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人生的诗意与哲思

2021-04-19刘晗

世界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基耶洛夫斯基上帝

刘晗

电影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落幕后掌声的多寡,而是它是否能唤起观众内心的波澜起伏,随时间推延历久弥新。言简意赅的台词、长久静止的画面、频频出现的特写以及非常规的镜头切换……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就有如此特质。在他的作品中,鲜少出现紧凑密集的剧情叙事,反而投射在深邃的精神世界,在微小细节中见出诗意与哲思。

维系着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电影之间的不是来自票房的压力、观众的好恶和电影同行的批评,而是上帝。“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参照物,如果上帝存在,那他就是这样一个参照点。我觉得我和上帝通过纽带联系在一起,我告诉上帝让事情发生,然后事情就自然而然发生了,我告诉他,给我所需要的东西。开始的时候,我要他给我才智,给我一种我所需要的感觉,我要他让理所当然的事情发生,但他有时做有时不做。”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里讲的维系既是灵感最初的源泉,也是创作时的理念。

无论是受圣经启发的《十诫》,还是“蓝白红三部曲”,这种低调静默、忧郁被动、顺其自然的理念都能在主人公的态度中找到蛛丝马迹。他将剧中人推向极端困境,面对人性的质疑和生命的拷问,甚至生活的抉择中都渗透了生死爱欲的重大命题,也正因为此,看似平常的细节中才透露出视觉隐喻或者天启之音,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使命即是让这些不经意的符号有迹可循。

人生中的“十誡”

艺术家的作品事实上是他为自己的人生写下的注脚,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这部以《圣经·出埃及记》为蓝本、被他改编成了以波兰普通人生活为背景的伦理小品。这10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暗含着上帝对人类的劝诫,也关乎当代人性道德与宗教哲学的博弈。从宗教到日常,从抽象到具体,远古神秘的十诫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制造的幻象中有了新的生机。

《十诫》里的10个故事并非与每条戒律一一对应,也没有遵循腐朽的教条,而是在新旧交融的杂糅中见出现代人对古老命题的晦涩回答。在物质和欲望的追逐游戏中,人性的丑恶和虚无的价值观顿时显露无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接受着来自多方的考验,比如《十诫》里对家庭伦理关系的探究:对科技过度信任而丧子的父亲,丈夫病危时妻子外遇,丈夫偷窥妻子偷情,女儿暗恋父亲,等等情节,即便没有宗教信仰,也逃不过家庭与社会制约的困境。

每一个造梦的电影人首先是他自己的圆梦者。在这个想象层出不穷的场域,基耶斯洛夫斯基却以人生的“十诫”规训自我。作为电影大师,他从不避讳自己对电影院的厌恶,电影只是他传达人生思考的一种方式,生活和文学才是他的真爱。家庭的动荡、故乡的沦陷以及饱受疾病折磨的童年叠加起的重重苦难让他不得不在现实之外寻求栖息地,卡缪、陀思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他生命中的明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基耶斯洛夫斯基那样在书中找到精神慰藉,在他后来的作品里也有不少情节源于风雨飘摇时代中小人物对命运的探索。

正值青春期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迫进入消防员学校,生性崇尚自由和浪漫的他受不了训练的规训与束缚。经历了几年的戏剧研习之后,等来的却是洛兹电影学校两次将他拒于门外。然而,屡败屡战并未令他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倍感自豪,随后这匹淹没在沉默大多数里的“黑马”便以先锋艺术家的姿态异军突起。然而,由于波兰政府对于社会意识宣传的收紧,唯有商业和艺术兼得的纪录片才能在夹缝中生存,让他的抱负得以实现。基耶斯洛夫斯基向来习惯于潜伏在人迹罕至的精神地带,在后来的剧情片中也常见“窥视”的镜头。在长达10多年的纪录片生涯中,他看到了这种拍摄方式的优势所在,也注意到了它的不完美:“纪录片是拍摄人的真实生活,他们信任我们,说出了生活的真相,但这真相往往被用来对付他们,我们的工具越是隐蔽,后果便会危险越大,摄影机和麦克风会使得人们孤独无助,只有无言……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

“三色”的弦外之音

纪录片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打开了电影世界的大门,在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中形成了独特的基式电影语汇,而后他将这种人文精神的影视化呈现带入到了剧情片,在“蓝白红三部曲”中达到了巅峰。《十诫》之后,他把拍摄的主场移到了法国。长期以来饱受战争压抑,法国的浪漫氛围以及宽松的舆论环境让他的创作焕然一新。

作为第二故乡,法国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意义非比寻常,蓝白红三色国旗象征的自由、平等与博爱,这些宏观的政治概念如果转化为国民气质,又会在个人身上发生何种微妙反应,这即是“三色”诞生的原因。

基耶斯洛夫斯基在人生的最后3年拍摄了被奉为经典的“蓝白红三部曲”,《白》斩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蓝》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红》更是包揽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提名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在内的十几项提名和奖项,奠定了他世界电影界大师的地位。

“蓝白红三部曲”故事选取的题材无外乎家庭琐事与人生抉择。朱丽叶·比诺什领衔的《蓝》蔓延着忧郁,丈夫与女儿遭遇车祸去世,蓝光渲染的泳池、糖纸、风铃无异于悲伤泪水的释放,在得知丈夫的外遇与此同时拥抱新的感情,也象征着她在重创之后开启希望和自由的人生。然而一切都是短暂的,新的生活必然还会伴随着未知的难题。

《红》的故事发生在日内瓦。女学生瓦伦丁在求学的同时又到一广告公司兼职做模特,围绕着爱情与猜忌的故事接踵而来。

《白》讲述了卡罗尔被妻子抛弃后想要挣钱和妻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藍》的主角叫朱丽,丈夫因车祸丧生,但她应对丧偶之痛的方式却出人意料,从中可以窥见他们过往婚姻生活的真相。

圣洁的婚礼、苍茫雪地……《白》在色调反差上不敌《蓝》那样的大面积呈现,反而掷地有声,也意味着一切背叛的徒劳。丈夫始终都竭尽全力想在情感、身份、财力以及地位的不平等上扳回一局,他因不公而磨难重重,费劲周折实现了他所谓的平等,妻子却陷入他布下的诡计锒铛入狱,仍然是悲剧一场。《红》就像色彩本身洋溢着暖意融融的浪漫史,几对围绕着爱情与猜忌的故事接踵而来,婚外恋、欺骗、监听,现实中勉强维系的感情以及心有所属之人的错位使原本纯粹的爱沾染上尴尬与麻烦,机缘巧合起伏跌宕。

正如他所说,“最接近人道精神的是博爱,而我们是博爱的,因为我们总是在目光中显露出慷慨。”所有一念之间的堕落都源于不合时宜的情谊。基耶斯洛夫斯基心怀悲悯,层层剥离人性的弱点,又恰如其分地将其缝合。他设置的结局更为耐人寻味:载有百人的客轮倾覆,仅有几位幸存者,其中两个正是故事里启程寻爱的主人公,这是否意味着在命运的风暴里,孤独的生命总会得到上帝的眷顾与救赎?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我不拍隐喻,人们只会把它们当隐喻读。”也许所有现有的对电影的阐释都没有网罗导演的本意,就像少数人才能穿行而过的窄门,不会有人轻易得到上帝的秘密。

沉默的童年、坎坷的青春期以及处于冷战时期的波兰,都赋予他审视的目光和凝重的底色。身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未来对他来说深不可测,令他恐慌不安。在几乎全程自问自答的纪录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里,这个平时躲在摄影机背后的人走到了观众面前,当他直面个人成长和政治风波,他更愿意相信其中蕴含的秘而不宣和无法言说的感知。

“我们的确处于一个充斥着文化危机的时代,在探索生活价值并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态度也会因此发生改变,毕竟这种文化危机不会危及世人的生存……我更愿意相信在地球和天堂里有更多的东西我们没见过。”就在这部电影拍摄完成后,正值创作黄金期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离开了人间。历经25载,基耶斯洛夫斯基探索出的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焦虑和危机感引发的普遍共鸣,依然让人们津津乐道,而且愈发弥足珍贵。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基耶洛夫斯基上帝
120秒的“上帝”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是否气人
什克洛夫斯基诗学视野下的秦观《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