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困生”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

2021-04-18周锐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学困生新课程

周锐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在现代化教学理念以及多元化教学措施的辅助下呈现出质的飞跃。学困生作为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无法彻底攻克的难题之一,需要老师的积极鼓励和科学研究,才能带领他们攻克各项数学难题。文章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学困生培养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学困生;兴趣培养

为了积极响应新教改的要求,彻底解决小学数学课堂学困生问题,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将具有较高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结合其中,将班级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最大限度缩小。教师要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平等的关爱,使学困生能够与其他同學拉近距离,从而具备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以结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以及多元化教学措施,使学困生能够将传统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分心的毛病彻底解决,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如此必然能够使学困生摆脱对数学知识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还能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与其他同学一样,享受数学知识带来的快乐。

一、给予学困生必要的尊重

对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而言,主要体现在数学成绩不达标、表现能力不明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受到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不重视,导致人生的自卑感明显高于数学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从而使学困生忽视自己的存在,自我孤立、自我封闭。因此,小学数学老师想要使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必须给予学生必要的尊重,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老师在日常学习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学困生具有的优点进行积极挖掘,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从而使学困生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赞扬中对老师产生认可,能够对老师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另外,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状态和能力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尽可能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尽量挖掘学困生的优势,而不是以告状的态度对家长汇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要与家长共同研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完善。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想要使小学数学学困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产生积极兴趣,提高自身数学学习能力,摆脱数学学困生的称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具体教学目标,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老师在对班级学困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如奖励激励法、实践操作法、教学游戏法、趣味教学法等,使学困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要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入手,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在具有较高趣味性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趣味。这样不仅能够使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放松,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且能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除此之外,小学数学老师还要尽可能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连接,使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句话充分了解,从而明确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另外当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老师不要进行无谓的指责和批评,而是应该以鼓励和引导的态度,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比如,以分层教学法为例,在进行具体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具有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A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B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C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在进行乘法与除法相关知识点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根据A、B、C三组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鼓励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困生不仅可以将老师布置的作业题目有效完成,而且还能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产生较高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不同习题的辅助下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久而久之,必然能够使学生都能得到长效进步。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老师在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仅要结合学困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具体教学目标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对学困生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学习指导,使学困生能够在脑海中构建科学数学知识体系,从而为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基础,而且还要保证采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困生在正确的评价中产生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根据对科学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科学性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在运用过程性评价时,教师应该将基础性的问题向学困生进行提问,在学困生回答出正确答案之后,老师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在学困生回答出错误答案之后,老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直到学困生能够回答出正确答案为止。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引导下,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困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设置的问题难度进行不断提升,并且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困生将大量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归纳,使相关知识点以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呈现出来,从而使学困生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运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形成性问题进行分层设置。在对小学数学学困生进行形成性测试的过程中,确保相关问题的设置能够使60%~80%的学困生独立解决,使学困生在获得正确答案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困生对自身数学能力的提升明确了解,从而使学困生爱数学,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设置的教学内容中,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结语

根据以上对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的详细分析和系统性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想要使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小学数学老师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巨大的精力。老师需要时刻谨记只有用关怀与关爱,才能使学困生感受到温暖。数学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行不断提升,以便能够具备对应的能力来指导数学学困生学习数学知识。长此以往,不仅能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消除隔阂和陌生感,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的指导,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朝,王春霞.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特点——对58名语文、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20(04):191-192.

[2]羊厚密.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喜欢数学——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矫治[J].科学导报,2020-06-06(C05).

[3]李涛.微课学习在小学高年段数学“复习巩固”环节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2):278-280.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学困生新课程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