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心育课程教学实施报告

2021-04-14李永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中职生心理健康

李永恋

【摘要】青春是一场必经的“暴风骤雨”,心理起伏跌宕、内心充满矛盾,身处于其中的中职生更加需要被守护与关爱。加强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助于推动中职思政课程迈入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代,有利于中职生寻求主动成长和全面发展,促使其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悦生活、乐学习,当青春与心理健康教育相遇,让我们成为最好的我们。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中职生  故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1-0068-02

一、教学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实验班为F校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前对学前教育专业不了解加之初中阶段养成的低自我效能感,所以学习动力与方法皆不足,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不喜欢科目为数学、幼儿卫生保健、教育学等科。

舞蹈、钢琴、美术虽然是学生最喜欢科目,但是大部分来自乡镇,在进入该专业学习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舞蹈、钢琴等专业技能课,因而学习起来自我效能感较低,形成了学习动机不强或过强、学习方法不当等学习上的心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分析

对接学情分析,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贴近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喜爱的,当下青春流行元素,选取原教材中生活和学习两个篇章,将教学主题重构为最好的我们——悦生活、乐学习,共12课时,其教学与育人目标是帮助中职生培育健全人格,学会有效学习。[1]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为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学科课程教学中所采取的方式与学科课程相比会有所差异。我们在行动学习导向理念的引导下,讲讲授法与任务驱动联合,配合与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心理测验法等多种综合教学策略。强调学习者在活动中体验与调适,积极响应信息化教育2.0的要求,借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参与辅助教学,将多种优质资源整合起来,兼顾共性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二、课堂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

在中职心理课堂中,我们时刻谨记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12课时的内容从生活和学习两个维度入手,涉及校园、家庭、社会三环节,12种不一样的心理体验紧密结合,揭示学生潜在误解,通过聚焦问题、反馈问题,评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突破自我,迈向成长。

任何知识想要有力量,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情境来生成和显现。F校尝试以学生喜爱的青春校园偶像剧为蓝本,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情境,通过一种“故事化”的思维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化抽象为具体。[2]

1.故事的开端:恰逢其会。教师根据教学主题,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剧情片段进行教学导入,将外显情境与内隐学科知识相结合,以此降低学生“被说教”的防御心理以及化解话题讨论时的尴尬情绪,同时在选择剧情片段的过程中,也使教师回到学生,理解学生。我们希望和学生一起,从每一故事里,理解知识,发现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从他人的故事中领悟自己的生活,辨认自己,见证成长。

2.故事的延伸:辨认自我。一节成功的课堂不能停留于别人的故事,必须要激发自己的故事,且不能停留于“讲故事”,要跳出故事看故事 。借用情境剧框架,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分析“故事”,并将故事中的内容迁移到自身成长困境中,利用小组合作,群力群策的帮助,在故事中辨认自我,提高自己实践能力成长。教学方式则采用自主、交互、探索、体验式学习等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贴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激发学生自身“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他们的主体性,注重对心理调适能力、学习技巧的培养。

3.故事的末端:曲终奏雅。“一课一乐”是我校心理健康课的固定环节,乐,是乐曲,也是快乐。每节课我们都在歌声中愉快的收尾,也在歌声中留下对下一堂课的期待。“言之不足则歌之”。语言的终尽便是音乐渐起的地方,当培蓄的感情或强烈或微妙,却无法用语言表达时,就必然需要用音乐来进行升华了,音乐对学生的精神能起到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从而培养和生成一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的多维情感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和升华。

(二)教学效果

1.领悟课堂教学知识,培育健全人格。课前或借助情景视频创设模拟心理教学环境或利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探知、分析学生的内隐想法,采集客观数据,为课堂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课中,使用音乐、动画、调查、流行APP等手段,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的同时,采集了过程性的数据,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在对比该班级两个年度的心理健康普查测试结果时,我们惊喜的发现,各因子得分均有降低,其中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多个因子已消除阳性症状(单项得分高于两分为阳性,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

2.践行课堂教学目标,提高社会参与。心理健康从来都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在课后,我们对接学校团委,德育处开展大量活动,活动中,我们发现该班级的学生参与总人数和总次数居各班级前列,活动当中表现也积极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通过学生周末课余时间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在校学生的绿色社会主义公民服务意识、个体化的奉献精神和终身服务社会能力,还在生活中实践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让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现实中立足。

(三)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尝试

在教育部开展“停课不停学”之后, 在线上的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创新尝试中,我们也有意识地看到了教师线上的课堂教学并不应該等同于我们传统的网络直播教育课堂,我们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教育活动课程设计者和学习促进者。

1.课前,明确课堂互动规则。在线的直播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情况下看不见远端的学生,直播教学中的互动规则必须讲在前面,比如:所有学生必须实名制,不得随意修改自己的用户名和头像,要提前测试电脑和耳麦,提前至少五分钟入场,发言者需要“举手”得到授权后再开麦开视频,刷屏是一种恶意破坏教学秩序的行为等,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知晓、理解并自觉遵守。否则,对于刚刚尝试在线教学的教师来说,就很有可能“乱成一锅粥”

2.课中,注重互动教学策略。以同步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是重要部分。在讨论区,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数字替代文字,方便及时在线互动,比如同意的键入“1”,不同意的键入“2”,以及完成任务的输入“666”。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即时互动,维持其兴趣,因此我们在线上教学时,采用双机策略,电脑用于授课展示,手机屏幕则关注互动讨论区。

3.课后,个体咨询——评价反馈。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知识性学科,因此线下作业实践更多的是针对疫情期间紧张心理的调适练习,考虑到可能涉及隐私,不便在教学平台上发布,因此我们把阵地转移至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针对个人心理问题再向教师提出咨询帮助。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

(一)特色与创新

1.以“故事”为线索,融汇贯穿知识。心理学教师应该转换教师身份,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教好心理学的核心方式就是要讲好心理学的故事。教学设计依照当下中职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结合网络流行元素,使师生距离更加亲近,课堂氛围轻松而又活泼。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网络流行元素不再单单在网络上流行,而是进入生活,进入我们的校园。中职生是善于发现、创造或捕捉热点的一群人,网络流行往往会对他们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如何正确取舍,合理借助网络流行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等,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探索的问题。

2.以“铸魂”为核心,牢记立德树人任务。在中等职业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和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如今,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作为主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平台提升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主阵地的同时,按照“因时、因人、因地”的原则合理筛选网络教学资源,借助智慧教室、网络学習平台“超星尔雅”开设心理课程。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传播心理健康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

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具备借鉴及推广价值。课程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够用度,实际应用为基础。教学平台及相关学习APP和小程序的使用适量、适用,易学、易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精准施教,提升教学效章。

(二)不足之处

(1)故事相对独立,连贯性不足,且主要使用于导入部分。(2)单纯用偶像剧创设故事情境,容易和原本剧情和角色牵连,还需要在“偶像”的基础上拔高“立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发动学生社团,拍摄校本剧情,设计剧情当中的连续性,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2)紧跟思政课程新标准,将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接专业背景,突出职教特色。(3)以社区家长学校为依托,努力推进家校共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辐射圈,实现家校共育。

参考文献:

[1]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9

[2]李拥军.故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功用与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7(7)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中职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