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 本 翻 盆

2021-04-20杭州小古

花卉 2021年7期
关键词:双色蜡梅寒潮

杭州/小古

我家露台在整体布局上,木本植物比较多(图1,我家露台木本植物布局比较多),影响因素也是方方面面的,从审美喜好上,我偏爱木本春季勃勃生机的葱郁,夏季枝繁叶茂的凉爽,秋季斑斓多姿的红叶,冬季苍劲有力的枝干。从色彩层次上,高低错落,彩叶纷飞,都是构成整体布局的要素。从养护环境上,江浙沪夏季38 度高温暴晒的南朝向露台,除了木本能支撑,其他植物确实很少能挨得住这样的酷暑。所以,我爱上木本好像就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木本养护需要大盆,前几年,没有大号无纺布种植袋,大口径塑料盆也不太好买,我用的一直都是颇具重量的瓷盆、陶盆、紫砂盆,花盆自身重量真的太沉了,每一个花盆都在10 斤以上,我力量有限,给木本翻盆仿佛就是一场战争,翻不动盆成了常态,很多植物的生长都受到了约束,变得缓慢,长势渐弱,换掉所有瓷陶盆就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图1

图9

图10

图11

图12

2021 年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也没旅游计划,宅在家里就把给木本翻盆换盆的想法提上了日程。首先就选了双色茉莉作为翻盆目标,双色茉莉春季能开出满满一树的花(图2,双色茉莉开花图),刚开花是紫色的,逐渐变成白色,就会出现一棵树两种花色的壮观画面,就是它的香味过于浓郁,不算太讨喜。另外双色茉莉更适合珠三角、福建等温暖地区,江浙沪并不是最理想的养护条件。刚过去的这个冬季,寒潮格外猛烈,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 月接二连三的寒潮让江浙沪的气温达到零下6、7 度。我还记得2016 年1 月也有过一波这么凶狠的寒潮降温,当时我给双色茉莉包了一层厚塑料袋,放在了遮蔽风雪的位置,以为就能扛过寒冬(图3,寒潮全副武装)。没想到地面部分全部枯萎,就在我以为这两棵双色茉莉挨不住的时候,春季回暖,又从根部生出小小嫩芽,我只能砍掉上面所有枯枝,重新从小芽养回小树。今年寒潮便不敢大意,直接拿了旧床单从头包到尾的裹了个严实。虽然做了严防死守的御寒措施,依然落叶情况严重,冬季几乎变成秃瓢,倒也正好有利于翻盆工作的开展(图4,春节假期翻盆),整盆挖出,修一下缠在最外围的根系,然后增加了有机肥作为底肥,换了个塑料盆重新栽培(图5,换塑料盆)。

紧接着,我就开始翻蜡梅,我家有两棵素心蜡梅,素心一般是用狗牙蜡梅做砧木嫁接的,所以我家这两棵蜡梅每年会从砧木基部不断冒出狗牙的枝条,需要注意修剪,蜡梅开花时香味宜人(图6,蜡梅开花图)。但也是因为原本的花盆太沉了,拖了好几年没翻盆,趁着今年春节假期,赶紧翻盆。蜡梅的根系触感有一点接近肉质根(图7,蜡梅翻盆根系),肥大粗厚,所以蜡梅本身耐旱怕涝,日常浇水上不用太勤快。我同样上了底肥换了个方形塑料盆,这批盆子外口径38 厘米,内口径35厘米,盆高35 厘米,容量很大(图8,换成塑料盆等待发芽)。

这次换盆计划原本只想换落叶乔木,但南天竹最初用的也是瓷盆,一个口径30 厘米的瓷盆,重量就余10斤,实在太重了。那就一并翻盆换盆(图9,南天竹翻盆),南天竹抗性特别好,耐热,南露台夏季38 度以上的高温持续,从来没怕过。耐寒,寒潮来袭整棵树被冰封(图10,南天竹冰封),解冻后依然活动很好。耐旱也耐涝,耐晒也耐荫。总之南天竹优势太明显,加上秋冬和早春的红叶,是非常理想的植物选择。这次换盆,我选了款40 厘米口径,盆高28 厘米的塑料盆,减轻了花盆自身重量带来的烦恼(图11,翻盆后)。

露台没有地栽环境,但我还养了紫藤。盆栽紫藤,依然每年开花(图12,紫藤开花图),但是紫藤花期太短,所以我更喜欢欣赏它的秋叶(图13,紫藤秋叶图),金灿灿的黄,让画面更温暖饱和。一直说紫藤的根系霸道,主要还是地栽环境里,紫藤的根扎得深,外延得广。但是盆栽紫藤,总体来说,根系受到花盆的制约(图14,紫藤翻盆根系),没有地栽表现得那么强势。冬季紫藤落叶,此时更容易翻盆操作,不会伤到叶芽花苞,但我一个人给紫藤翻盆,它的长枝干就变成了挑战,只能找来梯子,依靠梯子的高度支撑紫藤的主杆(图15,紫藤换成塑料盆) 才完成了翻盆的工作。

当然,我不仅仅翻了这些木本植物,还有银杏、桂花、竹子、绣球、鸡爪槭、日本枫等等,篇幅有限,也就不一一赘述了。期望翻盆后,这些木本植物能带给我更多惊喜。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13

图14

图15

猜你喜欢

双色蜡梅寒潮
我爱蜡梅
神奇的双色花
皇牌不败双色鞋
蜡梅飘香
超级秀场 寒潮来袭
《蜡梅报春》
1961—2016年东北地区冬季寒潮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暖的响应
盼 归
双色木车模
2016年寒潮来袭,湿冻模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