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

2021-04-19张金国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筒桩基础桩基

张金国

随着人口的增多,住房已经成为社会的难点问题。根据人们的住房需求,民用建筑正逐渐朝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在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的同时,其安全稳定性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保证民用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成为高层建筑施工建设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

1.针对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

1.1 加大对钻孔环节质量的管控力度

开展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时,应该确保桩位、标高等数据是精准的,并仔细检查孔深、孔径以及孔倾斜度等情况,有利于减小危害影响。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勘察报告信息,科学开展桩基础施工工作,有助于确保施工的质量是合格的。假如产生了地质改变的问题,应该紧密联系具体的状况,不断改进基坑的深度,使建筑物的承载力符合相关规定,规避桩基位置偏位问题的出现[2]。

1.2 细致检查钢筋笼,做好桩基础处理工作

对于钢筋笼而言,通常运用了分段制作方式,应结合长度情况,确定钢筋的长度,钢筋笼的长度不宜小于6m,确保结构是稳定的。进行钢筋连接的过程中,应确保钢筋轴心是一致的。实施焊接处理的过程中,应该使钢筋接头处于错开状态实施焊接。如此,可以使钢筋笼质量合格,规避发生断桩现象。在钢筋笼焊接完毕以后,应制定出合理的保护策略,可以在钢筋笼下面放置混凝土垫块,借助砼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来说,每隔3m 可以均匀设置4 个混凝土垫块,使钢筋笼运用的时候规避被其他方面因素所干扰,确保桩基础稳定性达到相关要求,规避了短装和断桩现象的出现。对于深入环节,应该做好管控工作,规避产生节点脱开的问题。面对此种状况,能够运用送补结合方式完成桩基处理的任务。当出现桩基相关问题之后,应该做好复打工作,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状况,细致检查与补偿桩基,达到提高其承载力的目的。假如出现断桩的问题,应该实施补桩,参考具体的施工状况,加强施工补救管理。面对相邻桩基间距很小的问题,需要科学钻孔,使建筑桩基础的质量与承载力均达到相关要求,可以降低施工事故的产生概率。

2.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案例

2.1 工程项目简介

此次研究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十三五”中华片区茅台酒技改工程1#~13#制酒生产厂房及及其配套设施项目为例。通过利用相关生产辅助设施,实现了集中化生产管理的目的。该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范围涵盖了13 栋制酒生产厂房、1 栋食堂、办公综合用房、6 栋浴厕、1 栋维修房、2 栋谷壳库以及1座篮球场及其配套设施,建筑面积共计大概100000m2。

2.2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步骤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步骤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技术步骤图

2.3 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重点

2.3.1 科学进行测量放线

(1)结合由建设单位供应的坐标点,借助GPS 对控制点进行定位。然后使用计算机准确计算出不同区域控制点的具体坐标,同时依次测定出建筑的整体控制线,然后设置4个控制点,使点的位置可以通视,产生一个闭合矩形,运用极坐标方法进行复核。

(2)参考孔桩圆心的坐标,对各个孔桩的中心点进行测量,同时借助卷尺与线根据孔桩直径放出相应的孔桩桩位,运用白灰撒出桩外径的边线,在孔桩的中心处借助钢筋打进土内加以标识,将钢筋当成圆心进行拉线画圆,并沿着定位环撒出白灰线,经过校对合格以后,当成桩开孔定位的根据。

图2 旋挖钻灌注桩施工技术步骤图

2.3.2 合理进行护筒的安装

结合桩位点情况,进行钢护筒的合理安装,使护筒内径超过钻头直径大概200mm,钢护筒的壁厚为8mm~12mm。对于护筒埋设的深度来说,在粘性土内不得小于4m,在沙土内不得小于8m。确保护筒埋设的精准性,使护筒的中心、桩位的中心偏差不超过50mm,相应倾斜度偏差不超过1%,在护筒和坑壁间需要运用粘土进行填实处理。具体施工的时候,埋设护筒时需运用旋挖钻机静压方法予以实施。等到钻机就位之后,需保证钻杆、钻头以及桩位三线合一,依靠旋挖钻机动力头把其垂直压入到土体内。埋设护筒结束以后,把桩位中心借助四个控制护桩进行引回,让护筒和桩位的中心相重合,同时运用红油漆在护筒上面对护桩方向线的位置加以标记。而护筒埋设的深度不超过2m。护筒需要高出地面大概30cm~50cm。

2.3.3 加强钻孔管理

进行旋挖钻钻进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动力头驱动钻杆、钻头实现旋转,并应用钻头下边的切削刃破碎土层,使经过切削后的土体被挤到钻斗中,在装满之后,需要把钻斗提出孔口,然后将钻机底盘进行旋转并反转,启动钻斗阀门,使土体排放到地面上。利用上述做法,经过数次反复操作得以成孔,直至孔底的设计标高。在钻机设备准备好以后,便能够钻进,此过程中使每次的进尺大概为60cm,起初钻孔需要减慢旋挖的速度,同时保证放斗的平稳,提斗时应该减慢速度,尤其对于孔口5m~8m 段的旋挖环节,应该合理利用控制盘实现对垂直度的有效监控,假如出现了偏差,需要马上改正。

2.3.4 做好钢筋笼加工与安装施工

钢筋笼的纵向钢筋运用HRB400 级。纵向钢筋运用双面搭接焊焊接处理,其搭接的长度至少为10d。并使用运输车运输,用吊车吊入桩孔完成安装任务,保证安装时候的钢筋笼速度较慢,使孔壁质量合格。

2.3.5 加大对桩基砼灌注施工控制的力度

进行正式灌注施工之前,对漏斗、测试仪器、量具以及隔水塞等相关设备功能是否正常进行检查。把砼运输到灌注位置之后,细致检查砼的和易性、坍落度等状况。对于砼的强度等级来说,需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需要小于25mm,相应坍落度为18cm~22cm,而扩散度是34cm~45cm。进行第一批砼灌注的过程中,使导管的下口到孔底的距离是0.3m~0.5m。为了实现水下砼封底,应该使用隔水栓,发挥出有效的隔水作用,然后及时排出。当明确初存量数量充足之后,便能够进行灌注施工,运用砼的重量排除导管中存在的泥浆,第一次浇灌的过程中,初灌量需要把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0.8m~1.2m,同时使导管中留有一定的混凝土高度,避免钻孔中的泥浆进入到导管内。使砼的初凝时间也大于整桩灌注施工的时间。在正式灌注施工以后,需要持续进行砼灌注施工,尽量减少导管拆除的间隔时间。在导管中的砼不满的情况下,缓慢进行灌注施工,规避导管中高压空气囊的形成,导致堵管问题的出现。并且对孔内的砼面高度进行准确测定,不断改进导管的埋深。一般情况下,埋深为2m~6m,避免导管出现提出混凝土面的情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导管内外混凝土高差的准确测量,实现连续灌注的效果,并准确记录水下混凝土灌注的信息。当进行灌注施工的时候产生了堵管情况的时候,需要采用上下活动导管的方法,避免运用振捣设备进行振动。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利用合理与否关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施工技术人员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环节质量的管控力度,科学排查施工时候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如此,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增强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管理的效果。

猜你喜欢

护筒桩基础桩基
厚淤泥地层灌注桩深长护筒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既有桥墩护筒保护技术探究
全护筒跟管灌注桩护筒受力分析
水上钻孔灌注桩护筒穿孔漏浆的预防与处理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