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分析

2021-04-14马占华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人文素养历史教学

马占华

摘 要:初中历史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历史教师利用初中历史这一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综合性人才。但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相信通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初中历史教师必然能够立足于历史教材,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通过丰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章将简要分析利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意义、我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素养的主要途径,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教学;人文素养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了全面的贯彻落实。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育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重点教学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尽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培养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纳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体系中。与此同时,历史教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以个体影响整体,利用自身优秀的人文素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将历史教学贴近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充当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引路人,为学生营造人文素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二、 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社会历史价值观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其成长到初中阶段,各个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具有更加完善的认知系统与智力系统,但初中生与成年人相比,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体系。初中生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完善,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初中歷史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通过史实分析等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立足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构建辩证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鼓励学生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紧密结合,训练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促进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得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教育界的重要关注内容。初中历史具备较强的人文气息,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我国教育界可以利用初中历史这一课程,训练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我国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

历史这一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能够全面地、综合性地反映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的展现,是历史进程的客观展示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方面仍存在一定弊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影响了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当前我国部分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管近年来我国对初中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提供了新的改革方案,但部分教育者仍未意识到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改变。这一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最终难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人文素养的深刻理解,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内涵,无法将人文素养与初中历史教学紧密连接,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本内的历史知识,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深入培养。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问题的钻研精神,对初中历史教育人文素养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导致初中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脱轨,降低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实效性,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还阻碍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四、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素养的主要途径

(一)巧妙运用教师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智力能力发展尚未成熟,对世间善恶缺乏完整的认知,因此极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因此,要想利用初中历史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训练自身的人文素养,利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向学生传达积极的理念。这一过程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强化自身的专业基础,坚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精神,利用自身的知识先进性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利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利用积极的生活与工作态度感化学生,利用独特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在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二)善于运用初中历史教材,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内的人文素材,这些人文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主要参照物,加强对历史教材内涵的提取与发掘,从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人文信息,向学生传达积极的人文理念。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历史教材,将教材内蕴含的人文内容以及名人轶事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积极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从初中历史教材中汲取精神力量。假如学生能够从初中历史教材中获取有效的知识,在自身头脑内形成完整的人文精神框架,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有效性,还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人文素养历史教学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