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批注式阅读的策略研究

2021-04-14张存礼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小学教学策略

张存礼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主要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欣赏、感受、评价和理解文字的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阅读能力训练应当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效果更好的“批注式阅读”。文章主要从批注式阅读的内容与方法入手,探讨在实际教学中更为具体和有效的教学措施,以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批注式阅读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有着明显的作用。

一、 批注式阅读的内涵

(一)批注式阅读的概念

所谓批注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而且还能够对阅读的文章和内容进行点评和注解,将自身阅读心得和体会批注在阅读的文章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是符合我国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要求的,因此应当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广泛推广。

(二)批注式阅读对于小学生的意义

传统的阅读教学采用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实际授课当中,教师将文章所要传达出来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可以供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并不大,更遑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思考。这种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批注式阅读则更加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不懂的问题,或者有异议的地方,都可以做批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思考,并结合自身的感悟形成具有独立风格的书评,而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正是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

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在有所感悟或有所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这个过程包含了学生的个人思想在里面,而且不同阶段的批注对于学生再读文章时,也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就必然要运用到自身所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储备,才能与阅读的文章进行对话和解析。所以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时拥有批注习惯十分重要,是帮助学生感悟读物、探索读物的最佳途径。批注的符号和注释虽然简单,但却是学生自主阅读探寻所得,因此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扎实和高效,而且对于日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大有裨益。

二、 批注式阅读具体的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相比于低年级学生有所增强,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依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尤其是批注式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是能够帮助学生实际提高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其规律和重点进行教学,总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多动笔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动笔,做到手眼结合,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批注式阅读教学当中,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批注相关的标准符号,每一类符号代表什么含义,在做批注的时候可以怎样使用。比如,拿波浪线划出重点内容,以重点符号标注生字和新词,双斜杠就是以内容划分文章段落的符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学生能对阅读的文章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把握。

举例来说,在教学《詹天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符号为文章分段,以及用波浪线画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可以结合课后的小练习,让学生在课文相关处画出“人”字形线路。将长篇幅的课文划分成一个小段一个小段,便于学生分析和理解,画出课文相关示意图使学生加强对课文当中描述内容的理解。

(二)加强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做到批注式阅读,就必须对文章结构有一定的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通读,能够对文章所描述的事物有浅显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明确文章的修辞、结构,让学生感受作者写作的节奏,把握文章整体,而不是将思维限制于某一段落或者某种意识当中。然后再针对文章进行精读和研究,对有疑问或者有感悟的地方做好批注,便于与教师进行交流。

例如在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时,课文内容主要写侨居海外的外祖父珍视墨梅图,寄托了外祖父的爱国情感。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当安排学生通读全文,对《梅花魂》这一篇文章所要传达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其次可以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找出重点字句,体会人物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对于自己有感悟的段落和句子可以做摘抄,也可以在句子边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这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了解文章传达出来的情感和思想,最终与作者形成精神上的共鸣。

(三)采用多样化的批注方式

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发育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文章的关注点也就千差万别,而批注式阅读则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应当限定学生的批注内容,而是应当帮助学生掌握通用的批注方法。阅读文章时,允许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才是保护和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最好办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字词,但陌生词汇以及难懂的词句依然较多,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查询工具书得出答案,并将答案在课本空白处做好批注便于下次阅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批注内容是自由灵活的,长短不限,只要能够明确地传达思想就可以,教师无需做过多的干涉,仅做指导和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阅读的无穷奥妙与乐趣。课堂教学氛围自由、开放,但有秩序,这才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所需要的环境。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小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