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市艺术学校:那些“聊出来”的思政课

2021-04-13贾丽君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艺校晋中晋中市

贾丽君

已经过去的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人民的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在“举国抗疫”的大背景下,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师生都上起了网课。当时,晋中艺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崔老师和你聊一聊”栏目,那温暖可感的声音驱散了疫情带给学生的恐惧,那丰富多彩的内容滋润着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可以说,这个创意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学的一个新思路。

一、创新讲课方式,让思政课“动”起来

“崔老师和你聊一聊”的主讲人是晋中市艺术学校高级讲师崔艳红。崔老师是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她的声音饱满圆润,吐字发音标准;她的思路缜密清晰,逻辑能力很强,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让听者沉浸在她的语言世界里。在谈及为什么要在公众号上开辟这个栏目时,崔老师说:“这个春节让所有人过得终生难忘,特别是在得到延期开学的通知时,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所措。但接到李校长的任务时,突然觉得又有了方向。”原来,凭着经验判断,校长李大龙早就意识到了不可能按时开学,如何让不能到校的学生安心在家,他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基于对崔老师的了解,李校长建议她在公众号上开辟一个新栏目,在疫情防控中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成长,把线上思政教育开展起来。李校长说,“疫情期间我们也不便召集更多的人参与,你是咱们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具体负责人,也给全校学生主讲过思政专题课,现在开学时间不确定,各专业上课时间也不统一,但学校对外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声音,有了这个声音学生就不会恐慌,有了这个声音家长就不会担心。”隔着手机崔老师看不到李校长的表情,但从校长的语气中她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死命令,崔老师更觉得这是沉甸甸的责任,于是她一口应下了。

应下了任务,崔老师犯难了。是啊,晋中艺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从10岁到18岁,怎么让大家都爱听呢?思政课不好讲,讲得太深,学生理解不了;讲得太浅,教育意义达不到。这考验着老师到底是有“真功夫”,还是“花拳绣腿”。功夫到了还不行,不仅需要一身会打的本领,还需要一张会讲的嘴。好吧,就用这张嘴!说干就干,崔老师在儿子的帮助下,首先学会了用手机录音。家里没有打印机,但为了遵守“宅在家里不出门”的规定,还需要下载一个能把文本输送到手机上的诵读软件;软件不能配背景音乐,就用儿子的平板电脑放音乐,同步录音。这些都解决了,还得学会将音频转化成MP3格式才能上传到公众号上。经过紧张的学习,加上儿子手把手的辅导,正月十五这天,第一期“崔老师和你聊一聊”终于和全校师生见面了。七八分钟的音频虽然比不上在录音棚的音质,但听得很清楚。那优美的背景音乐配上崔老师亲切的声音,道出了学校对学生延期开学后的要求和期待。音频后面附有文本,年龄小的学生可以一边听音频一边看文本。就这样,思政课“动”起来了,并且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顺应网络时代,打造线上平台。聊天室借助网络,把思政课堂搬到线上,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打破时空界限,打破线下课堂的教与学模式,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虽然不能面对面进行教学,但是却能心连心进行沟通。疫情期间,晋中艺校师生戴着的是口罩,打开的却是耳朵。

二、丰富聊天内容,让思政课“活”起来

怎样把国家大事、民族大义和正处于懵懂期的艺校学子们联系起来?崔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从疫情中汲取丰富的素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形式,把深刻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教会学生辨别是非,不断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有了这样的认识,崔老师在聊天内容的选择上不断融入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她的每期聊天内容都是因时因势因地选取素材,疫情紧张之时,她每天关注央视新闻频道,力争把疫情最前沿的消息及时告诉学生。在聊天中,她时刻注意安抚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辨别信息,教育学生不信谣不传谣。疫情平稳时期,她给学生讲述发生在抗疫前线的感人点滴:独自骑行300公里的甘如意,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快递小哥汪勇,在逆境中成长的大连小伙蒋文强,等等。疫情得到控制后,她结合我国疫情防控成果与西方国家对比,用事实说话,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把灾难作为生动的教材,给学生呈现了别具一格的思政课。

临近清明节,崔老师从晋中历史人物介子推谈起,结合张伯礼父子联手抗疫的感人事迹讲“忠孝”文化;端午节前夕,从吃粽子开始讲屈原其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五四”讲青年立志,“七一”讲建党历史,“八一”讲南昌起义,教师节讲“惩戒教育”……当习近平總书记向人民英雄颁发国家勋章时,崔老师又列举众多人物,解读社会热点以及当下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让学生明白并重新定义“英雄”的含义:无论是钟南山院士,还是默默无闻的抗疫普通人,在这个社会,人人可以做英雄!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年之际,聊天内容又拓展到抗美援朝内容,从《谁是最可爱的人》到《依依惜别的深情》,从《黄继光》到《邱少云》,一个个经典作品踏着时代的足迹来到学生身边,讲述着保家卫国的深切含义,诉说着共和国的艰难成长历程。毛泽东诞辰日又给“崔老师和你聊一聊”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又开启了一场新的专题。

丰富的聊天内容不仅让学生了解知识、增长见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还寓教于“聊”,聊出情感,聊出高度,聊出胸怀,同时摆脱了以前的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将时政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热爱生活,做一个“追光”的孩子。

三、转换教师角色,让思政课“暖”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教师扮演的是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角色。”那么,教师如何扮演好这一“角色”呢?

“学生看惯了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脸,听惯了老师不厌其烦的老道理,教师这个‘智者角色让学生敬而远之。要想让学生爱听想听,就要让他们感到亲切、感到温暖。”崔老师说。

崔老师一开始就把聊天室的功能定位为“立足学生,面向大众”。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抑或是更广大的受众群体,都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去收听。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打开微信公众号,点击“崔老师和你聊一聊”,就可以随时随地去听,是晨起洗漱的早间新闻,是闲暇时光的茶伴侣,亦可是晚安之前的美好时光。无论是认真地听一听,还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过眼云烟,崔老师都会用温暖的声音陪伴着你。

“崔老师和你聊一聊”至今已经录制了22期,这个别具一格的网络舞台,代表着晋中市艺校的气质,而“聊”出来的思政课就像一个精美的名片,越来越多地展示出晋中艺校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晋中市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艺校晋中晋中市
地方艺校服务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途径浅探
平遥煤化集团郭钟铭等三名同志在晋中市第五届“五小”竞赛中获奖
An Analysis of the Strategy of Converting English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晋中采风行
晋中风光无限好
浅论晋中市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谈谈在艺校杂技专业中如何开展高效语文教学