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疗法,肺康复中的重要角色

2021-04-14李靖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3期
关键词:通气依从性康复

●李靖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COPD)的诊疗理念正不断更新,其中肺康复的作用逐步被确认。肺康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整套的肺部疾病康复计划。需要多学科合作参与,包括社会工作者、职业治疗师、营养师、运动生理学家、物理治疗师、内科及全科医师、呼吸治疗师、护士、心理学家、行为学家等,从营养调理、科学运动设定及心理疏导等全面进行。最终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力,延缓肺功能下降,从而延长寿命。

运动训练,肺康复的核心

慢阻肺最典型的症状是气促,特别是活动时更透不过气,很多病人常常用能不动则不动的方式来应对日益加剧的憋气,而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是恶性循环的后果:四肢肌肉和呼吸肌等运动肌进行性衰退、萎缩,同时相应的血管变细了,氧的输送能力和氧的利用能力也在进行性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甚至上个厕所也感到费力和气促。

运动疗法是改善肌肉功能的最佳手段。无论慢阻肺处于哪一期,均可以从运动训练中获益,通过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肌肉,改善肌肉力量,进而逐步缓解呼吸困难。因而,肺康复中运动训练是重中之重,是其核心。

一般而言,全面的运动训练应该包括:①有氧运动(耐力训练),这是基础,骑车或步行是适合慢阻肺患者常见的有氧运动模式。尤其是步行运动,在饭后进行适当的散步,除了可以增强肺活量,还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②阻抗运动,即通过重复举起一定的负荷来训练某一组肌肉的运动。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深蹲等是常用的阻力训练方式。阻抗训练能增强患者肌力,防止慢性肺病的一些并发症;此外,柔韧性运动和平衡运动,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身体灵活性。

大多数研究认为,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间,不主张进行运动训练,应待病情稳定再开始。一次有效的运动康复计划至少应该持续6 周以上,持续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运动训练三要点

一是慢阻肺患者的运动不同于一般的运动,采用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运动量、时间、频率等都需医生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开出适合的运动处方。因此,在开始运动训练前,康复评估是重要一环。康复评估的内容包括症状、日常生活功能、运动能力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OL)等,常用的测试方法有6分钟步行试验、心肺运动试验。患者根据运动处方实施3~6 个月后,建议再次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运动处方。

二是为了保障慢阻肺患者能够安全有效的进行训练,在运动的同时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氧疗、无创通气等辅助治疗,来达到安全高效训练的目的。如对于运动引起严重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需要携带氧气装置进行康复运动。运动中使用无创通气(指呼吸机通过口或鼻面罩与患者相连进行的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可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增加通气量,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减轻运动时气短症状,延长运动时间,增加运动耐量。目前推荐将无创通气作为运动训练的辅助治疗用于严重(Ⅲ、Ⅳ级)的慢阻肺患者。

三是在运动基础上,患者应配合呼吸肌训练。如深而慢的呼吸锻炼、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有效排痰训练,节能呼吸等。

三大肺康复运动疗法

中医运动疗法通过呼吸的吐纳、肢体的活动,采用动静结合,形神合一的理念,注重三调(即调心、调息和调身),练养相兼,从而达到脏腑调和、精气流通、形神共养。诸多研究证实,将中医运动疗法融入慢阻肺肺康复策略中,不仅能有效降低及改善FEV1、FEV1/FVC 和FEV1%等肺功能指标,而且安全可靠,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的中医传统运动项目主要有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等。

太极拳 在运动中采用气息的升降、出入为主的深慢腹式呼吸方法,可增加肺循环血量,加快气体通气和换气,提高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二氧化碳水平。太极拳步法上采用“进、退、眼、定”等,配以吸气及缓慢深长呼气,以气带动全身,使肌肉、筋骨、四肢关节均得到同时性的放松锻炼,有效地刺激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起到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强壮筋骨的作用。

太极拳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每次康复锻炼60 分钟,每周5~7 次,康复疗程3 个月以上。

八段锦 是集养生与康复为一体的锻炼方式,融入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其特点是呼吸柔和,同时配合膈肌及胸廓运动,促进吸入更多新鲜空气,吐出残余浊气,增加呼吸有效腔,促进肺泡膨胀,以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每次康复锻炼30 分钟,每周4 次以上,康复疗程3个月以上。

六字诀 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6 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调节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的呼吸吐纳法。慢阻肺患者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增大,呼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六字诀采用腹式呼吸结合缩唇呼吸的方式,不同发音口型可使胸腹腔产生不同的内压力,通过调整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吸气时腹部隆起,膈肌收缩,而呼气时要求腹肌收缩使腹部下凹,锻炼了呼吸肌,可以增加潮气量,减少残气量,降低血二氧化碳水平,同时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尤其六字诀呼吸操中的“呬”字诀,主肺,对调整肺部的气脉运行和气血融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字诀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每次康复锻炼30 分钟,每周5次以上,康复疗程3 个月以上。

关注患者运动依从性

运动依从性是指病人运动与既定的运动处方的符合程度。慢阻肺康复锻炼在住院期间能接受医护人员指导,有计划地逐步完成,因此病人依从性高,治疗效果较好。出院后本应继续按照运动处方完成康复锻炼,但由于缺乏监督,病人依从性下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运动依从性受个人、社会、心理等多因素影响,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不可控因素,如年龄、性别、既往史、经济状况、并发症等。这些因素很难通过临床干预来改变,但在制订相关的干预计划时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另一类为可控因素,包括认知程度、心理状态、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改变,如通过各种健康教育,让病人对疾病有充分了解,进而愿意主动去维护自身健康、规避危险。许多慢阻肺病人由于反复发病,面对疾病常常会感到无能为力,心生恐惧。帮助他们摆脱心理束缚,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就是提高运动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此外,家庭支持是影响慢阻肺病人运动依从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间亲密互助的关系,可以形成良好氛围,有利于彼此间情感交流,让病人有安全感,从而更愿意主动对抗疾病。

猜你喜欢

通气依从性康复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