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温的守恒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17向婷婷蒋小剑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完整性个体理论

向婷婷 蒋小剑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长沙 410208

护理理论家莱温利用归纳性方法,在物理学家费恩曼守恒是自然法则,以及艾里克森环境对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理论的启迪下,于1967年首次提出护理的4条守恒原则,经完善后于1989年正式阐述了守恒模式〔1〕。莱温的守恒理论主要包括能量守恒、结构完整性守恒、个人完整性守恒、社会完整性守恒四个方面〔2〕。莱温认为护理的重点是及时评估、识别患者的失恒方面,给予相应的护理计划与干预,使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在强调优质护理服务与整体护理的今天,守恒理论不仅能深化整体护理内涵〔3〕,还能根据个体不同情况指导护理实践。

1 理论背景

1944年莱温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库克县护士学校,1962年获得韦恩州立大学护理硕士学位,1969年出版了第一本护理著作《临床护理导论》,1977年成为Eliazbeth Russell Belford 奖的第一位得主,1992年洛约拉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称号。莱温在从事护理工作的40余年里,担任过不同的护理角色,涉及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方面,这些经历对守恒理论的提出有重要影响〔4〕。

2 理论的基本内容

2.1 理论的基本假说

莱温在1966~1989年共提出15条理论假说,总结后分别为:①人具有整体性、社会性,有独特的适应能力;②变化是不可避免、随机和无规律的,护士要建立一种有利于疾病康复的环境;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意味着制定护理计划要具有个性化,护理决策以患者行为为基础,目的是维持人的完整性;④护士有责任识别患者的健康状态的变化和患者健康状态改变后的机体反应。

2.2 理论的核心概念

①完整性:莱温所认为的完整性注重机体的各项功能以及和整体的各部分之间健康、全面、有组织、不断完善的相互关系,因此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完整性的保证。②适应:莱温认为守恒是适应的最佳结果〔5〕,是人在与其特定情景下所处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是个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为维持个体完整性不被破坏而不断做出反应的生命过程。③守恒:即个体保持或维持的一个适当的平衡状态,以维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其目的是寻求在个体独有的生物能力范围内的能量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从而维持个体完整性,达到健康〔6〕。

2.3 守恒原则

①能量守恒避免过度劳累而导致能量丢失,平衡输入与输出,生命体征是重要参数,对危急重症患者而言尤其重要,②结构完整性守恒:个体出现损伤时,护理人员及时识别,给予措施维持或恢复患者机体结构,防治损伤及促进愈合,③个体完整性守恒:该部分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帮助患者维持或恢复自尊,提高自我认同感,保护患者隐私,④社会完整性守恒:认同患者的社会人的属性〔7〕,积极调动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2.4 护理学核心概念

莱温对护理学的四个核心概念:人、环境、护理、健康分别进行了阐述〔2〕,她认为人是生命整体,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但同时也具有依赖性;人处在内环境与外环境之中〔8〕,护理目标就是运用守恒理论评估与发现个体的失恒方面,及时给予措施,使个体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健康。

2.5 守恒理论与护理程序相对应的关系

莱温的守恒理论与护理程序的步骤基本相对应,促进护理程序的实施,根据个体不同情况指导护理实践,因而提高护理质量。莱温的守恒理论:①评估(Assessment):以守恒原则为指导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包括内环境与外环境;②类护理诊断(Trophicognosis):莱温于1966年提出,此概念与护理程序的“诊断”相对应〔9〕;③假说(Hypothesis):护士用科学的程序观察患者并选择相应的数据形成假说,指导下一步实施〔9〕;④干预(Intervention):根据守恒理论的四个原则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⑤评价(Evaluation):对改善患者的四个方面守恒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进行评价。

3 守恒理论在国内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莱温的守恒理论自提出以来,通过在护理实践、护理研究、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发展与完善。其理论的四个原则重点强调机体各方面的整体性,与整体护理理念密切呼应。

3.1 国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护理理论发展重要的时期,护理学家们认识到护理理论是推理、建立批判性思维及决策的工具,是指导优质护理实践的必要条件,并且专业的护理实践需要一种专注于患者的系统方法,因此莱温在1967年提出的守恒原则受到广泛认可,开始被护理工作者运用至临床之中〔10〕。

3.1.1临床护理实践 Schaefer等〔11〕将莱温的守恒理论运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证实莱温的守恒理论不仅可以用于鉴别心力衰竭患者的并发症,临床还能根据守恒的四个原则去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来保持患者的整体完整性。在护理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时,Delmore〔12〕发现运用守恒理论框架,可以使患者的能量保持平衡的同时,促进该人群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研究将守恒理论完整的运用于早产儿的护理中,在保持早产儿能量、结构完整性的同时,还在出院时指导家属按其原则进行继续护理,取得不错效果〔13〕。

3.1.2护理研究 Mock〔14〕在护理研究中使用莱温的守恒理论框架时发现可以减轻癌症患者疲乏问题。Deiriggi和Miles〔15〕用莱温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一项研究:研究使用水床对早产儿心率的影响。Mefford〔16〕将莱温的守恒模式作为工具,用于不同体位对早产儿的血氧、血压、心率及睡眠状态的比较研究。此外有研究者将守恒理论框架用于比较不同新生儿的体温〔17〕。

3.1.3护理管理 Leach〔18〕发现莱温的守恒理论在为做出有效的伤口处理时提供了深思熟虑的基础,在改善伤口愈合的基础上,也改善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运用守恒理论为模型管理高级老年护理实践时〔19〕,研究证实该理论在长期护理环境中为护理老年人提供了清晰的结构,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有研究发现,根据守恒理论为框架来配备护理人员能够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资源使用〔20〕。

3.1.4护理教育 莱温所写的《临床护理入门》(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Nursing),对守恒理论进行了介绍,被作为教材最早用于外科护理教学〔3〕。

3.2 国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由于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停滞导致护理人才缺乏,因此很难形成专业的本土护理理论,自80年代起,我国护理学者开始引用国外的护理理论〔21〕。2003年赵博伦第一次将守恒理论运用于临床〔5〕,开启了守恒理论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

3.2.1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006年张娅男等〔22〕将守恒原则运用至指导护理人员制定肺癌患者护理计划。2008年毛雅迪〔23〕运用守恒理论来护理肾癌围术期的患者,使得患者各方面得到了守恒,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冯军等〔24〕在2015年将守恒理论应用于护理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为护士制定整体的实践方案提供了指导,运用此理论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还提高了脑梗死患者的自理能力。有研究显示,临床护理工作者用守恒理论护理一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促进患儿疾病恢复的同时还减轻了分离性焦虑〔25〕。在照护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时,肖燕青〔26〕运用守恒理论的四个原则对患儿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3.2.2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熊小利〔27〕试验结果发现,以莱温守恒模式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有促进作用。此外,有文献显示,运用该理论指导护理实践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28〕。

4 小结与展望

守恒理论的四个原则与护理程序的步骤相辅相成,不仅可以给护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还有利于构建整体的护理框架。特别是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与疾病的急性期护理方面。但守恒理论没有提护患关系和疾病后续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将守恒理论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理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是医务人员需要思考与完成的。此外,能否将守恒理论应用于护理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分期明确的慢性疾病也可通过实践证实。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完整性个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稠油热采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