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

2021-04-15王楠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2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师素质职业教育

王楠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职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最为主要的建设者,是教育的根本,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优秀的教学,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立足之源,好的师德师风是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了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德师风  职业教育  教师素质  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015-02

目前高職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引人注目,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职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最为主要的建设者,是教育的根本,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优秀的教学,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立足之源,好的师德师风是培养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前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模范的对象,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对广大的教师朋友有一定的助益。

一、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可以被尊称为老师的标准,具体来说: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表现。师风是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行事举动风格。在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很多教师都表现出了过硬的职业素养和自身素质,但是也必须要注意到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还需要提高。

(一)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长期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补充,但是社会上一直存在的学历歧视等问题让很多人对高职教育的理解有所偏颇,近年来随着其高速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要跟上脚步。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追求扩张和“升本”,忽视了高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与目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主导,忽视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缺乏对职业的尊敬与认同,以“混日子”为方式,鄙视技术工作,学习没有动力。

(二)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有些高职教师面对学力不足和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没有耐心,认为只要教会技能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将教学精力放置在技能教学上,对学生思想教育漠不关心。更有通识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意愿有所质疑,上课以“能及格”为标准。这些教师在教学上以最低标准进行准备,在教学外没有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整体教育水平还有提升的空间。

(三)整体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职教育有着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其实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出于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均衡和短历史导致出现了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均衡,年纪大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新的学科知识学习,年纪轻有理论知识的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的经验与实际教学能力不足,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提升与加强。

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匹配的表现,也是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没有跟上教育发展速度的显露,除了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与早期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建设中忽视了对师德师风工作分不开。

二、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1]。教育部也下发了“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指导意见[2];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为明确的高要求: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所以各级院校,自然也包括高职院校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国家教育战略的要求,也是发挥高职教师主动性、能动性与个人发展的需求,更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必然需求。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政治素养,高职业能力、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社会及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教师完成自身教育使命,完成国家教育任务,完成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良好的教育不光要提供知识教育也要满足思想、道德、素质等多种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保证。

三、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策略

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是朝夕可毕之事,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多方努力,点滴之间潜移默化去打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不仅是育人的写照也是育师的缩影。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不可急躁也不可松懈,需要全面入手持之以恒。

(一)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

全社会都需要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打造出积极建设的环境,而其中高职院校与教师更要加强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是国家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基地,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重担,学校好的师德师风可以影响学生,当他们走向社会之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最终会对国家产生影响,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高职院校要重从上到下都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其思想建设,确保整体团队的一致性,领导团队要带头示范作用树立标杆,以过硬的自身素养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发挥领导班子的团结带头作用。教师团队要牢记自身职业特殊性,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用言传身教教导学生,用自身魅力号召学生。

(二)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工作可以从建设学习型校园入手,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将提升自我能力与素养作为职业发展的前提,以自身能力为工作基础,每年度开展个人发展工作计划,将自身发展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打造科学、积极、严肃、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习氛围,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规范工作人员、教师与学生言行举止,在点滴的实践去贯彻良好的校风校纪。学校也要配合实施科学的建设计划、以高效的执行力去推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三)健全评价机制

师德师风要成为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评价标准。在近期很多高校通报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此为标准去约束教师队伍,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完整系统师德师风标准培训,从法律法规到职业道德都要定时定期开展培训,健全的评价机制是包含着教育、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整体评价体系,其中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是核心,同时也建立合理和可操作的监督机制,让警钟长鸣,提供详细的教师校内行为规范守则,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做出切实的指导,比如,教师与学生禁止在密闭空间中进行无第三方在场的交流,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与地点做出规定,每周固定时间的答疑解难,教师办公室门使用半透明制式,答疑期间要全程敞开,学生与教师的不合规来往对双方都采取零容忍制度;严禁教师在课堂上传播宗教言论,诱导学生信教;严禁教师收取学生的任何礼金或礼品等师德示范问题。

在校内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意愿,以精神嘉奖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极大地激励教师,对他们良好品行规范的嘉奖是对他们个人最好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校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完成校风学风建设目标。

四、总结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师德师风行为,是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共进,推进师德师风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8(Z1).

[2]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EB/OL].(2014-09-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02/201410/17 5746.html.

[3]陆芸.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7(8):19-20.

[4]呼和,王金彪,李兴华.高校师德师风状况调查与对策思考——以内蒙古某本科高校为例[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4(32):22-25.

[5]周尚濤,李春燕.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7):129.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教师素质职业教育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