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04-14何天荣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何天荣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该模式中进行数学学习有助于发散思维、激发内在潜能,同时也能够在与同学合作互助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以及增强团队意识。但现阶段模式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关注,贴合学生的情况结合数学知识点将该模式以合适的方式渗透入数学教学中。文章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做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一、 引言

学生在数学学习阶段,一方面,需要对数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了解掌握,另一方面,还需要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达到思维拓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但现阶段数学教学整体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且受到固定教学思维影响,课堂中学生无法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所以需要教师能够针对教学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了解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要点及优势,以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方式制定完善的应用策略。

二、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合作学习时间

课本上所提供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前提,大多数教师更注重该部分的教学,将更多的重心放在数学基础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理论讲解上。这种情况下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前未开展有效的预习,课堂上也缺少对数学知识的合作学习,容易使得学生出现知识脱节,学习进度与教学进度相差过大。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虽然其自身的学习进度能够与教师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但缺乏合作学习也容易限制其学习思维和创造力,难以挖掘数学更深层的知识面与存在价值。

(二)数学课堂整体互动性较低

很多数学应用题中涉及了多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旧知识进行巩固,还需要能够找出其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多个知识点共同运用才能完整解出答案。但现阶段,教师在数学应用题讲解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且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多数情况下会将解题步骤依次列出,要求学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解题。以教师提出的解题步骤及要求为解题方法,长期维持会使学生形成固定思维,降低学习能力。

(三)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缺乏实效性

虽然很多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应用该模式开展相应的知识教学,但整体应用水平较低,无法突显该模式的实用价值。第一,未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材内容制定正确的合作学习主题,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探讨研究的知识问题较简单,对自身的能力提升无较大帮助。第二,该模式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数学学习活动,但多数教师分组工作开展不到位,使得小組间能力差距较大,小组内学生职务、学习任务等规划不合理。第三,合作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不相符,导致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第四,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一般以确定主题,导入问题,开展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流程。很少将其他教学手段融入该模式中,使得合作学习模式整体应用过于单一。

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合作学习模式可分为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学习主要指教师布置知识预习任务或数学问题,在教师讲解前先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或在讲解后针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实践学习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获得知识与经验。

在教学中应用该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项优点。第一,贴合核心素养要求。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思路,在探究分析过程中对数学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解题思路与方案,并合作进行计算与验证。此过程中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等相关核心素养均有重要帮助。第二,深入了解学生。该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观影响力,以观察者和协助者的身份为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进行了解和予以指导,可更系统全面地评估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问题。第三,实现共同进步。班级学生在能力、性格、学习思维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应用该模式能够以小组的形式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学习机制。能力差的学生可借鉴能力强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思路等,而能力强的学生也能够在帮助能力差的学生的同时促使自身的学习思维得到拓展与提升。共同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攻克数学难题,可使班级学生整体能力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订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方案,正确划分小组

教师应对班级学生整体水平、不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以及学生存在的学习难题,对数学学习的想法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开展调查了解工作,可通过查看考试成绩、分析日常作业答题情况、观察学生学习态度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等方式完成。以班级学生为中心,在整合分析教材内容时融入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合理划分。在制订模式应用方案时,应更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性与自主性,并联合微课视频等相关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开展教学。

对于合作学习模式来说,除了合理规划模式应用内容,选择合适的开展方式外,还需要教师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正确划分小组。第一,各小组之间的整体学习能力应处于同一水平。第二,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也应高低各异,性格、态度等方面也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互助过程中端正态度、增强能力与提升自我。第三,分组名单确认后予以公布,学生对分组不合理之处可与教师沟通,教师根据情况做出适当调整。第四,在班级学生都认可分组名单后,进行公开选举小组相关职务。每小组也可根据该小组的情况对组规、小组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规划。第五,教师需要定期对小组整体学习进度、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观察评估,优化组内成员配置,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实用性。

(二)合理设置问题,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可借助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组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相交线内容时,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绘制两条相交直线,讲解其基本定义后展示几组生活实物图片,如魔方、饼干、手机、桌子等,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找出相交线,形成具象化向抽象化的转变。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一些自己所处的教室中有哪些相交线?学生在直观接触和观察中获知黑板、书本、桌子、地砖等实物相邻的两条边都符合相交线的定义。通过实物与几何图形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几何直觉。基础知识讲解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性质、相互关系等知识时,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提前让每小组准备一至两把塑料剪刀和三四张A4纸,其次,让学生共同观察剪刀在剪纸过程中相交位置角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开展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亲手操作锻炼的机会,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共同讨论对角的变化情况得出相应的答案。教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对该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并鼓励各小组再次进行剪纸操作,对相邻关系、对顶关系进行深入感知和掌握。以问题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比教师连贯性理论讲解来说,更能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互帮互助。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初中数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