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综合思维 解读地理过程

2021-04-16四川康开胜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玄武岩沙地过程

四川 康开胜 赵 黎

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在可感知的和可测量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即时段的长短,建立依照时序各类地理性质的表现,而后把这些性质放在某个规定的范畴中进行分析,得到在纵向上的表现规律。中学阶段的考查中涉及的地理过程是指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如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另一方面,如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需要注意的是,相对于地理事物在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变化,地理过程强调地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纵向变化,更侧重于地理事象在时间轴上的动态变化。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对地理过程的考查重点突出,难度颇大,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过程性问题更能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过程性的试题更能筛选出有用的人才。通过试题的过程性,引导教学的过程性。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地理过程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二、解读地理过程,把控教学过程

1.不忘初心,回归本真

地理教学的初心是传授知识,形成能力,培育素养。地理学的本真是理论源于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准确性,引导学生全面准确掌握知识生成的过程,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学生懂方法、会运用,形成熟悉情境下看陌生,陌生情境下找熟悉,从素养培育上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联系实践解决问题。

【例1】(2020年全国卷Ⅱ,37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式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解读】该题学生错误率极高,先后次序完全答反。一方面原因在于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只知道地壳运动,不知道岩浆活动;对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只知火山(岩浆沿着管壮裂隙喷出),不知道熔岩高原(岩浆沿着线性裂隙喷出);另一方面在于教师一般都强调内力地貌形成初期海拔高,起伏大,外力作用来削高填低,减小地势起伏。学生在认知分析的时候先入为主,比如答题时迁移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起伏的变化来分析,忽视了材料给出的具体翔实的信息。

【参考答案】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教学启示】对于地理知识要注重完整性,不能想当然地突出重点,导致偏颇。对于地理过程的教学,要明确地理事物的初始状态、关注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2.物质运动,能量平衡

地理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其发展演变规律有三种路径,那就是循环运动、发展壮大、单向衰亡,而完成这个运动的方向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在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其能量收支基本平衡,一旦平衡破坏,就会出现过程的异常演变。

所谓循环运动,那就是从某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过程回到原状态,比如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生物循环等,要引导学生关注循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关注环节的前后联系、相互影响与促进。从能量角度看,就是收入支出平衡。

所谓发展壮大,往往在人文地理过程中比较普遍,例如,产业活动、人口集聚等。往往需要关注过程中积极因素的优化聚集,优势资源的聚集,不利因素的弱化。从能量角度看,就是收入大于支出。

所谓单向衰亡,就是地理事物的消失没落过程,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中消亡的原因,比如能量的减少、外来物质的阻挡或者输入减少等。从能量角度看,就是收入小于支出。在教学中可以以台风的形成发展为例进行剖析。

【例2】(2020年全国卷Ⅱ,37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解读】该组题学生正确率较高,板块运动强调板块的水平运动,挤压或者张裂,然后导致岩石圈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沙金的形成过程,学生也能够从其形成、出露、搬运、沉积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1)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活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流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沙金。

【教学启示】讲清楚教材中的地理过程,引导学生正向迁移。

3.要素综合,整体为本

在认知和分析地理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要素发展演变的情况:厘清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如何起作用?(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地理过程中增加了哪些要素?减掉了哪些要素?每一个阶段谁起主要作用?总体发展谁起主要作用?明确要素对地理过程的影响既有单一性、主导性,也有关联性、综合性,往往能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比如大气环流形成过程、洋流形成过程、植物生长的过程、地貌形成过程、产业转移的过程。

【例3】(2020年全国卷Ⅲ,37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图1

图2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解读】学生对于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认识不全面,漏掉气温这一个要素。其实气温变化大,岩石风化作用强,增加沙源,会导致沙地增多。

【参考答案】(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教学启示】引导学生关注要素的全面性,关注材料信息运用的充分性。

4.时空融合,变化万分

时间的过程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状态,空间的格局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静止状态。时空综合角度进行分析,可体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要关注不同时间的变化集聚过程,明确时间长短、时间演进、时间积累,最终量变到质变。比如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扬沙、浮沙、沙尘暴。

【例4】(2020年全国卷Ⅲ,4~6题)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4~6题。

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解读】该组题考查人口过程,有时间序列的变化,属于较难试题。

【参考答案】4.D 5.C 6.B

【教学启示】对于时间变化的地理过程,要引导学生关注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关注每一个阶段的对应性。

5.地方综合,尺度特征

地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有区域性,所以要关注地方综合,明确尺度特征,大尺度背景的地理过程教学一般关注整体,忽略细节;注重“普适性”;小尺度区域一般关注“具体”,注重细部特征的描画。同时还要注意尺度叠加的方法,小尺度事物在大尺度背景下产生,大尺度事物是若干小尺度的综合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强化时间和地点信息,提高学生敏感度。

【例5】(2020年全国卷Ⅲ,36题)(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如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

【解读】该题既要看国家空间层面,还要看地方区域层面,属于空间叠加范畴。

【参考答案】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休闲需求和休闲层次要求急剧提升,吉隆坡是首都,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更多国际(政务、商务等)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要的客源群体。

【教学启示】解开学生的思维误区,使学生知道何种情况下应“忽略细节”,何种情况下应“突出细节特征”。

总之,地理过程包括分布、位置的演变过程,地理循环过程,形成与消亡过程,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过程,人口迁移过程,多种地理要素组合的区域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景观类型组成等)。要引导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关注地理过程的标志性过程特征,认识地理过程的意义(功能),从地理过程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影响什么的角度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玄武岩沙地过程
玄武岩纤维微表处在高速公路预养护中的应用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江西石坞金矿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山西左权县玄武岩开发利用探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沙地迷宫
玄武岩纤维可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风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