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调查研究

2021-04-17鲍双玲杨鹏举

绿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误食生境真菌

杨 喆,鲍双玲,杨鹏举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平凉 744000)

1 引言

大型毒菌是大型真菌中能使人、畜食后引起中毒或者死亡的一类真菌的总称,俗称毒蘑菇。毒菌在菌物界中不是一个自然分类单元,由于具有人畜误食后能引起中毒反应的共同特征,故将其划分为一类,是大型真菌中比较特殊的类群[1]。自然界的毒菌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至少有500种。通过对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毒菌调查,发现分布于该区的毒菌有15种,种类较少,但分布广泛。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西部,六盘山系东侧支脉,黄河支流泾河中上游地区平凉市崆峒区境内,距城区15 km。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6°26′18″~106°37′24″,北纬35°25′08″~35°34′50″,总面积16283 hm2。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地质遗迹和古文化遗迹。保护区处于东亚季风区边缘,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内分布维管植物群落野生种120科482属1139种,区内主要乔木林有人工落叶松林、人工油松林、人工杨类林、人工刺槐林、辽东栎林、白桦林、阔叶混交林、山杨林、针阔混交林、杜梨林、杂木林等;主要灌木有沙棘、黄刺玫等;主要草类有蒿类、莎草等[2,3]。

目前,对该区大型毒菌没有开展过调查研究工作。本研究团队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不同季节,对该区的大型毒菌资源进行了多次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对该区域大型毒菌物种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野外调查通过踏查方式,主要以该区各个河流沿线、道路沿线两侧林区为主,地点主要是太统山、香山、党家山、甘沟、三道沟、二道沟、崆峒前峡、崆峒后峡和后河等地,林种为油松、华山松、落叶松、桦树、杨树、辽东栎和天然灌木林等。调查时间从2019年4月开始至2020年10月底结束。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200余份。

标本采集,发现毒菌子实体后,首先进行实体拍照,并观察和记录子实体的发现地点、生境特点、生态习性、新鲜子实体的外观形态特征等,最后采集新鲜子实体标本,保持其完整性,包括菌盖表面的附属物、菌环、菌托及地下部分等,编号后装入采样袋带回实验室,以待鉴定并干制标本。

2.2 大型毒菌鉴定方法

大型毒菌标本鉴定主要依据宏观和显微形态特征,大部分毒菌根据野外观察和记录的子实体的生境、生态习性,结合拍摄的照片和采集标本的宏观形态特征(菌盖、菌褶、菌柄大小、形态和色泽,有无菌环、菌托、菌盖附属物及着生方式等),参照《中国真菌总汇》《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等参考资料[4~23]对采集到的子实体进行物种鉴定,少部分种类的鉴定根据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完成,共鉴定出大型真菌6科,6属,15种。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型毒菌物种结构

通过对200余份标本的鉴定,共获得15种大型毒菌,隶属于1纲2目6科6属。具体物种结构详见表1。

表1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大型毒菌物种结构

3.2 大型毒菌物种

15种大型毒菌所属科、毒性和生境详见表2。

3.3 极毒物种特征

3.3.1 肉褐鳞环柄菇

此种极毒,含毒肽和毒伞肽。

形态特征:担子果小至中型,菌盖直径2~5 cm,扁半球形至凸镜形,中央稍钝凸。菌盖表面 污白色,被近同心环状排列的暗褐色鳞片。菌肉白色,薄。菌褶离生,较密,白色,不等长。菌柄长3~6 cm,粗0.4~0.8 cm,近圆柱形,基部明显膨大,污白至浅红褐色;中上部具不明显的膜质菌环,易消失,菌环下部覆黑褐色点状鳞片。担孢子(6.5~9)μm×(4~5)μm,椭圆形,光滑,无色[23]。形态特征如图1、图2。

图1 采集的肉褐鳞环柄菇子实体

图2 肉褐鳞环柄菇生境照片

生境:夏季至秋季于雪松、云杉树下群生。

3.3.1 纹缘盔孢伞

此种含毒伞肽毒素。中毒死亡率高。采食生腐木上的金针菇等食用菌时注意区别。

形态特征:担子果小型,菌盖直径1.5~4 cm,幼时圆锥形,后期近平展,中部乳状突起。菌盖黄褐色,边缘有细条棱。菌肉污白色至淡黄色,薄。菌褶直生至近离生,初期淡黄色,后呈黄褐色,较稀疏, 不等长。菌柄长2~5 cm,粗0.2~0.4 cm,近圆柱形,上部污黄色,下部暗褐色;菌环上位,膜质。担孢子 (8~9.5)μm×(5~6)μm,椭圆形,具疣突,淡锈褐色[23]。形态特征如图3、图4。

生境: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针叶树腐木桩上。

图3 纹缘盔孢伞菌盖

图4 纹缘盔孢伞菌褶、菌柄

3.4 分析

通过在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2年的调查,发现该区大型真菌的出菇期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其中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出菇盛期,15种毒菌在该区分布较为广泛,不仅林区有分布,出菇盛期在机关院内、居民小区院内、道路旁边、农户房前户后均有分布。许多毒菌生态习性与食用菌相似,特别是毒菌与绝大多数的野生食用菌形态特征不容易区别,许多毒菌同样味道鲜美,易误食毒菌中毒。白霜杯伞和白杯伞菌体中含有毒蝇碱,并含有胃肠道刺激物,中毒后会引起恶心、呕吐等症;大孢滑锈伞在云南当地俗称笑菌,少食则有甜味,且逐渐使中毒者发笑,以至大笑,严重时有生命危险;臭红菇味辛辣,有臭气味,误食后会出现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精神错乱、昏睡、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等,一般发病快,初期及时催吐可减轻病症。肉褐鳞环柄菇和纹缘盔孢伞为极毒种,误食后发病初期为胃肠炎症状,然后肝、肾受害,死亡率高。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该保护区分布有大型毒菌15种,隶属6科6属。结果表明该林区大型毒菌资源种类较少,但分布较为广泛,极毒种有2种,为肉褐鳞环柄菇和纹缘盔孢伞。且区内许多毒菌生态习性与食用菌相似,与绝大多数的野生食用菌形态特征不容易区别,误食毒菌中毒便很自然。

毒菌中毒往往是误采误食而引起,轻者影响身体健康,重者导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为了降低当地居民误食毒菌,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加强毒菌的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毒菌对群众伤亡事件的发生;保护区管理部门加强对区内毒菌的监测和资料的完善与管理,在分布密集的区域设立警示牌;进一步加强对毒菌的调查研究工作,详实掌握物种的分布情况。

猜你喜欢

误食生境真菌
基于InVEST模型的延安市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春季迁徙期生境适宜性历史演变1)
盐分对不同生境海三棱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城市生境单元制图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食物发霉了,没长霉的地方也不能吃?
千奇百怪的真菌
奇趣的真菌王国
真菌对我们的帮助
致命真菌
儿童安全盖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