰她,而奶奶正坐在一旁的摇椅上笑盈盈地看着她。因此,改变孩子要从改变家长自身的意识开始,家园形成统一战线,从而培养自立自强的孩子。

2.给予时间,发展孩子自理能力

有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虽然也做了家务,但是总是存在“越帮越忙”的现象。于是自己心一急,就会训斥孩子,降低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告诉家长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要多鼓励多表扬孩子,他们才有动力,才能越干越好,越干越起劲儿。对于笔者的建议,家长们纷纷表示赞同。一段时间之后,家长们将自家孩子做家务的照片反馈给笔者,笔者对这些孩子给予了表扬,这样不仅能发展他们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给予实践,尊重孩子劳动成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相信每位父母都會教导孩子珍惜劳动果实。恰巧本班的门口有一片小菜地,平时由门卫爷爷照顾。想到孩子们吃饭时愁眉苦脸的小模样,笔者决定让他们当一当“菜园小管家”。听到这个建议,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跑到门口去参与劳动。当孩子们疲惫地回到教室后,依旧兴致满满地讨论着当“小管家”后的体会。孩子们纷纷表示:“原来蔬菜宝宝长大需要别人很用心的照顾才行。”“刚刚拔野草的时候我一直弯着腰,真累呀!”“我再也不挑食了。”果然,那天的午饭孩子们吃得特别干净,尤其是蔬菜,一点都没有浪费。由此可见,孩子们十分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教师可由此出发,让孩子们慢慢移情,学习体会他人的辛苦,进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处处育人:做一个有心的“懒”老师

幼儿园是孩子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孩子需要从“被需要”中来肯定自己的能力,从而由自我服务上升到学习尝试去服务他人,并由此来获得成就感。笔者发现,当我发出“求助信号”时,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举手表示希望能够帮助我,并且以能帮到我而快乐。

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孩子们也回到了幼儿园的怀抱,但是在园期间,防疫仍然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在幼儿入园当天,笔者让孩子们了解幼儿园近期的变化、感受与之前的不同,进而培养他们的防疫意识。笔者还结合幼儿园课程,让孩子们明白防疫的重要性,了解基础的防疫措施。在这期间,幼儿体会到老师的不易,知道了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减轻老师的负担。一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会因为管不住自己而触犯班规。为此,笔者尝试着让孩子们互相提醒、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于是在班级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不能聚在一起,我们就远远地聊天。”“外出要戴好口罩,不然我们会被病毒打败的。”虽然幼儿并没有明确的服务目的,但是当笔者表扬他们能干时,他们就会慢慢明白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目的。学习做一个“懒老师”,把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机会交给孩子,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成长会让人时时得到惊喜。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学习生活中,只要教师有心,便可以处处育人。

四、结语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不仅仅是他们的第一课,更是教师要翻越的一座大山。教师要通过首次入园:自我服务意识初感受、家园同步:给予孩子充足的信任、处处育人:做一个有心的“懒”老师三方面,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进而为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新燕.论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J].新疆教育学报,2001(03).

[2]顾斐斐.儿童自我服务意识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6(10).

[3]徐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及其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7(14).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