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文化进校园小学古诗词开展策略研究

2021-04-14李富权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古诗词校园

李富权

摘 要:古诗词是经典文化中的精髓,古诗词的传承和发扬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故而要求我们在明确经典文化和古诗词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依托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诠释古诗词和经典文化的内涵美,从而激发兴趣,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当然诵读材料的选取,诵读时间的长短,都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否则不仅不会传承和发扬,甚至于会适得其反的。

关键词:经典文化;校园;古诗词

五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文化,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千古传诵。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多元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对中国经典文化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冲击。因此,经典文化进校园,让民族经典文化植根于校园里,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从而得到传承和发扬。那么,如何让经典文化中的精华—古诗词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实施,笔者就自己的切身体验,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 明确经典文化和古诗词的内涵和外延是经典文化进校园古诗词教学的先决条件

经典文化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下里巴人的民俗小调到大雅之堂的阳春白雪;从民间传说到恢宏著作等,它具有传承美德、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铸造精神和提升智力的作用。而古诗词只是经典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但也是经典文化的精华所在之处,古诗词是集意境美、韵律美、内涵美和外延美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经典文化进校园首当其冲的是古诗词进校园,虽然现行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古诗词,但这些古诗词的取舍拘泥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而对于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古诗词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明确经典文化和古诗词关联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途径开展古诗词学习活动。

二、 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实践活动为平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经典文化进校园的基础

继承和发扬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而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培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依托教材为载体,众所周知,教材的编排有一套完整的体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此,在学生古诗词的启蒙教育阶段,要利用教材编排的浅显的诗歌的韵律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多读,多背,在读读背背中逐渐喜欢上诗歌,然后再根据年级的升高,逐渐体会,感悟诗歌所呈现的内容和包含的情感,让学生逐渐明白,诗歌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里原来蕴藏着很多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这对于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来说会迫不及待地去“探险”,从而激发他们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传承和发扬。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古诗词知识的传播,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只有掌握的方法,才能在课外拓展阅读积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是经典文化进校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打造精品校园,实施精细管理是近几年倡导的教育理念。而打造精品校园除了校园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外,软件建设也齐头并进,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愈发被重视。许多校园开辟文化长廊,布置每一个走廊,每一面墙壁,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特别是大量经典文化如《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古诗词的布置,让学生置身于经典文化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感染熏陶,从而让每一个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从而把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足以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是经典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契机是经典文化进校园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措施

多彩的社团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调节学生大脑,缓解疲劳的身心,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增加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社会活动的开设意义至关重要。就拿我校来说,具有特色的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书法、绘画、舞蹈等组外,经典诵读小组的开设把经典古诗词引进了社团活动中,在经典诵读小组中,教师进行的筛选一些诗词,并和上配好的音乐,辅之以舞蹈,以剧本的形式朗诵表演或以歌剧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表演的同时,把诗词中包含的内容和蕴含的感情得到全面细致的了解,掌握,再通过肢体语言栩栩如生地体现出来。相信他们对诗词的理解会更进一步,从而达到深刻感悟,在喜欢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得到传承和发扬。除了社团活动以外,学校要把经典文化进校园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在开学之初要精心地策划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要统筹安排,有效协调,策划、组织学校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对所涉及的诵读文本要严格要求,以经典文化为主,倡导以古诗词的诵读为主,辅以舞蹈及音乐,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古诗词的博大内涵,在舞蹈表演中通过肢体语言体现古诗词的丰富外延,并在活动结束之后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特别是举行活动的意义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对全校师生的影响力是否发到预期的目标,以备以后组织活动是借鉴。并在学校诵读活动结束以后,让全校师生以班级外单位,利用班队会的时间,继续对参加比赛的节目重新定位,编辑,在班级表演的同时对学习古诗词的价值和意义相机宣传教育,并组织高年级同学撰写活动体会,低年级同学用绘画或者手抄报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只有深刻的体会了古诗词内涵和外延,才能有兴趣,有动力的自主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并积极地投身于经典文化的宣传之中去。

五、 把古诗词诵读纳入语文课前教学组织活动环节,让古诗词学习积累无时不有

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走进课堂,不是单刀直入地开展教材知识呈现活动,而是会精心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前预备活动,有的老师做一些小游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凝聚学生散乱的思维;有些老师可能会让学生唱几首学过的歌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一部分教师让学生诵读学过的古诗词。虽然不同学科的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形式课前组织学生,但是共同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去。纵观几位教师的不同做法,笔者认为课前诵读古诗词尤为值得推荐。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诵读的首选都是教材涉及过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都是教师精心讲解过的,学生对古诗词的意思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虽然不同的年级阶段涉猎的内容存在差异性,但总体来说都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加以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虽然在课前的诵读中没有课时那么的投入,但对所学的内容还是会起到巩固,甚至于加深理解,这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成绩,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说课前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是非常有效的传承手段。就拿我校来说,学校充分地认识到学习经典文化,特别是古诗词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课前诵读的重要性,把课前诵读古诗词纳入班级文化建设的考核中去,并精心挑选、采购了系列的古诗词诵读书籍,按照每周诵读一首的要求,积极号召和倡导学校全体师生投入到活动中去。虽然对于低阶段的学生来说有难度,但重在积累,让他们随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增加和知识体系建构完善,慢慢地去消化、吸收。从而达到理解、内化。学校开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一方案的实施是可行的,因为无论是语文的教学成绩,还是文化的传承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古诗词校园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