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缨翅目蓟马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1-04-21刘艳琪班丽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传毒生物防治

刘艳琪,班丽萍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统称。目前全世界已记载9科6000多种,中国已知500多种[1]。除少数捕食微小昆虫及螨类的卵和幼虫的捕食性蓟马[2],绝大多数是菌食性或植食性。植食性种类通常生活于植物的叶片、花、幼果,取食汁液、花粉或花蜜等,使植物被害部位皱缩,枯萎或凋落。一些种类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如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3,4]、烟蓟马Thripstabaci[5]等。因此,许多种类的蓟马是农作物、林果、蔬菜、园林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蓟马被人类熟知,随之关于缨翅目的研究越来越丰富,而蓟马防控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缨翅目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蓟马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关注热点,以期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数据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国内文献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检索范围文献,不设定检索时间与来源类型,以缨翅目或蓟马为主题词进行专业检索,共获得中文文献 6244条记录,其中期刊5425条,硕士论文358条,国内会议222条,报纸165条,博士论文52条,国际会议14条,学术辑刊8条。国外文献来自美国科学信息所创建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XPANDED数据库,时间跨度选择默认1900—2020年,以Thysanoptera或者thrips作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获得文献5954条记录,其中研究性论文5275条,综述232条,笔记164条,会议摘要143条,会议论文79条以及其他203条。数据统计时间至2020年7月9日。

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利用Excel 2010、Citespace、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https://bibliometric.com)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国内外蓟马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来源机构、期刊、作者、来源基金、关键词共现网络等进行分类统计。

2 基于CNKI数据库国内文献计量

2.1 发文年度趋势

根据检索结果,共获得6244篇中文文献。1952年,国内学者开始对蓟马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开始应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6,7]。从年度发文趋势看出(图1),80年代以前发文量很少,年均发文量低于5篇,80年代发文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占到发文总量的5.3%;90年代以后,发文量递增迅速,由1990年发文量39篇增加至2010年293篇,近10年发文量基本趋于平稳,年发文量在350篇左右。

图1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发文年度趋势Fig.1 Annual trend of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2.2 文献机构来源、作者及资助基金分布

国内曾经发表过缨翅目相关文献的机构有40余所,主要来自涉农高校,占到了50%以上,其次是研究所,以各地植保所居多。根据发文量排序,文献机构来源前十的单位如表1。

表1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机构Top10Table 1 Top 10 institution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缨翅目相关研究发文量前十的作者如表2,前十位作者总发文488篇,总被引次数6601次,其中多数作者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以及昆虫分类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缨翅目昆虫分类、生理、生态与植物互作等方面研究,为害虫综合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表2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作者Top10Table 2 Top 10 author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参与资助缨翅目相关研究的基金项目3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资助占50%以上,其余包括省部级、地市级及其他项目,排名前十的资助基金项目列于表3。由表3可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341项,占总资助项目的33.01%。云南省、贵州省、海南省3个地区得到较多项目资助,归因于常年有绿植覆盖,为害虫的繁衍为害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条件,植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支持。

表3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基金Top10Table 3 Top 10 foundation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2.3 文献期刊来源

基于CNKI数据库对缨翅目相关研究中文文献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检索到的文献期刊来源前十位如图2。由图2可知,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农药市场信息,刊文215篇,该期刊侧重于应用研究,对缨翅目害虫发生、为害以及防治方法刊文较多,对于快速落实蓟马防控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其次是植物保护和农民致富之友,分别刊文133和129篇。

图2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期刊Top10Fig.2 Top 10 journal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2.4 高被引文献

高频引文直接反映出文章被认可的程度,通过检索发现,被引用最高的前十篇文献引用次数均大于100次(表4),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发生规律以及防治策略研究,目前对于西花蓟马的研究远多于其他种类。

表4 CNKI数据库刊载蓟马高被引文献Top10Table 4 Top 10 cited paper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2.5 关键词共现网络

统计一组文献的关键词两两之间在同一篇文献出现的频率,便可形成由这些词对关联所组成的共词网络,网络节点之间的远近便反映主题内容的亲疏关系,称之为共词分析[8]。关键词共现网络直观的展现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当下的热点。通过分析近40年文献数据(图3),缨翅目相关研究集中在西花蓟马、稻蓟马、桑蓟马等种类,防治策略以化学防治为主,从时间上看,蓟马的综合防控一直是国内研究的难点。

图3 CNKI数据库刊载近40年蓟马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Fig.3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key words of thrips published in CNKI database in the past 40 years

3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文献计量

3.1 发文年度趋势

根据检索结果,共获得5954篇文献。早在191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了第一篇关于蓟马报道的文献,在此之前,美国学者已经对地区为害的蓟马建立了有效的控制方法[9]。从年度发文趋势看出(图4),1960年以前,发文量很少,年均发文量3.6篇,1960年之后,发文量缓慢递增,90年代至今发文量呈迅速递增趋势,仅2010—2019年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3.7%。

图4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发文年度趋势Fig.4 Annual trend of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3.2 机构及作者影响力

全球有2893家机构参与了缨翅目相关研究,其中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列于表5,以高校与研究所为主,排名前7的机构均位于美国,中国农业科学院位列第9。佛罗里达大学发文270篇,占总数的4.5%,总被引1874次。

表5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机构Top10Table 5 Top 10 institution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在检索到的5954条记录中,参与文献发表的作者有10248人,发文量30篇以上的作者有32人,其中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及其所属机构列于表6,澳大利亚的Mound, L A发文量179篇,占总发文量的的3.0%,总被引1755次,第一作者总数92篇,第一作者被引1002次。

表6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作者Top10Table 6 Top 10 author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3.3 国家/地区来源

全球有121个国家/地区参与了缨翅目相关研究,由全球分布来看,蓟马的研究遍布世界各地,体现出蓟马分布范围广泛。美国发文量最高,达到1789篇,占发文总量的30.05%(表7)。

表7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国家/地区Top10Table 7 Top 10 countries/region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3.4 文献期刊来源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发表于753个期刊上,其中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列于表8,占发文总量的31.56%,涉及与植物保护密切相关的昆虫学、害虫防治领域,其中经济昆虫学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发文量524篇,总被引4401次。

表8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文献来源期刊Top10Table 8 Top 10 journal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3.5 高被引文献

对蓟马研究领域被引次数较高的10篇文献进行分析(表9),研究内容涉及害虫防控、系统发育、分子鉴定以及与植物或微生物互作关系等方面,涵盖了蓟马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也是开创性或代表性的文献。

表9 SCI-E数据库刊载蓟马高被引文献Top10Table 9 Top 10 cited papers on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3.6 关键词共现网络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关键词构建共现网络(图5),分析发现,共现关系较强的关键词集中于缨翅目、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管理、病毒属、抗性、温度等,除了西花蓟马,研究较多的种还包括烟蓟马,分类学与鉴别、进化、种群等关联性强,抗性研究与温度、杀虫剂、管理等密切相关,生物防治研究与自然天敌、捕食者、寄主植物相关,蓟马传毒研究涉及斑萎病毒、传播等关键词,从时间上看,生物防治、传毒、抗性研究在目前研究较多。

图5 SCI-E数据库刊载近30年蓟马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Fig.5 The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key words of thrips published in SCI-E database in the past 30 years

4 结论与讨论

文献计量是图书情报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文献计量服务推广应用,这一服务受到了高校或科研机构图书馆的专业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利用文献计量和情报分析方法,可以对个人、团体的科研绩效及学科发展态势等进行统计、评估和预测,为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提供决策支持[10,11]。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和SCI-E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蓟马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来源机构、期刊、作者、来源基金、关键词共现及国家/地区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的发文量快速增长,反映出研究者对蓟马为害的重视,国内外研究成果集中于高校及研究所,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献侧重于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鲜有其他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蓟马种类多,寄主范围广,同一寄主植物往往受到多种蓟马的为害,在不同生长季节,寄主植物上优势种群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蓟马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地理差异以及栽培措施的不同使得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发生规律更为复杂;(2)蓟马在国内长期存在,却未上升为主要害虫。蓟马虫体微小,不易察觉,虽然长期存在,只属于次要害虫,近几年发生为害有扩大的趋势,未引起足够重视;(3)由于语言限制将国内文章投国外期刊以扩大影响力。

蓟马作为重要的农林害虫,防治难度大,抗药性强,仍需在抗药性、传毒、信息素、互作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国内外对于西花蓟马的研究远远大于其他种类,不同寄主植物的优势种差异明显,因此,有针对性的研究更有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传毒生物防治
中红侧沟茧蜂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传播作用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探讨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在稻苗间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效率的影响
棚室蔬菜病毒病防治四要点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