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一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

2021-04-22陶扣红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一年级班级文化教学管理

陶扣红

摘 要: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的制定要考虑教学管理策略和常规管理策略两部分内容。教学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课堂管理策略和课间活动管理策略,常规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管理策略和班务管理策略。无论何种策略,都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文章主要对一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一年级;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身心發展;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1.6;G6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024-02

有人说:“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遵循班级管理的规律,通过各种班级活动,运用指导、组织、督促和激励等手段和方法,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班级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的任务,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职能活动。”可见,班级管理是一种活动,延伸一些包含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班级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并非依据教师个性来进行,而是具有专业性,有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策略和常规管理策略方面,对一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学管理策略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一年级学生年龄约在6岁~8岁,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期。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思维由缺乏守恒向守恒性过渡,由不可逆性向可逆性过渡,由自我中心主义向去自我中心过渡。因此,一年级班级管理策略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特征制定。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一年级学生处于学龄初期和学龄期阶段,根据人格发展理论,学龄初期,即3岁~6岁阶段,人格特征表现为主动对内疚的冲突。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人格,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学龄期,即6岁~12岁阶段,人格特征表现为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勤奋性人格,使其多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教师可依据此理论制定教学管理策略。

1.课堂管理——遵循规律,寓教于乐

教学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就课堂管理而言,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教师自身需要做到备课充分,教学设计完整精致,巧用教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

第二,从学生角度考虑,教师的课堂语言风格要活泼大方,内容讲授要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尽量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学生的心思游离课堂时,要通过积极的引导将其重新拉回课堂。一节课40分钟,低年级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善于调节气氛,间接性讲解重难点,高效利用前半节课的时间。

2.课间活动管理——安全度内尽情玩乐

一年级学生尚不能充分安排课后10分钟,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后活动应由教师安排,甚至剥夺学生下课玩乐的权利。课间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的,所以教师应“放心”地把课间还给学生。首先,一年级学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否则容易生病,所以教师应在课间提醒学生饮水。为了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如厕,避免上课时要如厕,错过了所学的知识。其次,教师要做的就是维护学生的玩乐秩序,监督是否存在危险游戏或行为并及时阻止此类行为。对于不知课间如何玩乐的学生,教师可适当鼓励其融入同学当中。教师扮演的应是“安全守护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安全而又充分展示个性的课间环境。

二、常规管理策略

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其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好比学生摘葡萄,有的葡萄所处位置的高度跟学生个头一样高,或者更低,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摘得着。但高处的葡萄并非就摘不着,也许脚下垫一个凳子,或者自己踮起脚尖,胳膊举高点,跳一跳也能摘到。教师在看到学生现有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进行预设,并积极引导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常规管理策略可依据此理论制定。

1.日常生活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品质

要知道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了解学生在幼儿园时所学的内容。相关研究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来园、盥洗、餐点饮水、睡眠、离园几个环节,内容的制定是以幼儿的特点、心理机制、年龄特点为依据的,管理的重点是幼儿由被动地接受教师指导与帮助逐渐过渡到在教师的帮助下愉快主动地活动,再到能够自觉地习惯性地活动,因此不同年龄段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内容是有差异的。可见,在幼儿园时,教师就已注重其独立意识的培养和自觉自主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的一日生活较之幼儿园更加丰富。独自进入学校后,由来得最早的学生将校门口的班牌拿到教室,把教室窗户打开通风,再自主晨读。一年级学生十分依恋老师,教师的一个任务,学生会积极去争取;教师的一句表扬,学生能很久地记在心上。因此,教师在宣布任务之后,要对能够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一方面,这些学生确实很努力;另一方面,及时表扬能起到强化作用,有利于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上午的课上完后是用餐时间,一个班级分为四五桌,每桌10人~12人,2个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提前到食堂分菜、领饭、分饭,维护用餐纪律,餐后打扫餐桌卫生,组员可以自行帮忙。用餐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环节,因为需要自己动手。但不能因为某些事学生不会,就一直由教师来做。教师可以做两周,这两周便于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也便于教师选出合适的小组长。接下来两周,教师可以带着小组长学习分饭、分菜、整理餐桌等技能。接下来的日子,教师便可以在一旁指导或者观看,完全由学生独立安排了。

中午有一段休息时间,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安排画画或者看书。下午第三节课也是自习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主题活动,也可让学生自行写作业或自主安排其他任务。

2.班务管理——由扶到放,自管自班

班务管理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布置、常规活动及秩序管理。班级文化布置包括黑板报、图书角、卫生角、植物角、荣誉墙等。教师可以提出任务与要求,由学生执行,进而形成由学生自己创造的班级文化。比如,黑板报可以加上学生的作品,图书角由学生自己带图书,卫生角由值日生每天打扫,植物角由学生带来自己心爱的植物,荣誉墙是优秀学生的照片组成的墙。这些既具有班级特色,又展示了学生的创造力。

常规活动及秩序管理包括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班班唱等,以及晨读、早操、眼操、卫生、红领巾等常规评比的内容。升旗、做操、晨跑、用餐、放学时需要排队,一年级学生的站姿和队形要求比幼儿园要严格,要做到快、静、齐,教师可让班干部逐步替代老师来整理队形,由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运动会、班班唱亦是如此,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训练,再由教师带领全班整体训练。班务管理的原则是,能由学生完成的班务,就由学生自己完成,能由学生管理的事情,就由学生自己管理。

三、结语

总之,在一年级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将班级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班级中来,有班级的概念,有为班级服务的主动意识。这样,学生管理出来的班级才是有特色、有生机的班级,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助力。

参考文献:

[1]孔晓菲.谈班级管理中弱项的强化[J].黑龙江教育,2000(12).

[2]张美娜.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汪树连.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考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5(10).

[4]刘克龙.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4(07).

猜你喜欢

一年级班级文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