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策略

2021-04-14王荣飞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物理实验自主学习

王荣飞

摘 要:文章立足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策略”三个大方向出发,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开展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有效提高当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物理成绩和物理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信息技术;物理实验;自主学习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倡导,高中物理教师逐渐开始重视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开展,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因此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很多时候都是处于“满堂灌”的模式,学生很难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而且很多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缺乏开展物理实验的条件,因此学生很难提起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学生可以从更多角度和层次来学习和认知高中物理知识,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很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新时代高考的背景下,多元化教学也更加符合学生日益丰富的学习需求,进而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一、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紧随其后各个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也相继成形,进而基于当前高中物理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这其中既体现了物理学科本身所特有的物理观念、科学精神的追求,又呈现了物理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品质的具体要求。

“物理观念”是指高中生要能够从物理学的整体视角出发,深入理解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知识内容,进而对已有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充分的提炼和升华;“科学思维”则是要求学生能从物理科学的视角来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最终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概括性认知,同时学生也要掌握内化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的能力,以及具备能够基于事实依据和科学推理来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实验探究”在很大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强调了学生在探究体验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而实现综合性的发展;“科学态度与责任”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物理科学应用的正确态度及责任感。

此外,在新时代的高考和社会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也不断地得到升华,如在2018年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就提到了对学生五种物理能力的培养,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进而高考能力要求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相辅相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 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效率低、质量低、兴趣低,而这三低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学习状态消极以及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三低”教学现状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1. 教师过于重视“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学生并不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被迫地进行了物理知识的接受,而不是主动去吸收和理解知识的核心本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線运动都是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而不是通过一味地教来迫使学生被动掌握知识的核心原理,从而有效避免“三低”教学现状的出现。

2. 教师有时过于将物理科学“神秘化”,导致其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即使掌握了很多的自然科学规律,却也很难形成对规律的整体与正确认知,并且更加难以充分展现规律的实际价值,如学生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很多教师都会提到“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是力学的第一原理”等类似的话语,如此一来成功凸显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但却无形中给学生添加了很大的学习压力,而当学生真正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后就会发现其主要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其以生活化的含义来解读时,便可以理解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其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表现便是“惯性”。因此,“不接地气”也是造成如今高中物理“三低”教学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很多教师无意间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如此“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既缺乏了对物理知识核心深入理解和延伸的机会,也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得不偿失。高中物理中有诸多的验证实验,因此就需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改进实验来完成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吸收,从而让学生口、手、脑并用,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高分高能”的教育目标。由此看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也是避免“三低”教学现状产生的“良药”之一,进而也就能够真正通过多元化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此外,题海战术、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等不合时宜的教学策略也是造成“三低”教学现状的因素,对此,教师要深入学习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提炼和总结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手段,要善于创新、勇于实践,从而有效改善“三低”现象,全面促进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实施。

三、 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教师也要能够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中挖掘其感兴趣的知识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物理规律很多都是从生活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趣味现象搬到课堂上,带领学生重新认识这些内容,从而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理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观察能力,进而最终既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也能够达到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物理实验自主学习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