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改进

2021-04-14牟棉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实验设计改进策略高中生物

牟棉

摘 要:轻松愉快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有效手段,当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实验课堂中融入新的生活化内容,创新教学体系、改进实验模式,用新颖的方式来活化教学氛围,将实验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生物知识的实用性。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改进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生物课程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不仅只授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扭转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更多地融入生活化实例,通过情景模拟、素材导入以及课外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进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就当下的情况来看,生物实验教学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师及时挖掘出生活化教学资源,改进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生活化的优势

高中生物众多实验内容都源于生活实例,生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目的,并通过设计生活化教学情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和体系,具体而言,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素材通常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对学生生活情景的再现,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实验学习中,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获得启迪和升华。其次,生活情景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活化整体教学气氛,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和沉闷,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师生之间的交互再度增强,进而极大地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率。

三、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生活化教学的不足

当下高中生物教师实验教学的态度不够严谨,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不是很浓,缺乏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但很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会使他们丧失实践应用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生活化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全面提升生物教学的实效性。然而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生活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當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讲解重点知识和概念,剩下的就交由学生自己理解,缺乏对知识的深入讲解和实例讲解,教学方式和内容都还停留在较为老旧的阶段,完全没有体现出实验内容的新颖性,学生所学知识没有应用于生活实践,很快就出现“前学后忘”的情况。

(二)实验氛围低迷

由于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及心理特点原因,生物实验教学趋于沉默,学生在心理上的封闭性较强,但是内心却丰富多样,只是学生受到沉闷的课堂气氛所感染,不会将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这也是当下高中课堂的普遍现象之一。要想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借助于生活实例进行大量的互动和交流,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讲解,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刻意识到生活化与生物之间的紧密连接性,在教学中引入众多生物素材,让学生热爱生物,乐于探究生物。

(三)实验教学偏差

当前生物实验教学更多的是“看实验、听实验、验证实验”,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这一新现象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教学效果仍是和教师演示、学生看实验并无差别。这种现象在生物课程中十分明显,由于生物实验课程的知识很多都是偏向于理解,教师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会极大地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另外,重视实验结果,不注重过程,高中生物实验是按照教师既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而很多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结果,忽略对实验过程的思考,更多时候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探究实验,培养的只是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兴趣,无法真正引发学生内心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逐渐丧失对生物实验的兴趣,亟待教师在其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注重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并根据生活化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改进,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物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 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添加生活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趣味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根据教材进行实验设计时需要参照相关的资料,但是由于生物实验教学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教学就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生活化素材导入新课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添加一些实例,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深刻、全面的教育。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实验讲解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光源下植物的不同生长姿态,然后向学生讲解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具体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时学生就会具备“主人翁”意识和课程参与意识,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并认为生物学习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再认为生物课程是一门单调且枯燥的学科,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手段创建生活化实验情景,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当下的教学方法改革中,信息化技术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他们在课程中的积极性,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建生活化交流情景,并进行实验步骤的验证,将学生全身心带入课堂中来,让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教学环节更加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生物实验与信息技术优化并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一些操作繁杂、实验效果不明显、有安全隐患、农村无条件做的实验、时间过长的演示实验等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将问题处理,并直观、放大地展示在多媒体屏幕上,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等,从而提高演示实验效果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实验和生活化教学相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极大地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对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进行讲解,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遗传病产生的原理,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将会大大提升,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也会认真听讲,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外都能受益。再如,在“种群与群落”概念的教学中,教师播放一段城市的视频或者展示相应的社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群落”,并将自己作为“群落”的一分子,进而深刻意识到生物和生活实际的关联性,无形中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种意识一旦养成,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实验设计改进策略高中生物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