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NCAA网球赛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2021-04-22王康锋焦峪平孙语秀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球赛教练员竞技

王康锋,焦峪平,孙语秀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0;3.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运动员办公室,内布拉斯加州 卡尼尔 68849)

美国大学校际体育竞赛即NCAA校际体育竞赛,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从校际间自发的竞赛活动发展成为具有完备竞赛组织体系的赛事[1]。进入21世纪,国内学者对于NCAA校际体育竞赛的研究相当活跃,相关研究系统剖析了NCAA组织机构设置、立法程序、运动员招募办法、项目布局和竞赛市场、训练管理、教练员的管理、运动队管理以及制度演进等方面。但是,已有研究大多数是从宏观的体育竞赛视角进行梳理,而从体育单项的角度对其探讨较为少见,尤其是网球单项。诚然,网球竞赛是体育竞赛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共性。但是,网球项目的特殊性迫切要求我们予以具体分析。因此,薛文标研究认为,“美国大学网球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网球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参考意义”[2]。但是,其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学竞技网球层次体系、娱乐网球机制以及大学网球对青少年和职业队伍的贡献等方面,而很少谈及赛事本身的发展经验。因此,笔者通过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以下简称“ASU”)访学的机会,面对面访谈了ASU网球队教练团队、ASU网球运动员、ASU运动部副主任以及23位访美学者(同行)。此外,本人还电话访谈前中国籍网球运动员荣马慧阳博士,以及中国籍助理网球教练孙语秀。并在大量阅读文献和翻译NCAA等官方文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美国NCAA网球赛的发展经验,拟为推进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以下简称“FUSC网球赛”)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

1 美国NCAA网球赛发展现状

NCAA(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即美国大学体育协会,是一个包含网球、橄榄球等24个运动项目的综合性非盈利的体育组织,是由美国1100多所大学结成的一个体育协会[3]。为避免不同规模和档次的大学同场竞技,NCAA经过综合考量,依据学校办学规模、经费、学术影响力等因素,将大学校际比赛分成Division Ⅰ、Division Ⅱ、Division Ⅲ三个等级。NCAA网球赛即美国大学生的网球联赛,它始于1883 年,但是直到1963年才形成了Division Ⅰ 和Division Ⅱ 的分类形式和严格的比赛规则,直到1973 年才增加了Division Ⅲ 的比赛。从20世纪60年代的阿瑟·阿什,70年代的麦肯罗和康纳斯,到如今的布雷克、柯林斯和伊斯内尔等网球名将,NCAA网球赛一直支撑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网球大国。据NCAA官方统计,2015年Division Ⅰ 共有317支女子网球队,合计2910人,平均每支球队9.2人,258支男子网球队,合计2644人,平均每支球队10.2人;Division Ⅱ 有232支女子网球队,合计2067人,平均每支球队8.9人,174支男子网球队,合计1749人,平均每支球队10.1人;Division Ⅲ 有380支女子网球队,合计3956人,平均每支球队10.4人,334支男子网球队,合计3699人,平均每支球队11.1人[4]。其生源主要来源于美国高中、大学预科、两年制的学院以及留学生。从2016—2018年统计数据可知,NCAA Division Ⅰ 、Division Ⅱ 网球队员的生源遍布于6大洲100多个国家,其中北美洲最多,且美国本土队员占多数,然后留学生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欧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数量最少)(见表1),留学生人数在网球队占比较高,最低37%,最高61%,且三年内占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5](见图1)。2018年隶属NCAA Division Ⅰ 的ASU男子网球队成员均是留学生,占比100%,而女子网球队有4名留学生,占比约为44%。大量留学生慕名而来,除了美国高校综合实力和NCAA网球赛事的吸引力以外,运动奖学金也是吸引留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NCAA在政策上对大学运动奖学金的颁发实行宏观控制,对网球队提供奖学金的数量有着具体的规定。其中,Division Ⅰ 和Division Ⅱ 大学为男子网球队设立4.5个奖学金名额,占比接近50%,而女子网球队设立8个奖学金名额,几乎覆盖整个网球队。

表1 NCAA网球运动员洲际分布

图1 2016—2018年度美国大学网球队留学生占比数据来源:根据NCAA官网统计数据绘制而成

2 美国NCAA网球赛发展经验

2.1 强调竞赛管理的制度性

“体育赛事的竞赛管理是整个赛事运作的核心,是整个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和主要内容”[6]。因此,借鉴竞赛管理的经验对赛事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NCAA强调竞赛管理的制度性,这种制度性主要体现在对运动员、教练员的管理,以及对学业与训练的管理。

2.1.1 运动员管理

“运动员是一项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对体育赛事发展和体育赛事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7]。显然,运动员管理亦是影响竞赛管理的关键因素,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竞赛管理能否为赛事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此,NCAA宪章颁布了严格细致的制度来规范网球运动员管理,尤其是在招生管理方面。各高校无权超越统一的招生制度进行违规招募,从制度层面上确保招生目标的实现。NCAA要求相关高校在招收网球运动员时须严格按照安静、接触、评价和封闭四个阶段的规定执行。在此期间,教练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如媒体报道、职业跟踪报告、高中教练推荐等,而在网上的职业跟踪报告中会显示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排名(Universal Tennis Rating,简称“UTR”)、学术成绩和比赛录像等资料。而运动员可通过参加大学的选秀或表演赛来展示他们的网球能力,届时各高校的网球教练会到现场考察。最终,教练员根据上述客观资料和个人经验择优选择运动员接触并告知学校招生要求和奖学金的情况。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练员自由接触的时间受到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显然,上述规定从制度层面既可以有效预防“钱权交易”等招生不平等现象的发生,也能减少外界因素对学生学术学习的干扰,还能确保教练员客观掌握运动员的竞技水准。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UTR排名在美国广为运用,它是一个对所有年龄、性别和技术水平的球员进行水平评级的创新系统,也是美国大学教练在招募网球运动员时较为看重的一个排名,UTR的级别从初学者1到16+[8]。

2.1.2 教练员管理

“教练员作为运动员的教育者与指导者和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9],其管理与运动员管理均应是影响竞赛管理的关键因素。对此,NCAA也颁布了教练员管理的相关制度,尤其是在教练员数量和质量上的管理规定。首先,NCAA规定每只球队至少配备3名教练员,即一名主教练和若干助理教练,如ASU女子网球队教练组由1名主教练,2名助理教练和1名专职体能教练组成。其次,运动康复理疗师、运动营养师也会配合教练员完成网球训练工作。再次,网球队可与学校其他运动队共享一支体能团队,即“共享体能团队”,其主要任务是配合教练员制定与实施体能训练计划。最后,NCAA教练员的执教资格要求很高,若想执教Division Ⅰ ,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和学位背景。如ASU女网主教练Sheila有法网、温网和美网的比赛经历,并打进32强,最高世界排名75,曾三获全国冠军和全国双打亚军,并拥有公共关系学士学位;助理主教练Matt是前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运动员,曾三度获得联盟冠军,并拥有运动科学学位。

2.1.3 学业与训练管理

NCAA网球运动员不仅是一位运动员,也是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参加网球训练,而且也要学习文化知识保证其学业。如若运动员文化成绩不及格,就会直接影响其训练。可以说,学业与训练的协调关系是NCAA大学生运动员取得良好竞赛成绩的潜在因素。对此,NCAA宪章特别指出,不允许把运动员视为获胜的工具,必须保障运动员的学业,保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运动员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任何权利,参加体育比赛、接受体育教育只是大学教育经历的一个组成部分[10]。基于此,NCAA制定了相关制度来保障运动员的学业。概括之:一是学业管理的绩点制化,NCAA规定网球运动员在大学期间参加比赛,其平均绩点不能低于2.0,只要一门课程不及格,就不能参赛。二是学业管理的标准化与弹性化,运动员每年须获得不少于12个学分,修完120个学分方可毕业,对毕业时未修完学分的运动员,需要延长 4 年,但运动员仅能代表学校参加不超过4个赛季的比赛。三是学业管理的同等化与特殊化,其同等化在于运动员一旦被学校录取,他们在修学分的过程中,与其他大学生的要求完全一致,不能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其特殊化在于学校为保障运动员的学业,成立了运动员学业辅导中心,配备了专门的学业指导教师,以此帮助运动员解决文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NCAA也制定了严格的训练管理规定。为保证学生运动员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赛季期,NCAA规定教练员每天训练运动员的时间最多4h,每周不超过20h,每周还必须保证其有一天的闲暇时光,且不参加任何运动训练与竞赛,充分享受社交生活;在非赛季期,每周训练不超过8h;NCAA 还规定每个学期教练员对运动员可进行 144 天的运动训练,其中 25 天可用于参加比赛[10]。网球队一旦违反上述规定,必将受到NCAA管理委员会的严厉惩罚。据调查,运动员每周实际训练的时间和学业花费的时间较为接近,且每周也会有一些闲暇时间用于社交或放松[3](见图2),在学业与训练管理时间上充分体现了两者间的平衡发展。

图2 运动员每周花费时间分布数据来源:根据2019-2020 NCAA Guide for the College Bound Student Athlete数据制作而成

2.2 注重竞赛层次的公平性

“竞赛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为运动员提供展示竞技水平的平台”[11]。而竞赛层次结构是影响赛事公平竞争机制的重要因素。若干网球竞技层次相差悬殊的高校同台角逐,竞赛公平性便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因此,为避免不同规模和档次的高校同场竞技,NCAA经过综合考量,依据学校办学规模、经费、学术影响力等将其校际比赛分成三个等级,即Division Ⅰ、Division Ⅱ、Division Ⅲ,意在使竞技层次同级的高校同台竞技,从而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其中,每个分区又分成若干联盟,但男女联盟的数量不等,如Division Ⅰ 男子网球项目分为36个联盟,女子网球则分为35个联盟,每个联盟又由10所左右的大学组成。例如ASU隶属的NCAA Division Ⅰ Pac12- Conference(派克12联盟)有11支女子网球队和9支男子网球队(见表2)。

表2 Pac12-Conference (派克12联盟)网球校队一览

2.3 彰显竞赛方法的多元性

竞赛方法作为体育赛事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经验借鉴的意义不言而喻。总体而言,NCAA网球赛分布在春、秋两个学期,在秋季学期,运动员参赛量较少,春季学期参赛量则较多,如2018年ASU女子网球队秋季学期打4days比赛,春季学期则打21days比赛。具体如下:

2.3.1 团体赛

NCAA网球团体赛的竞赛方法为“联盟外邀请赛(季前赛)+联盟内循环赛(常规赛)+联盟内淘汰赛(季后赛)+全国锦标赛(总决赛)”(见图3)。以ASU女子网球队为例,具体如下:ASU在秋季学期和春季1~2月会参加联盟外邀请赛,竞赛对手为Pac12联盟外高校;3月后开启Pac12联盟内的循环赛,11支队伍采用主、客场单循环制,排名前8的队伍进入季后赛;季后赛采用单淘汰制,直至产生联盟冠军,冠军将自动获得总决赛的参赛资格。35个联盟冠军占据了64强中的35个名额,剩余的29个名额将由NCAA委员会来决定,这一方式又被称之为扩大邀请。邀请的资格由球队战绩、联盟强弱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最终产生64支球队进入总决赛。总决赛采用单淘汰制产生全国冠军。另外,团体赛采用7场4胜制,包括1场双打(3对双打出战),6场单打,出场顺序为先双打后单打。

图3 NCAA网球团体赛竞赛方法图示

2.3.2 单项赛

NCAA 网球单项赛是指在春、秋两个学期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的团体赛中的单、双打比赛(联盟外的邀请赛和联盟内的循环赛、淘汰赛)和个人代表学校单独参加的比赛,如ITA区域锦标赛。在此期间,ITA会依据比赛胜负情况计算运动员的个人排名,即ITA排名。NCAA将根据ITA排名和联盟实际情况选拔64位单打选手参加NCAA单打总决赛,选拔32对双打选手参加NCAA双打总决赛。其中,ITA单打排名前50名的运动员将会直接获得NCAA年终单打总决赛参赛资格,而ITA双打前25名的运动员将会直接获得NCAA年终双打总决赛参赛资格。至于剩余年终单、双打参赛资格将由NCAA委员会根据某些联盟的特殊情况酌情分配。

3 美国NCAA网球赛发展经验对我国FUSC网球赛的启示

3.1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当前,FUSC网球赛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各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然而,不可否认,FUSC网球赛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竞赛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规章制度。具体而言,第一,网球运动员竞技考评录取单一化、单次化。各参赛高校对网球竞技成绩的考核多数采取专家面试考核的方法,仅凭当天技能考核成绩来决定是否被录取,而对运动员之前期训练、伤病史、竞技状态和提升空间等缺乏全面的考评。第二,网球教练的管理模式与工作职责欠缺系统的管理。各参赛高校的教练员大多无专业运动员背景(24位访美网球教练,仅1位是前专业运动员),高级别的运动竞赛经验和执教经验相对有限,且各组别教练员的配置不超过2个,许多院校甚至是1名教练同时带多个组别;同时,教练员身兼数职,训练效益难以保证。他们既要负责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还要兼顾心理辅导、运动营养指导等,还要完成日常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总是疲于应付。第三,学训矛盾突出。FUSC竞赛管理部门尚未对参赛高校的运动员学习成绩做出统一要求,运动员的学习成绩仅是其所在学校单方面的要求,导致参赛高校时常通过增加训练时间,降低学业要求的方式追求比赛成绩。种种不利因素已成为FUSC网球赛发展的短板与瓶颈。

美国NCAA网球赛的发展经验提示我们,赛事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上述管理提供制度化保障,因此,建议FUSC网球赛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而言,第一,进一步完善运动员的招生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运动员选拔机制,多样化考核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将比赛成绩、伤病史、竞技水平提升空间等因素纳入考核;建立数据公开、可靠详实的运动员竞技档案,多渠道、全方位了解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确保招募到心仪的运动员。第二,健全网球教练员管理制度。结合各校实际规范网球队教练员数量要求,明确教练团队分工,设立专门的体能训练团队,支持高校聘用具有网球特长的兼职教师;完善网球教师学历与专业素养准入制度,加强网球教师的培训与研修,探索网球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和完善网球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从而以制度化保障网球教练员团队的训练效应。第三,构建FUSC、教育部与地方高校学训管理部门三方联动机制,充分借鉴NCAA颁布的平衡学训矛盾的规章制度,共同对网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时间、训练时间以及竞赛时间做出一致规定,并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以规章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切实加强学训制度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与体育的有机融合。

3.2 优化学业保障机制

如前所述,FUSC尚未对参赛运动员的学业管理颁布统一的规定,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制度。一般而言,运动员学业管理多是由其所在学校提出相应要求,每个学校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主要根据运动员为本校做出的贡献程度减免相应的学分,将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捆绑在一起,用来提高运动员的毕业率;实行学时制的高校则给予免修部分课程或增加补考机会等,以此来帮助运动员完成学业。此种“授人以鱼”的方式可以让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网球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竞技成绩的提升,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文化教育的培养质量,不利于统筹学业与竞技的平衡发展。我们有必要做出转变。

NCAA均注重学生运动员的学业与竞技平衡发展,两者的平衡发展也被NCAA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之一,可见NCAA非常重视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事实上,早在1984年就制定了《参训学业标准》,对于保证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12]。因此,建议各参赛高校合理优化运动员学业保障机制,成立运动员学业帮扶中心,建立运动员文化学习帮扶体系,采取个性化帮扶措施。具体而言,以指导教师或优秀学生为主体组建学业规划师队伍,直接面向运动员提供学业帮扶服务,针对学业困难或学训冲突的运动员在辅导安排、辅导时间、监督学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显性或隐性支持,并对其学业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如学业规划师根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具体安排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优化辅导时间安排,优先解决学习难题,督促完成学习任务,并与其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真正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做到“扶上马、送一程”[13],从学业保障上做出实质性转变。此外,优化训练时间和学业门槛管理也十分必要,建议严格规定教练员每天、每周、每学期的训练时间,教练员不得随意占用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时间,更不得随意更改或降低学业门槛;运动员若在某一学期无法跨过最低学业门槛,新学期便取消其参赛资格。若违反此规定,教练员或其所在部门应受到相应惩罚。

3.3 创新网球竞赛方法

众所周知,FUSC网球赛实行“赛会制”。其赛制虽有优势,但同时存有弊端。具体而言,第一,竞赛方法相对单调。每年仅举办一次分区赛和总决赛,竞赛次数少,参赛队伍多,承办院校软硬件要求高,承办难度大,一般院校难以具备承办赛事的条件,影响举办院校的积极性。第二,比赛密度大,竞技水平难以充分发挥。运动员连场作战、兼项作战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影响赛事观赏性。第三,现场观众群体单一,赛事影响力有限。现场观众以主办城市的球迷为主,整个赛季全国各地球迷之间无法形成有效互动,削弱了整个赛事的传播影响力,限制了赛事的推广和运营。第四,统一的团体赛竞赛方法限制了参赛人数。甲、乙、丙、丁四组分组对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赛公平,但是其团体赛统一沿用国际大赛的三盘两胜制(单打、单打、双打,3~4人参赛)的竞赛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的参赛人数,影响了赛事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的FUSC网球赛采用赛会制,无疑是顺应现实需要的无奈之举,而处于发展中的FUSC网球赛若想插上一支腾飞的翅膀,我们有必要对其赛制做出适时的转变。

NCAA基于对参赛学校的位置分区、规模大小以及赛事公平性、观赏性等因素的考量,采用了多元的竞赛方法,确保了赛事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参照NCAA网球竞赛方法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实情,创新竞赛方法。具体而言,首先,鼓励实行分区赛主客场循环(联赛)+单淘汰赛制(赛会制)相结合的灵活、多元的竞赛方法,建议以乙组和丙组为试点组,由分区赛的各高校进行主客场循环,CUTA计算出团队和单项的积分,然后选拔相应的队伍进入单淘赛,直至产生分区赛的冠亚军,并以此作为参加总决赛的依据,而总决赛继续延用赛会制。其次,创新团体赛的竞赛方法,可根据组别适当扩大参加队员的数量,如变2单打1双打为4单打1双打或6单打1双打,双打可以派出3对双打。再次,创新竞赛时间的安排,将甲组和乙组、丙组的竞赛时间错开,降低承办单位的承办难度。最后,在赛事分级、竞赛分组等方面继续大胆创新,进一步促进竞赛公平,激发赛事活力。通过上述探索,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FUSC网球赛事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竞赛管理的制度性、竞赛层次的公平性以及竞赛方法的多元性是美国NCAA网球赛的百年发展经验。其赛事良性运作之下,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生慕名而来,赛事国际影响力凸显。相比之下,我国FUSC网球赛在运动员竞技考评、教练管理、学训管理等竞赛管理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规章制度,赛制也较为单一,新时代赛事高质量发展瓶颈凸显。为此,作为发展中的FUSC网球赛,应当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在立足国情基础之上,强化各方面规范化建设,并适时改造与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球赛发展之路。唯有如此,FUSC网球赛才能顺应时代需求,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网球赛教练员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网球赛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